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03-2-099)

作品数:28 被引量:88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文桂朱佑明王鸿陈雅棠杨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绦虫
  • 26篇棘球绦虫
  • 23篇多房棘球绦虫
  • 16篇疫苗
  • 13篇脾细胞
  • 11篇小鼠
  • 10篇细胞
  • 9篇重组BCG-...
  • 8篇EM
  • 6篇重组BCG
  • 6篇免疫
  • 5篇细胞因子
  • 5篇小鼠脾细胞
  • 5篇免疫小鼠
  • 4篇凋亡
  • 4篇疫苗诱导
  • 3篇亚群
  • 3篇脾细胞凋亡
  • 3篇脾细胞亚群
  • 3篇细胞凋亡

机构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李文桂
  • 21篇朱佑明
  • 21篇王鸿
  • 4篇陈雅棠
  • 3篇杨梅
  • 2篇陈蕊

传媒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6篇2008
  • 1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_4^+和CD_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_4^+和CD_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2周和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CD_4^+T细胞亚群数目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早期(2~6周)显著增加,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脾细胞亚群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短程督导化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卡介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疫苗,但其免疫效果极不稳定。文章介绍了4种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李文桂陈蕊陈雅棠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结核分枝杆菌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的保护力观察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卡介苗(BCG-EmⅡ/3)疫苗免疫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疫苗皮下注射组、鼻腔接种组、空载体对照组、卡介苗(BCG)对照组和磷酸缓冲液(PBS)对照组。接种免疫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称取检获泡球蚴质量,计算减蚴率,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疫苗皮下注射组和鼻腔内接种组小鼠检获泡球蚴质量均降低(q=2.65、3.68,P〈0.05或〈0.01),疫苗鼻腔内接种组与皮下注射组比较,检获泡球蚴质量降低(q=2.78,P〈0.05),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63.23%~74.70%;与疫苗鼻腔内接种前比较.接种后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血清IgG、IgG2a、IgG2b和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o.01),IsG1降低(P〈0.01),IgG3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重组BCG-EmⅡ/3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途径.IgG、IgG2a、IgG2b和IgE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棘球蚴病保护力
多房棘球绦虫EmⅡ/3抗原研究进展
2007年
本文综述了多房棘球绦虫EmⅡ/3基因及表达蛋白EmⅡ/3的抗原性和免疫性,为多房棘球蚴病的疫苗研究和免疫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杨梅李文桂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疫苗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和多房棘球绦虫(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疫苗皮下注射组、鼻腔接种组、空载体对照组、卡介苗(BCG)对照组和磷酸缓冲液(PBS)对照组。疫苗免疫8周时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疫苗皮下注射组和鼻腔接种组的脾CD4^+T细胞亚群比值分别为0.345±0.018、0.314±0.014,与PBS对照组(0.216±0.027)比较明显增高(q值分别为3.93、3.76,P〈0.01);CD8^+T细胞亚群比值分别为0.091±0.005、0.083±0.007,与PBS对照组(0.085±0.018)比较无明显变化(q值分别为0.92、0.89,P〉0.05);CD4^+/CD8^+亚群比值分别为3.81±0.30、3.80±0.44,与PBS对照组(2.75±1.08)比较明显增高(q值分别为3.25、3.06,P〈0.01)。皮下注射组的CD4^+和CD8^+T细胞亚群数目显著高于鼻腔内接种组(q值分别为3.52、2.63,P〈0.01或〈0.05)。结论 CD4^+T细胞亚群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促进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分泌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鼻腔内接种疫苗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和10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中IL-2、IFN-γ、TNF-α和IL-4分别在免疫后2~6、2~6、2—10和8~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4、8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在免疫早期(2~8周)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 Ⅱ/3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检测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 Ⅱ/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重组BCG-Em Ⅱ/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和鼻腔粘膜接种免疫BALB/C小鼠8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分离脾细胞,用ConA刺激培养16~18h,然后用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脾细胞凋亡。结果:小鼠脾细胞原液组和ConA刺激组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或P<0.01);每个ConA刺激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原液组(P<0.05或P<0.01);鼻腔粘膜接种组脾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增加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加强宿主抗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杨梅李文桂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脾细胞凋亡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构建和鉴定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双歧杆菌(Bb)-EmⅡ/3-Em14-3-3疫苗。方法通过PCR扩增EmⅡ/3和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SOEing)剪接EmⅡ/3和Em14-3-3,得到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pGEX-EmⅡ/3-Em14-3-3;用电穿孔法将该质粒导入Bb,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结果PCR成功扩增出2554bp的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双酶切证实EmⅡ/3-Em14-3-3融合基因成功插入pGEX-1λT中;PCR证实rBb-EmⅡ/3-Em14-3-3疫苗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为该疫苗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杨梅李文桂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L-2、IFN-γ、TNF-α和IL-4分别在免疫后4~8周、2~8周、2~8周和6~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6、4~6和8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在免疫早期(2~8周)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细胞因子
pCD-Em10对泡球蚴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pCD-Em10免疫对泡球蚴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pCD-Em10肌肉注射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取脾并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脾细胞,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pCD-Em10免疫组的减蚴率为71.17%,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结论:pCD-Em10可诱导泡球蚴感染小鼠产生一个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李文桂朱佑明王鸿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免疫应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