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4)

作品数:41 被引量:441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圣瑞焦立新王寿兵丁帅李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滇池
  • 15篇沉积物
  • 7篇湖泊
  • 7篇
  • 6篇营养化
  • 6篇富营养化
  • 5篇污染
  • 5篇间隙水
  • 4篇滇池沉积物
  • 4篇溶解性有机质
  • 4篇水华
  • 4篇水环境
  • 4篇蓝藻
  • 4篇河流
  • 4篇洱海
  • 3篇氮磷
  • 3篇有机氮
  • 3篇入湖河流
  • 3篇生物有效
  • 3篇生物有效性

机构

  • 3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1篇复旦大学
  • 5篇云南民族大学
  • 4篇中北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大连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作者

  • 26篇王圣瑞
  • 22篇焦立新
  • 10篇王寿兵
  • 7篇李乐
  • 7篇丁帅
  • 5篇张蕊
  • 4篇刘文斌
  • 4篇樊正球
  • 4篇倪兆奎
  • 4篇肖焱波
  • 4篇马小雪
  • 3篇张生
  • 3篇李畅游
  • 3篇冯伟莹
  • 3篇杨苏文
  • 3篇王海芳
  • 3篇高秋生
  • 3篇王一茹
  • 3篇张洁
  • 2篇屈云芳

传媒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水资源保护
  • 3篇湖泊科学
  • 3篇复旦学报(自...
  • 2篇水利发展研究
  • 2篇2015年水...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环境保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新型高关注度污染物之一,对鱼类具有强毒性。山核桃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等作用。通过硅胶柱洗脱、薄层色谱(TLC)检测对山核桃叶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产物B;设置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0.5 mg/L TBBPA,1.0 mg/L产物B,0.5 mg/L TBBPA和1.0 mg/L产物B),记录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指标;同时,检测不同处理组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山核桃叶提取的总黄酮产物B中包含50%的查尔酮、27%的黄酮或者黄酮醇、18%的二氢黄酮或者二氢黄酮醇、5%的异黄酮等22种黄酮类化合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物B对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的卵凝结率、畸形率及32 h血流障碍等指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可显著抑制TBBPA诱导的ROS水平升高;对TBBPA诱导的凋亡基因p53上调和Bcl-2下调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通过降低ROS水平,抑制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发挥抗氧化和抑制凋亡作用。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山核桃叶有效成分总黄酮对TBBPA诱导的斑马鱼胚胎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危害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金位栋杨苏文孙丰超丁志山闫玉红杜家慧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分析
滇池藻毒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滇池频繁暴发蓝藻水华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为实现对滇池水体藻毒素(MCs)的快速监测,厘清其时空分布特征和驱动因子,通过对滇池33个点位的调查采样,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MS)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同时测定地表水中8种MC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特点.本文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滇池MCs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MCs浓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滇池MCs浓度的时间分布规律表现为夏季(141.5475~896.8037 ng/L)>春季(51.2630~1245.2583 ng/L)>秋季(28.4733~409.1775 ng/L)>冬季(16.2716~122.8470ng/L);在空间上,滇池中部区域(观音山西-观音山中)在全年均检测出了较高的MCs浓度,同时,春夏季时外海和草海北部的整体浓度显著升高.(2)在MCs组成上,MC-LR是滇池的主要毒素种类,其次为MC-LW、MC-RR和MC-WR,而MC-LR和MC-LW的占比受到了水温的显著影响.(3)MCs浓度与藻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滇池特殊的水力条件和流场有关;MCs浓度与叶绿素(Chla)浓度、氨氮(NH_(4)^(+)-N)浓度、总磷(TP)浓度、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T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BOD5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光照强度(透明度)和营养盐(TN、TP、有机物)浓度是控制滇池MCs产生的重要因子,这为滇池MCs的预测预警和生态风险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婧陶冕李冲李涛燕王绍艳蒋昌李程云轩段平洲
关键词:滇池环境因子
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内源磷负荷被引量:49
2015年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特征,探讨其区域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区域内9个湖泊100个沉积物样品总磷(TP)及不同形态磷含量,比较了不同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结果表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ω(TP)为(1256±621)mg/kg,高于长江中下游湖泊[(601±76)mg/kg];前者沉积物磷形态以钙结合态磷(HCl-P)为主,主要受水土流失等影响,湖泊较高的矿化度易于磷埋藏,且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减缓了磷的移动能力,其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为0.17~1.07mg/(m2·d),对湖泊富营养的贡献较小;而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泊沉积物磷形态以可还原态磷(BD-P)等形态为主,主要由面源及浮游植物生长调控,其中可移动磷(Mobile-P,除残渣态磷(Res-P)和HCl-P以外的所有形态磷之和)相对含量占ω(TP)的60.60%,约为云南高原湖泊的2倍,其沉积物-水界面磷负荷为0.002~1.32mg/(m2·d),对湖泊富营养化贡献较大.由此可见,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泊应该加强流域面源污染等外源治理,修复退化水生植被,而在云南高原湖泊则应重点加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施行农田最佳施肥等措施.
黎睿王圣瑞肖尚斌焦立新刘文斌倪兆奎
关键词:磷形态内源磷负荷湖泊沉积物
滇池入湖河流氮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
研究了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体总氮及各形态氮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N浓度变化在2.91~94.01mg/L之间,以DIN形态最高,DON和PN浓度均较低;...
李乐王海芳王圣瑞张蕊焦立新丁帅余佑金
关键词:滇池河流氮负荷
文献传递
黄山市太平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黄山市太平湖流域因其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和储备功能,对安徽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水资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研究太平湖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即水资源能够维系该地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与环境目标的能力,运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公式,计算出流域水资源总量(W)、生态需水量(WE)、可利用水资源量(WS)、水资源需求总量(WD)、人口规模承载力(CP)、经济发展承载力(CE)以及承载力平衡指数(IWSD).结果表明,太平湖流域的水资源能够支撑近期区域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呈下降的趋势,区域的水资源储备量呈减少趋势,但在生态环境容许范围内.因此,适当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可提高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增加区域水资源的战略储备量.
陆君舒荣军李响王祥荣樊正球王寿兵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富营养化大型湖泊生态敏感区蓝藻水华控制的“十字”方略被引量:2
2014年
富营养化大型湖泊蓝藻水华的全面控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提出的"十字"方略旨在指导如何在富营养化大型湖泊中率先实现局部生态敏感区内的蓝藻水华控制.具体包括"控源、集中、借力、防逃、消浪"等5个方面,共计十个字.详细论述了该方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参数.既可用于指导全国范围内各种大型湖泊生态敏感区的蓝藻水华控制实践,也可用于中小型湖泊全湖的蓝藻水华控制.
王寿兵马小雪汪远安屈云芳郑正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蓝藻水华
沉积物氮模拟释放过程中氨氧化菌群落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室内沉积物氮释放模拟实验,研究了滇池海埂地区沉积物氮释放通量与其沉积物-水界面氨氧化菌(AOB)群落结构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4个点位沉积物氮释放过程中,NH_(4)-N的释放通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数值趋于0,NO_(2)-N释放通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由于沉积物-水界面AOB群落活动的结果。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分析表明,随着前9 d NH4-N释放通量的增加,AOB群落多样性增加;由于沉积物-水界面NO_(2)-N被进一步氧化成NO_(3)-N,AOB群落多样性也随之减小。此外,AOB群落同一点位各时间段在主成分上无明显差异,pH和NH4-N对AOB群落分布结构影响显著(p<0.05)。
刘卓杨代琼李姣陆莹卢昶雨
关键词:沉积物释放通量氨氧化菌群落
滇池沉积物有机磷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被引量:22
2014年
选取了滇池4个代表性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其不同形态有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并利用酶水解技术表征了其不同形态有机磷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除水提取磷(H2O-Po)外,滇池沉积物可提取磷以无机磷为主,其各形态有机磷含量大小为NaOH提取有机磷(NaOH-Po)>NaHCO3提取有机磷(NaHCO3-Po)>H2O-Po>HCl提取有机磷(HCl-Po),其中H2O-Po、NaHCO3-Po与NaOH-Po迁移性较高,其含量垂直分布呈现表层>中层>底层趋势.2滇池沉积物酶可水解磷(EHP)以活性单酯磷为主,其H2O-Po、NaHCO3-Po与NaOH-Po酶可水解磷含量分别在0.11~5.93、0~45.32与0~107.11 mg·kg-1;各形态有机磷EHP含量大小为NaOH-Po>NaHCO3-Po>H2O-Po,且呈现表层>中层>底层趋势;不同深度沉积物有机磷生物有效性大小为表层>中层>底层.3EHP是滇池沉积物生物有效性磷的重要来源,滇池水质保护应考虑沉积物EHP对其水质的影响.当外部磷负荷逐步得到控制后,沉积物EH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维持滇池富营养化具有重要作用.
熊强焦立新王圣瑞彭希珑
关键词:滇池沉积物有机磷生物有效性
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为揭示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磷的质量浓度的影响,分别采集滇池有植物区域和无植物区域沉积物柱状样,测定间隙水和上覆水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活性磷(S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沉积物间隙水磷的垂向变化特征,探讨水生植物对沉积物间隙水磷形态特征的影响及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对滇池不同湖区沉积物间隙水各形态磷的质量浓度影响显著,但因分布站点不同、深度层次变化所呈现的规律也各不相同;2水生植物显著降低了沉积物间隙水DOP的贡献率,有植物区域DOP平均贡献为32.87%,无植物区域则平均贡献为57.68%;3水生植物抑制了沉积物无机磷的释放,促进了DOP的转化.有植物区域SRP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比无植物区域平均降低39.99%;4水生植物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各形态磷的浓度削减比较明显,尤其是DOP,削减率达到了38.02%-85.49%.因此分析水生植物对沉积物间隙水DOP贡献率及削减率,对深入理解水生植物与间隙水DOP之间的关系及沉积物有机磷的矿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丁帅王圣瑞张蕊肖焱波焦立新李乐王忠诚尹诗诗
关键词:沉积物间隙水
pH对洱海沉积物-上覆水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特征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不同pH条件下(pH=2、4、6、8、10、12)培养洱海沉积物,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技术研究了其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培养前后荧光光谱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培养前,洱海沉积物DOM类富里酸荧光峰在pH(2—8)发生"红移",pH(8—12)时发生"蓝移",紫外区类富里酸(A峰)荧光强度>可见区类富里酸(C峰)荧光强度,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受pH影响不大,这与其结构复杂且不易降解有关.②培养前,洱海沉积物DOM类酪氨酸物质受pH影响较大,可见光区类酪氨酸(B1峰)荧光强度>紫外区类酪氨酸(B2峰)荧光强度,这与其结构不稳定、易降解及其酚羟基解离pH范围有关.③培养后,洱海沉积物DOM可见区与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强度比培养前分别降低了34.1%、32.2%,可见区与紫外区类酪氨酸荧光强度较培养前升高了57.06%、86.65%,即洱海沉积物DOM在培养后部分类富里酸物质逐渐降解为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类酪氨酸物质,且在偏碱性(pH=8)环境条件下转化最为明显,沉积物DOM组成结构的转化对湖泊水污染与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冯伟莹王圣瑞张生焦立新李畅游
关键词:富营养化三维荧光光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