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31)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翠叶尚学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五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学术传承
  • 2篇文体
  • 2篇礼记
  • 1篇语义
  • 1篇儒家
  • 1篇儒家礼学
  • 1篇儒家诗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经验
  • 1篇诗教
  • 1篇史事
  • 1篇文体研究
  • 1篇文体意义
  • 1篇礼乐
  • 1篇礼乐文化
  • 1篇礼学
  • 1篇历史经验
  • 1篇历史事件
  • 1篇精义
  • 1篇家礼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五邑大学

作者

  • 3篇李翠叶
  • 2篇尚学锋

传媒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船山学刊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儒家礼学精义的学术传承与《大戴礼记》的文体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大戴礼记》的成书,是儒家礼学精义的传承在汉代的一种学术形态。《大戴礼记》作为杂记类文献,其选编的篇目涉及到礼学观念在衍生发展时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大戴礼记》的选编,向我们揭示了文体的嬗变与礼学精义的传承是同步进行的。对于《大戴礼记》所收篇目的考察,将使我们重新理解文体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外部的特征,也受其内在知识和观念扩展的影响。
李翠叶尚学锋
关键词:学术传承《大戴礼记》
《诗》语义与儒家诗教体系的形成被引量:1
2012年
《诗》于结集之前,主要是一种社会经验的集合,《雅》《颂》是历史事件、历史经验的记载,《国风》是社会人事、人类感情的记载。此时的诗,言为私志,义为本义,如许穆夫人作《载驰》,国人作《黄鸟》,这样的古诗有i千余篇。而以三百篇结集,代表着春秋年间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自我抉择,代表着整个社会对思想准则的不自觉整理。因此,三百篇中所包含的道理具备了更多的社会属性,诗言志的内容由最初的言私志,开始具备了群体化意识。
李翠叶
关键词:儒家诗教《诗》语义社会经验历史事件历史经验
中国礼乐文化的学术传承与《礼记》的文体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礼记》的形成是礼乐文化传承在汉代时的一种学术形态。《礼记》呈现了汉人对西周礼乐文化传承的书写方式和文体样式。从七十子之单篇散记到《仪礼》附经之记,再到《礼记》成书,实际上是记者在传承和记录礼乐文化,从文学史的角度说,在对周礼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伴随了不同时期的"记"的文体功能的孕育与发展,经学与文学呈现的是一个同步共生的状态。关于《礼记》文体的研究,将试从礼乐文化的学术传承史中发掘记体内涵的演变及文体因素的逐渐形成,以重新认识《礼记》的体例特点和文章形态。
尚学锋李翠叶
关键词:礼乐文化学术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