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9]071)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6
- 相关作者:吴春梅邱豪石绍成高韧翟军亮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企业的公共服务责任与政府行政激励
- 基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重构企业与政府公共责任关系的企业公共服务责任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公共服务责任动力不足问题,需要政府依法有度地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内在动力...
- 高韧吴春梅
- 关键词:企业
- 文献传递
- 企业的公共服务责任与政府激励被引量:8
- 2010年
- 基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重构企业与政府公共责任关系的企业公共服务责任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公共服务责任动力不足问题,需要政府依法有度地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内在动力为基础,采用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公共服务责任成本与回报的均衡。
- 高韧
- 关键词:企业政府激励
- 论社会学习框架下公共服务集体决策的优化——兼论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被引量:10
- 2012年
- 社会学习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一种集体决策框架,其与公共决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优化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亦触及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实质性推进这一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作为集体决策的社会学习框架涵盖公共协商机制、保障条件、社会学习和集体决策优化等构成要素。以社会学习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模型,是一个体现领域适应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其实质是推动注入民主因素的集体决策转型和优化,在集体决策对多元需求偏好的整合和效率的民主嵌入方面彰显其价值。
- 翟军亮吴春梅
- 关键词:公共服务
- 论公共服务动机与激励被引量:6
- 2012年
- 公共服务动机是个人基于公共制度与文化所驱使的公共服务信念、价值与态度,着重揭示公共服务行为中自利动机之外的利他动机。公共服务动机与激励的关系体现在公共服务人员对激励项目的反应以及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激励等方面。对公共服务动机的有效激励,需要强化内在激励功能,注重外在激励的内化,提高公共制度与文化的影响力。
- 高韧
- 关键词:公共服务动机动机激励公共制度
- 乡村沟通网络与村庄治理绩效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乡村沟通网络是村庄治理的神经系统,其对村庄治理绩效具有显性影响。乡村沟通网络与村庄治理绩效的关系是双向互动、彼此影响的。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村庄治理中的乡村沟通网络多具有失衡和均衡双重特质、解构和建构双重元素,引致了权力结构中的"上强中薄下弱"、信任关系的整体性缺失、沟通网络的"传播失序"等问题。村庄治理绩效的提升需要优化乡村多元主体间的权力结构、增进相互信任关系和整合沟通渠道。
- 吴春梅邱豪
- 关键词:村庄治理治理绩效
- 文化网络、科层控制与乡政村治——以村庄治理权力模式的变迁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0
- 2011年
- 村庄治理权力模式受制于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二元关系,并以其构成单位的来源、构成单位的组织形态与权力的运行规范三者为身份标识。文化网络模式是准社会自治阶段"经纪统治"的产物,社会性赋权是其根本特征。科层控制模式是管理型治理阶段人民公社制度的产物,它以行政性赋权为根本特征。乡政村治模式是准合作治理阶段村民自治制度的产物,它以行政性和社会性双重赋权为根本特征,展示了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态势,亦展示出村民参与不足和社会自治生成不完全情况下准合作治理推进中的诸多障碍和难题。
- 吴春梅石绍成
- 关键词:村庄治理权力模式文化网络乡政村治
- 论乡村治理中的沟通网络被引量:12
- 2011年
- 沟通网络是乡村秩序重建的重要构成要素。乡村治理中存在权力结构失衡所引致的不公正、信任关系缺失所引致的不合作、沟通渠道不畅所引致的不稳定等沟通网络问题,需要优化权力结构以推进乡村主体权能的均衡化,培育"地方性共识"以提高乡村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拓宽沟通渠道以维护乡村社会的稳定。
- 吴春梅邱豪
- 关键词:乡村治理沟通网络权力结构信任关系沟通渠道
- 地方公务员政治锦标赛式晋升激励与公共服务供给
- 2011年
- 晋升是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的核心,是对公务员基于内驱动力的强激励方式。2006年《公务员法》的出台,在公务员定位、选拔与聘用、权力与责任、工资与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范。
- 吴春梅胡薇
- 关键词:地方公务员公共服务供给政治锦标赛《公务员法》驱动力
- 意向性视阈下的村民公共参与——内生逻辑与微观制度建构被引量:5
- 2011年
- 意向性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日常生活中更具直接性和真实性的村民公共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村民公共参与内生逻辑揭示了直接利益、初级群体、村庄权力结构与村民公共参与激发程度、组织形态、运行态势间的内在关联,展示了实践形态的民主。与此相关的微观制度建构,在操作层面上应保障村民微观制度建构者的主体地位,发挥自然村在村民公共参与运作中的实体性作用,并进一步扩大村民代表大会的开放性。
- 吴春梅石绍成
- 关键词:意向性现象学村民公共参与内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