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0KYA026)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颜默磊严静虞意华陈进蔡国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2篇脓毒
  • 2篇脓毒性
  • 2篇脓毒性休克
  • 2篇微循环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休克患者
  • 1篇严重脓毒症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脓毒症
  • 1篇去甲肾上腺
  • 1篇去甲肾上腺素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综合性护理
  • 1篇综合性护理干...
  • 1篇微循环变化

机构

  • 3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颜默磊
  • 2篇蔡国龙
  • 2篇陈进
  • 2篇虞意华
  • 2篇严静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微循环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舌下微循环特点.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老年脓毒症患者23例及未发生脓毒症的老年重症患者10例,根据病情分成严重脓毒症组(12例)、脓毒性休克组(11例)及非脓毒症组(1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另选取10名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于入组时及入组后第1、2、3天测定脓毒症患者的舌下微血管(≤25 μm)的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及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观察脓毒症患者的28 d病死率,根据28 d是否死亡,将脓毒症组分成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的PVD、PPV及MFI.结果 与严重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的28 d病死率较高(54.6%比33.3%).所有老年患者无论是否发生脓毒症,与对照组相比,入选时舌下PDV、PPV及MFI值均较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13.7±4.0)比(19.1±4.0),PPV:(64.9%±11.8%)比(79.1%±12.2%),MFI:(2.4±0.5)比(2.9±0.7),P<0.05];严重脓毒症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12.0 ±4.3)比(19.1±4.0),PPV:(59.7%±11.8%)比(79.1%±12.2%),MFI:(2.2±0.6)比(2.9±0.7),P<0.05];脓毒性休克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7.9±4.2)比(19.1±4.0),PPV:(48.5%±12.1%)比(79.1%±12.2%),MFI:(1.7±0.6)比(2.9±0.7),P<0.05].脓毒性休克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非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均明显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而非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舌下PDV、PPV及M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性休克组较严重脓毒症组入组时及诊断后1、2、3d的PDV、PPV及MFI值均较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而乳酸值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较生存组入组时及诊断后第1、2、3天的�
颜默磊严静陈进虞意华蔡国龙
关键词:脓毒症微循环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CRP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干预0 h、3 h、6 h的MAP、CI、SvO2、HR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7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显效率达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7%(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其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6 h后,分别与干预0 h比较,干预组患者的MAP、HR未见明显变化,但干预组干预后3 h、6 h的CI、SvO2分别与干预0 h比较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干预6 h其MAP明显升高,HR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干预后3 h或6 h同一时间点的MAP、HR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3 h或6 h同一时间点,干预组SvO2、CI均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管晓晓颜默磊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C-反应蛋白
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A组,n=17)及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n=17),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平均动脉压(MAP)稳定至65~75mm Hg并维持1h,然后继续加量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使MAP稳定至75~85mm Hg。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idestream dark field,SDF)于入组时及MAP在不同水平时测定患者的舌下微血管(≤25μm)的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及微血管流动指数(MFI)。测定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观察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及28d死亡率。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PVD、PPV、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28d死亡率、新发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在65~75mm Hg较入组时,PVD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PPV、MFI、Lac、Sc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5~75mm Hg比较,MAP在75~85mm Hg时Lac、ScvO2、PVD、PPV、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均可增加脓毒性休克患者的MAP,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脓毒性休克微循环障碍,且与剂量增加无明显相关性。
颜默磊严静虞意华陈进蔡国龙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微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