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5142)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海波陈军马家鑫夏国栋黄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回弹
  • 1篇粘弹性
  • 1篇弯曲回弹
  • 1篇非线性
  • 1篇非线性粘弹性
  • 1篇APPLIC...
  • 1篇CRITER...
  • 1篇DAMAGE
  • 1篇IMPROV...
  • 1篇INTERF...
  • 1篇ITS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陈军
  • 2篇李海波
  • 1篇黄胜
  • 1篇夏国栋
  • 1篇马家鑫
  • 1篇黄晓忠

传媒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Acta M...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IMPROVED COHESIVE ZON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TERFACE CONTACT ANALYSIS
2008年
An improved interface cohesive zone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interface contact, under mixed-mode loading. A new debonding initiation criterion and propagation of debonding law,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essure stress influence on contact shear strength,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implemented in a finite-element program using subroutine VUINTER of ABAQUS Explicit. An edge-notch four-point bending process and laminated vibration damping steel sheet punch forming test are simulated with the improved model in ABAQUS Explicit.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agree satisfactori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Y. Wang J. Chen H.B. Li
加载速度和存放时间对树脂复合减振板弯曲类回弹的影响规律被引量:4
2010年
随着树脂复合减振板的冲压件在汽车及家电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冲压成形性能研究受到重视。该文从加载速度及成形件的存放时间的关系出发,研究树脂复合减振板的弯曲回弹特性,通过采用90°V形弯曲件回弹模型,针对4种不同的加载速度和工件的存放时间,对树脂复合减振板进行回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载速度为0.5mm/s^5mm/s时,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树脂复合减振板的回弹角逐渐减小,直到趋于稳定;无论哪种加载速度,树脂复合减振板的回弹角均随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直到趋于稳定。
黄胜陈军李海波夏国栋马家鑫
关键词:回弹
树脂复合减振钢板U型弯曲回弹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带法兰边的U型弯曲成形实验研究,考察了树脂复合减振钢板在不同压边力下的回弹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压边力对树脂复合减振钢板回弹特性影响显著.较大的压边力有利于减小回弹缺陷.其次,考虑树脂层的粘弹性特性,采用非线性粘弹性模型来描述树脂层的力学变形行为,并采用Cohesive单元和固体壳单元分别对树脂层和表层钢板进行离散,进行了树脂复合减振钢板在不同压边力下的U型弯曲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和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U型弯曲成形过程.最后,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考查了成形速度,树脂层厚度和表层钢板初始屈服应力对回弹的影响.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参数对回弹角的影响显著.该研究对树脂复合减振钢板冲压工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海波陈军黄晓忠
关键词:回弹非线性粘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