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03031804)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林林王铁君李修义常晓敏张奇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FN-γ和内皮抑素双基因联合X射线对小鼠乳腺癌及肺转移的抑瘤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评价IFN-γ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在小鼠转移性乳腺癌中的抑瘤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包裹pEgr-IFN-γ和pEgr-endostatin质粒转染小鼠乳腺腺癌4T1细胞,并用X射线照射,吸收剂量为2~20 Gy.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1FN-γ和内皮抑素的浓度.小鼠下肢注4T1肿瘤细胞1×105个,荷瘤小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空质粒组,基因治疗组、放射治疗组及基因-放射治疗组,观察小鼠肿瘤生长及肺转移情况,计算肿瘤生长率、肿瘤/体重比及荷瘤小鼠生存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TL和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内部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辐射显著增强了4T1细胞分泌IFN-γ和内皮抑素的浓度.小鼠接受基因-放射治疗与单独接受基因治疗或者接受放射治疗相比,肿瘤生长率明显降低,同时生存率明显提高(t=8.724,P<0.05).双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组小鼠脾中CTL和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腹腔巨噬细胞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120、22.140和5.289,P<0.05),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t=13.294,P<0.05).结论 IFN-γ和内皮抑素的基因-放射治疗增强了小鼠转移性乳腺癌的抑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IFN-γ激活CTL和NK细胞活性及内皮抑素引起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有关.
- 刘林林常晓敏张奇张伟静李修义王铁君
- 关键词:基因-放射治疗内皮抑素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