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ZD790004)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红红傅耀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经济人
  • 3篇经济学
  • 2篇人本
  • 2篇人本主义
  • 2篇主义
  • 2篇发展观
  • 2篇本主
  • 2篇传统发展观
  • 1篇审视
  • 1篇人本主义经济...
  • 1篇人本主义思想
  • 1篇主流经济
  • 1篇主流经济学
  • 1篇物本
  • 1篇物本主义
  • 1篇理性经济
  • 1篇理性经济人
  • 1篇逻辑困境
  • 1篇经济学史
  • 1篇价值观

机构

  • 7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作者

  • 8篇刘红红
  • 1篇傅耀

传媒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科学.经济....
  • 1篇南方经济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年份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本传统的统一:经济学史上的人本主义思想被引量:3
2008年
在经济学中,人本主义思想有近200年的历史,但他们许多有价值的经济学思想都被主流经济学掩盖了。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不但源远流长,而且有着自始至终的传统:从古典经济学时期浓郁的人本情怀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被主流遮蔽下的人本经济思想,再到新时期的人本经济思想,人本经济思想的传统一直在延续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由于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当代人本经济思想更具影响力和解释力。
刘红红
关键词:经济学史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
2008年
相对于以完全理性为基础、以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而言,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强调,经济学是理性和价值、实证和批判相统一的科学,经济过程是动态的发现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均衡现象,资源创造而非资源配置是经济研究的核心;人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只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孤立的、原子式的理性经济人,而是有着明确社会需要的人。人本主义经济学是基于"知识"、"行为"而不是基于"完全理性"的非均衡经济学,因而,制度的、有机的、历史的和非均衡的研究是其方法论特征。
刘红红
关键词:方法论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评析被引量:3
2007年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刘红红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价值观
人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和逻辑困境被引量:1
2008年
人本主义经济学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步入歧途后的逻辑必然。它将人的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以马斯洛的需要层序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试图提出一个包含理论和政策的新的经济学框架。人本主义经济学摒弃了主流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公开宣称经济学离不开价值判断,重新回到古典经济学家很早以前提出的、已经被现代经济学遗忘的人文关怀层面。人本主义经济学关注人的发展和需要,关注人类的当下生存状态,而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要求。由于人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容庞杂,导致其理论存在着逻辑困境。
傅耀刘红红
关键词:逻辑困境人本主义经济学
人本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内涵被引量:1
2006年
人本主义发展观与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形成微妙比照,它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本主义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表征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人本人”对“经济人”视阈边界的拓展为发展观矫正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哲学基础;而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则是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对人的全面研究,它为人本主义发展观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确立为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持。
刘红红
关键词:理性经济人传统发展观
发展观的理论拓展与创新——论人本主义发展观被引量:2
2007年
人本主义发展观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形成鲜明对照。发展观的历史转型需要新的经济研究视角,“人本人”①对“经济人”视阈边界的拓展为发展观的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哲学范式的变革奠定了发展观转变的哲学基础。全新的人本主义发展观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确立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刘红红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经济人
“人本人”对“经济人”理性逻辑的审视
2008年
"经济人"的理性特征有其合理意义,但是它不能科学地阐释非理性在人的经济活动乃至一切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经济学史上对经济人假设的反叛也没能从根本上跳出经济人理性逻辑的框架。而"人本人"在对"经济人"理论扬弃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拓展了其视阈边界。相对于"经济人"片面的理性价值向度,"人本人"遵循全面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也是非理性的存在,它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红红
关键词:经济人
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被引量:4
2007年
人本主义经济思想虽不是经济研究的主流,但人本主义经济思想源远流长。本文先阐述在经济研究中引入人本主义概念的意义,指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经历了从神本到人本、从人本到物本,再从物本到人本的发展过程。最后,提出了从人本主义角度看经济研究的方向。认为,经济学应该具有理性和信仰的双重维度,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刘红红
关键词:人本主义物本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