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2029) 作品数:7 被引量:56 H指数:5 相关作者: 刘希强 王庆民 李红 赵大鹏 周彦文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峰度和AIC方法在区域地震事件和直达P波初动自动识别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7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达P波信号的峰度和Kurtosis-AIC方法进行区域地震事件实时检测和直达P波初动精细识别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山东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资料处理.结果表明:(1)应用峰度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地震事件,可有效减低地震事件的错误报警率和漏报率;(2)与人工识别震相到时的结果相比,根据Kurtosis-AIC震相自动识别方法得到的震相到时的平均绝对值误差为(0.09±0.08)s。 赵大鹏 刘希强 李红 周彦文关键词:震相识别 地震预警中的动态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 地震预警技术是近二十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技术,通过地震预警可以达到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地震预警技术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就是对震中位置的准确定位。由于地震预警对时效性的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地震定位方法中对震相到... 王庆民 刘希强 沈得秀关键词:地震预警 地震定位方法 双曲线方程 高阶统计量和AIC方法在区域地震事件和直达P波初动自动识别方面的应用 1.引言快速确定地震参数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之一,关系到预警时间的长短。本文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单台垂向记录和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方法进行了区域地震事件自动检测和震相识别探索研究,同时应用AIC方法对高阶统... 赵大鹏 刘希强 李红 周彦文关键词:区域地震 AIC 高阶统计量 震相识别 地震预警中的动态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使用2009 ~2011年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71次网内地震波形资料,采用2个地震台站的到时差所构造的震中轨迹近似满足双曲线方程,并结合单台测定的方位角及震中距信息,使用Voronoi图对震中位置加以约束的技术思路,实现地震定位精度的逐步提高.与山东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给出的震中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台定位平均误差为18.3 km,双台定位平均误差为16.6 km,三台定位平均误差为10.7 km. 王庆民 刘希强 沈得秀 沙成宁关键词:VORONOI图 地震定位 双曲线方程 地震预警系统中进一步提高三台震中定位精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基于3个台站Pg震相进行震中定位时有时存在误差较大、不稳定等现象,通过分析区域速度模型差异、台站的几何分布对震中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山东虚拟测震台网,给出了接近实际的直达Pg波视速度结构,提出了三台震中定位的综合解决方案.对2009 ~2013年山东虚拟测震台网内1 555次地震的震中定位结果表明,应用三台定位方法得到的震中定位误差平均为8.7 km(与台网定位结果相比),提高了震中定位的精度,减少了震中不能确定的概率. 刘希强 蔡寅 赵银刚 曲保安 赵瑞 李红 冯志军关键词:地震预警 集测震、强震为一体的数据流服务的建立 1.引言中国地震局在"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开发了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数据处理系统JOPENS,其中提供了流服务器SSS模块,流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分发近实时测震波形数据。随着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警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 周彦文 刘希强 蔡寅 赵银刚 赵大鹏关键词:流服务器 数据流 地震基本参数近实时动态确定方法初步研究与应用 地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地震定位。特别在预警系统中,确定一个潜在的可能具有破坏性地震的速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性。1.基于单台P波初始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利用山东数字化测震单台三分向记录,选择两种测定地震... 刘希强 王庆民 赵大鹏 李霞 赵瑞 李铂关键词: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发生 地震速报 测震台网 地震震中 基于单台P波初始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山东数字化测震单台三分向记录,选择2种测定地震方位角方法和7种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际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测定地震方位角的技术方案和适于地震预警的测震台站。对测定震中距和震级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最佳的根据直达P波前2s波形的包络特征参数求震中距、峰值速度的统计关系,以及根据包络特征参数求震级的标度关系。快速测定震中距和震级方法在实时地震预警中具有应用前景。 刘希强 李霞 蔡寅 赵瑞 李红 周彦文 王庆民 赵大鹏 徐长朋关键词:地震预警 地震快速准确定位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6 2012年 论述了地震定位系统中所涉及的台站记录震相数据的筛选、地壳速度结构及遗传算法初始化参数的选择等技术改进思路,结合山东数字化虚拟测震台网的实际记录,研究了不同的速度结构和不同的定位方法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遗传算法和华南速度模型,并合理选择震相数据,可保证利用较少的台站数据以较快的速度给出较高定位精度的地震基本参数。 赵冰 刘希强 李红 周彦文 李铂 王峰关键词:遗传算法 Voronoi图和双曲线联合方法在地震快速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Voronoi图和地震震中近似满足双曲线分布,提出了一种联合应用V图和双曲线的地震预警快速定位方法。并对青海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处理。研究结果发现,该地震定位方法能满足地震速报的精度要求,在时效性上也可满足地震预警的需要。该方法在地震预警方面有应用前景。 王庆民 刘希强 沈得秀关键词:VORONOI图 双曲线 地震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