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MZ027)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涛脱慧洁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文化
  • 6篇藏族题材
  • 5篇电影
  • 5篇民族
  • 4篇民族文化
  • 4篇藏族题材电影
  • 2篇题材
  • 2篇族群
  • 1篇电影学
  • 1篇电影研究
  • 1篇雪山
  • 1篇影片
  • 1篇影像
  • 1篇映射
  • 1篇社会
  • 1篇身份
  • 1篇失魂
  • 1篇天空
  • 1篇主体性
  • 1篇族群认同

机构

  • 10篇西藏民族大学
  • 8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张涛

传媒

  • 2篇电影新作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艺海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天空》:映射的神话与现实
2014年
影片《西藏天空》通过西藏贵族少爷丹增与其奴仆普布在社会变迁之中的情感叙事以及女性叙事,史诗般展现了半个多世纪西藏社会的沧桑巨变,堪称新时期以来又一部藏族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
张涛
关键词:藏族题材民族认同
《五彩神箭》: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族群认同被引量:4
2016年
影片《五彩神箭》以五彩神箭这一藏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承与弘扬为叙事线索,从内视角出发表现族群文化特质以及在现代化背景下的生存境遇,表达了从历史中汲取慰藉和力量,寻求文化身份认同,构建族群文化连续性的坚守。
张涛
关键词:族群文化传承
试析藏族题材电影生存文化环境
2014年
藏族题材电影是指以藏族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族文化的影片,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藏族题材电影生存发展文化空间展开论述,以期能认清其生存之文化境遇,为找准困扰其发展的瓶颈以及对症下药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张涛
关键词:藏族题材电影民族文化文化环境
境外藏族题材电影与国家文化安全被引量:1
2015年
境外藏族题材电影是指我国大陆外以藏族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影片。这些影片塑造出了西方人眼中"西藏形象",满足了西方对东方及西藏的想象,激发了西方人征服东方的欲望。以《西藏七年》、《昆顿》为代表的境外藏族题材电影在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资源等方面对国家文化安全带来威胁。
张涛
关键词:藏族题材电影民族文化文化安全
藏族题材电影研究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4
2013年
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其研究对象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相关理论均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对概念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片面的理解也可能获得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结论。在藏学研究领域,藏族题材电影研究相关概念的使用未能统一,甚至说是较为混乱,这样就失去了共同研究的基础,难以形成研究的合力,不利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在确定外延的基础上,对藏族题材电影研究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和规范,成为这一学术研究问题的当务之急。
张涛
关键词:民族电影概念辨析电影学电影研究民族题材电影
跨地性、情感旅行与想象性救赎——评台湾影片《这儿是香格里拉》、《转山》被引量:2
2014年
美籍华裔学者张英进教授多次在其文章中提到了电影研究中的"跨地性"概念,并倡导以此概念作为新的理论框架延伸到中国电影研究中去。他引述多位国外学者对"跨地性"的定义,如卡洛琳·卡地亚(Carolyn Cartier)认为"跨地性的形成是这样一个进程,多个地点之间因人们的不断流动而建立起依恋关系";戴维德·古德曼(David Goodman)的"对不止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等。
张涛
关键词:古德曼CARTIER卡地亚梅里雪山
影片《老狗》:一曲文化坚守的哀歌
2014年
影片《老狗》是由万玛才旦编导,藏族演员主演的一部以藏民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生活和文化的影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获得多项殊荣。影片以一只藏獒的命运为线索,聚焦和反思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境遇,敏锐地触及全球化背景中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苦痛,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精英建构主体性民族文化身份,表达文化自觉和"文化抵抗",呈现文化认同危机和文化焦虑的重要文本。
张涛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身份
《塔洛》:现代社会的失魂落魄者被引量:1
2017年
影片《塔洛》作为万玛才旦印鉴式的寓言文本,运用了极为精简的长镜头黑白镜语讲述了藏区牧羊人塔洛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绘制出社会转型时期的藏地社会文化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现代语境下民族文化失落、文化认同危机的忧思。
张涛
关键词:现代社会民族文化
论藏族题材电影文化主体性之构建被引量:3
2016年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题材电影(国内)是我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着我国民族电影文化内涵。文章将藏族题材电影划分为"十七年"和"文革"(1949—1977年),新时期(1978—1999年)和新世纪(2000年至今)几个不同历史阶段,从社会转型以及电影体制改革中回溯其文化主体性从潜抑、萌发到觉醒的流变过程。
张涛
关键词:主体性
万玛才旦影像的族群单边叙事
2015年
万玛才旦作为藏族母语电影的擎旗人,其四部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族群文化影像叙事序列,并表现出明显的族群文化单边叙事特征,即把本族群想象虚构成为一个生存在"本土"的相对封闭、自足的文化共同体,这种以族群文化"代言人"的身份进行的单一的族群书写,是文化民族主义"象征化"的话语诉求。
张涛
关键词:藏族题材电影族群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