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0GB24320626)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成章陈虹霞叶建中周昊董艳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含量及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油橄榄含有橄榄苦苷、黄酮类和羟基酪醇等多酚抗氧化物。采用ODS(4.6 mm×200 mm,5μm)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甲醇-0.2%醋酸水溶液6∶94(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建立羟基酪醇的HPLC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油橄榄叶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质量分数范围在0.3%~0.8%之间,小莱星含量最高,配多灵含量最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的工艺,1 g油橄榄叶粉末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为:功率120 W、90%甲醇提取、料液比1∶20(g∶mL)、时间20 min。采用90%甲醇提取油橄榄叶,提取液经AB-8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和HPLC制备色谱,分离质量分数95%以上的单体,通过MS、NMR鉴定该化合物为羟基酪醇。
- 叶建中王成章陈虹霞董艳鹤
- 关键词:正交试验化学结构
- 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的含量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以90%甲醇-水溶液为提取剂,用超声波提取不同品种、月份和树龄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采用HPLC方法分析5个品种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的含量变化规律,同时考察阿斯、莱星等10种油橄榄叶放置3年后其中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的趋势。结果表明: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含量一年生长期内有1个高峰期和1个低谷期,5~6月份的含量最高;11~12月份最低;不同树龄和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大,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树龄6年以下含量明显高于18年以上的;6年生鄂植8号幼叶中5月份达到0.768%,6年生九峰6号12月份最低,为0.058%;阿斯、莱星等10种18年以上树龄油橄榄叶放置3年后橄榄苦苷明显减少,羟基酪醇的含量增加1倍,因此大量橄榄苦苷在贮存期被降解为羟基酪醇。
- 叶建中王成章陈虹霞周昊
-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
- 油橄榄中橄榄苦苷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0.2%醋酸)体积比45∶55,检测波长为230 nm,建立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优化油橄榄叶橄榄苦苷浸提的最佳工艺,并进一步研究大孔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结果表明:1)热回流浸提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7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5(g∶mL),提取次数2次。2)通过对比不同树脂对橄榄苦苷的吸附,筛选出选择性吸附好的AB-8树脂,吸附量为每克湿树脂32.1 mg。AB-8树脂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为2 g/L,70%乙醇-水洗脱,流速为3 mL/min,洗脱液用量为3 BV。3)橄榄苦苷的粗提物经过AB-8树脂纯化后,橄榄苦苷的纯度达到47.90%,黄酮含量为16.4%,收率为6.43%。
- 叶建中高彩霞周昊陈虹霞王成章
- 关键词:橄榄苦苷大孔树脂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