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RIJCD09014)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海红更多>>
-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态文明的劳动基础及其样式被引量:3
- 2013年
- 生态文明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以什么为根据来确认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分别以人类的利益、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根本,具有局限性。要走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困境,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将劳动与自然、物质生产和环境保护融合起来,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文明的本体论基础。在生态劳动基础上所建构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本质统一。
- 徐海红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从现代性劳动走向生态劳动——兼论生态劳动的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现代性劳动是资本逻辑控制和引导下人类征服自然、满足私欲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反生态性。祛除现代性劳动的反生态性,转向生态劳动,是应对生态危机的良策。生态劳动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交换实现了自然养育人类和人类护育自然的统一。生态劳动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为自身目的,以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和协同进化为基本过程,以生成生态文明为最终结果。
- 徐海红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生态劳动何以可能——基于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生态伦理研究亟待由抽象转向现实。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伦理研究范式的新路向。基于生态劳动的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共为一个生命体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劳动的属性包括描述性和规范性,从生态劳动之"是"能够推出生态劳动之"应当"。生态劳动的最低限度是人与自然的互不伤害,最高限度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通过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生态劳动的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得到解释和证明。只有生态劳动是可能的,确立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伦理研究范式才成为可能。
- 徐海红
- 关键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