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61001)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季楠陆菁菁赵继宗赵元立王集生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白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发性脑出血继发脑水肿患者血清水肿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77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急诊期及发病第4天行血清IL-6、TNF-α、INF-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红素氧和酶1(HO-1)水平检测及颅脑CT检查计算水肿指数,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水肿指数与上述血清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病第4天患者血清HO-1、MMP-9、IL-6水平与脑水肿指数密切相关,TNF-α、INF-γ、MMP-3水平与水肿发生程度无明显关系。认为检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清HO-1、MMP-9、IL-6水平变化对预测继发脑水肿有重要意义。
- 李鑫季楠赵元立赵继宗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6
- 首诊CT对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内出血(ICH)患者发病4h内的首诊CT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组98例患者均由发病后4h内CT诊断为ICH,24h后复查CT,以了解血肿扩大的发生情况。先将可能的危险因素与血肿扩大之间进行显著性检验,再用Logistic回归加以明确,得到回归方程。结果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6.5%。根据影响力大小,首诊CT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依次是血肿密度不均和首诊CT距发病的时间(IOFC)。结论首诊CT对ICH早期血肿扩大具有明确的预测作用。血肿密度不均和IOFC是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
- 陆菁菁季楠赵性泉
- 关键词:脑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和临床预测被引量:25
- 2007年
- 目的分析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和临床预测指标。方法 98例患者均由发病后4 h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为自发性脑内出血(ICH),24 h 后复查 CT 了解血肿进展的发生。先将可能的危险因素与早期血肿进展之间进行显著性检验,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加以明确,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进展型脑出血发生率为26.5%。有效预测指标分别是:CT 上血肿密度不均、就诊时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首诊 CT 距发病时间和既往脑梗死病史。同时,CT 上特征性的"血肿生长线"对进展型脑出血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结论进展型脑出血存在明确的预测指标。血肿密度不均对进展性脑出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和命名了"血肿生长线"这一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
- 陆菁菁季楠赵元立王硕赵继宗
- 关键词:脑内出血计算机断层扫描
- 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继发脑水肿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7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发病后6 h内及第4天行颅脑CT检查,并收集临床信息,分析各临床指标与继发性脑水肿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既往严重高血压病史与继发性脑水肿严重程度相关;年龄、糖尿病史、大量吸烟、酗酒对脑水肿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自发性脑内出血后继发脑水肿与严重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可以为脑水肿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 李鑫季楠赵元立赵继宗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
- 后颅凹开颅术后重度头痛的病因学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颅凹开颅患者术后与神经外科情况无关的重度头痛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119例行择期手术的小脑幕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重度头痛的发生率为37.8%(45/119):神经痛16.0%(19/119),颈源性头痛7.6%(9/119),单纯切口疼痛14.3%(17/119)。结论后颅凹开颅术后除神经痛及切口疼痛外,颈源性头痛亦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
- 季楠阎桂琴王集生陆菁菁
- 关键词:颅脑手术头痛颈源性头痛神经痛
- 多模式镇痛用于开颅术后切口局部疼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开颅患者术后切口局部疼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29例择期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记录术后1周内头痛的发生时间、部位、强度和性质。确诊切口局部疼痛后,分别给予氨酚羟考酮(治疗组)或罗痛定(对照组)口服。结果开颅术后患者1周内切口局部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9.5%(51/129)。治疗组疼痛缓解显效率为76.9%(20/26),对照组为36.0%(9/25)(P<0.01);治疗组疼痛强度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氨酚羟考酮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切口局部中-重度疼痛是开颅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氨酚羟考酮对其具有良好的疗效。
- 陆菁菁于书卿钱柯王集生
-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羟考酮颅脑手术
- 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意识水平与早期血肿扩大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自发性脑内出血(ICH)患者意识水平与早期血肿扩大及血肿量的相关性,为血肿扩大的预测提供新指标。方法对87例发病后4h内CT诊断为大脑半球ICH患者,24h后复查CT,了解血肿扩大的发生情况,将结果与首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脑实质内血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7.6%。经统计分析,在轻、中度意识障碍组(GCS9~15分)GCS评分与血肿量呈正相关(P=0.011),在重度意识障碍组(GCS3~8分)GCS评分仅与血肿扩大相关(P=0.026)。结论患者就诊时GCS评分是大脑半球ICH早期血肿扩大的重要预测指标,血肿量不大而意识障碍严重高度提示血肿进行性生长。
- 季楠陆菁菁赵元立王硕赵继宗
- 关键词:自发性脑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
- 冠状切口额下入路手术后神经痛的发生及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32例择期行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的神经外科患者,排除切口局部疼痛后记录神经痛的发生时间、程度和性质;所有拟诊为术后神经痛的患者首先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口服及脱水治疗,对经药物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仍高于7分的患者行类固醇激素神经阻滞疗法。比较药物和神经阻滞对不同类型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眶上神经痛和颞浅神经痛均出现于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第3-4天,第4-7天逐渐加重达到高峰,均为中、重度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向同侧额部、顶部、颞部或眶周放散,眶上切迹或颞浅动脉处压痛明显。本组患者术后发生眶上神经痛13例(9.8%),除1例药物治疗有效外,其余12例经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颞浅神经痛4例(3%),3例经药物治疗、1例经神经阻滞治疗后痊愈。结论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出现头痛时应注意鉴别眶上神经和颞浅神经痛,颞浅神经痛对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反应良好,而大多数眶上神经痛需要神经阻滞治疗。
- 季楠张守权周国王集生
- 关键词:神经痛神经阻滞颅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