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2)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2H指数:10
- 相关作者:朱炳泉常向阳胡耀国张正伟谢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滇东北发现具工业价值的火山凝灰角砾岩层控型铜矿床被引量:21
- 2002年
- 朱炳泉张正伟胡耀国
- 关键词:铜矿床蚀变成矿作用矿石品位
- 关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省资源勘查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0
- 2003年
- 通过全球资料对比表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省具有较完整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峨眉山玄武岩裂隙式喷发的溢流通道受地球化学边界所揭示的岩石圈不连续界面所控制。这些地段存在完整的古火山口相岩石组合,为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溢流通道岩浆房存在贫硫低氧逸度、贫硫高逸度和富硫3个岩浆分异趋向,构成3个岩浆成矿系列(Cu-Ni-PGE,Cu-Ag-Pd与Fe-Ti-V)。同生火山热液活动形成了从低绿片岩相、葡萄石相到沸石相(400°C至100°C)的铜成矿系列。热液组成的不同控制自然铜、氧化铜和铜硫化物的形成。反射率资料对比表明对自然铜形成起重要制约作用的沥青来自P2-T1界面地层有机质的热液裂解,并处于生油成熟期。因此和Keweenaw大陆裂谷一样,应开展铜、镍、铂钯、油气一体化的勘查。
- 朱炳泉
- 关键词:溢流玄武岩资源勘查岩浆-热液地球化学边界
-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岩石化学与分布特征被引量:24
- 2002年
- 在东秦岭北部 ,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 (华北陆块南缘 )控制 ,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 ,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 :(1)碱性岩类 ,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 ;(2 )碱性花岗岩类 ,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 ;(3)石英正长岩类 ,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 (斑 )岩类。根据富碱岩浆岩带的岩石化学特征 ,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三个亚带 :北部碱性岩亚带 ,以 Si O2 饱和而 Al2 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 ;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 ,以 Si O2 强饱和而 Al2 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和大量石英为特征 ;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 ,以 Si O2 和 Al2 O3都饱和但 Ca O强烈亏损 ,缺乏 Ca质斜长石 ,出现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绝对优势 (一般 >95 % )为特征。三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 ,但共同具有富碱高钾特征 ,AL K=10~ 15 ,K2 O含量范围 5 %~ 15 % ,K2 O/ Na2 O=1.2 6~ 8.30。
- 张正伟朱炳泉常向阳谢静
- 关键词:富碱侵入岩岩石化学化学成分
- 新生代华夏岩石圈减薄与东亚边缘海盆构造演化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研究被引量:54
- 2002年
- 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表明,华南的茂名与三水盆地从92~38Ma期间有近连续的火山喷发,并在(56±2)Ma火山作用源区发生了急剧的转折。这与东亚边缘海盆地最早伸展在时间上和构造方向上是一致的,形成了一系列NE向左旋剪切伸展盆地以及南海南西海盆、苏拉威西海、西菲律宾海等洋盆。35~17Ma期间印支块体沿红河断裂向东南挤出,使东亚沿NE向左旋剪切伸展受阻。因此,这一期间华夏块体上没有出现与拉张有关的玄武质岩浆作用,始新世洋盆NE向扩张也逐渐被终止。关于南海的晚第三纪扩张,年代学与构造证据是与根据磁异常确定的32~17Ma扩张期相矛盾的。17Ma以后,华夏、东海至日本海岩石圈均出现了强的NE向伸展,也使印支块体沿红河断裂从左旋挤出转向右旋走滑。南海在这一期间再次出现扩张,应是一个合理的构造格局。
- 朱炳泉王慧芬陈毓蔚常向阳胡耀国谢静
- 关键词:新生代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制约
- 滇黔边界大规模自然铜矿化的极端成矿条件耦合被引量:10
- 2002年
- 野外观察发现在滇黔边界存在很富的自然铜工业矿体和广泛的自然铜矿化点。矿化受二叠纪玄武岩最上部古火山口环境和上覆宣威组炭泥质层控制,矿层厚度达15m左右。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黑铜矿与辉铜矿(平均品位4%~5%)。自然铜呈板片状、网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阳起石化、沥青化、硅化和沸石化密切相联系。该区大规模自然铜矿化涉及多种极端成矿条件的耦合:①从苦橄质到安山质高分异岩浆喷发;②火山口环境从400°C至100°C的变温同生热液活动,使CuO沉淀和生烃作用同时发生,并随后还原出自然铜;③出现罕见的炭质泥岩、生物硅质岩和硅质沥青岩组合,形成极富的矿石。
- 胡耀国朱炳泉常向阳
- 关键词:地球化学边界
- 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幔柱资源系统
- 地幔柱产生大面积软流圈上涌,沿深断裂形成岩浆房,导致大规模溢流玄武岩裂隙式喷发。良好的地幔柱成矿系统常出现在岩石圈不连续界面和三叉拼接裂谷,表现为地球化学急变带。地幔柱资源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幔柱岩浆分异成矿系统...
- 朱炳泉常向阳胡耀国张正伟
- 关键词:地幔柱成矿系统地球化学边界
- 文献传递
- 滇—黔地球化学边界似基韦诺(Kew eenaw)型铜矿中有机质与成矿条件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铜矿中有机质的类型、特征及其与自然铜矿化的关系。观测结果表明: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比较复杂,有峨眉山玄武岩晚期火山喷发间歇沉积的腐殖型有机质转变的镜质组、丝质组和由腐泥型有机质成因的充填状沥青。铜矿区原生沉积有机质经受的热演化程度达到VRo1.6%~1.9%,远比矿区外围VRo1.08%~1.35%高,说明矿区受热程度高。后期进入的充填沥青热演化程度为ERo=1.32%~1.56%,略比原生沉积有机质低。镜质体和炭化木的总碳同位素介于-21.29‰~-22.5‰之间,充填沥青总碳同位素介于-32.2‰~-33.14‰之间,两类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差别很大。充填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表现为:高三环萜化合物、高伽玛蜡烷、C27-C28-C29甾烷均势分布、丰富四甲基甾烷等,反映出低等水生生源输入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初步推测其可能来源于古生代海相沉积有机质(泥盆系或下二叠统源岩)。流体包裹体组成的激光拉曼测定结果表明,流体中CH4含量较高,表明成矿体系富含甲烷,有利于氧化铜还原为自然铜的反应。据矿区蚀变矿物组合与有机的热演化程度,以及矿区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玄武岩中的铜具有早期高温分异富集特征,但是大量自然铜是在晚期温度、压力不太高的流体中受多种有机质还原作用形成的。
- 刘德汉孙永革徐世平朱炳泉陈广浩柴平霞胡耀国常向阳
- 关键词:固体沥青镜质体流体包裹体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
- 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幔柱资源系统被引量:14
- 2003年
- 地幔柱产生大面积软流圈上涌,沿深断裂形成岩浆房,导致大规模溢流玄武岩裂隙式喷发。良好的地幔柱成矿系统常出现在岩石圈不连续界面和三叉拼接裂谷,表现为地球化学急变带。地幔柱资源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幔柱岩浆分异成矿系统,从封闭到开放环境的岩浆分异形成了富钛、富镁和低钛三个岩浆端员,构成了Cu Ni(PGE)硫化物、Fe Ti V氧化物和Cu Ag自然金属三个成矿体系;(2)地幔柱同生火山热液成矿系统,包括赤铁矿 阳起石 硅化氧化铜,沥青化 绿泥石 浊沸石化自然铜和碳酸盐化硫化物三个成矿体系;(3)地幔柱同构造盆地油气系统,巨量岩浆的快速成溢流导致地壳的快速沉降,形成同构造热盆地,具有油气前景;(4)地幔柱火山岩、硅质岩和富有机质砂页岩组合为优势生态体系提供了地质环境。
- 朱炳泉常向阳胡耀国张正伟
- 关键词:地幔柱成矿系统地球化学边界地质环境
- 南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的Ar-Ar年代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9
- 2001年
- 南秦岭地区的主要金矿床可分为三类,浸染型、石英脉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通过凤县八卦庙、成县小沟里和康县尚家沟三个典型金矿床详细的地质和氩-氩年代学研究,获得的三个坪年龄分别为131.91±0.89Ma、197.45±1.13Ma和161.59±0.56Ma,三个等时线年龄均与相应的坪年龄相近,且等时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说明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与秦岭地区在该时期的陆—陆碰撞和陆内造山演化阶段相耦合,碰撞造山—岩浆侵入—矿床定位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连续过程;说明造山带关键构造变革时期也是大规模成矿作用期,区域构造演化与大规模成矿是同一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不同表现。
- 邵世才汪东波
- 关键词:金矿床秦岭造山带等时线年龄
- 滇—黔边境鲁甸沿河铜矿床的发现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找矿新思路被引量:58
- 2002年
- 滇—黔边境鲁甸沿河铜矿床矿化受二叠纪玄武岩最上部古火山口相角砾凝灰岩—气孔状熔岩和上覆宣威组碳泥质层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氧化铜与辉铜矿。自然铜呈板片状、网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阳起石化、沥青化、硅化和沸石化密切相关。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寻找沿河式铜矿应关注以下重要问题:①地球化学急变带所确定的岩石圈不连续界面控制了峨眉山玄武岩裂隙式喷发;②古火山口相从苦橄质到安山质高分异岩浆喷发;③火山口环境联系下的贫硫、贫酸根同生热液活动;④富有机质地层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强还原性环境;⑤脆韧性断裂带的发育导致矿体的进一步富化。
- 朱炳泉常向阳胡耀国张正伟
- 关键词:地球化学急变带古火山口火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