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10027)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爱武刘海英张辰琛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石家庄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主要特点评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国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立场决定观点的现象比较突出,欧美学者与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态度泾渭分明,意识形态色彩总体上逐渐淡化,部分左翼学者的传统偏见依旧,媒体的片面宣传与专门机构的客观研究并存,侧重微观研究、精英研究等等。这些特点的背后隐含着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立场,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程度,突显了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
- 刘爱武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立场
-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中国模式解读与走向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模式不断发出或消极、或否定的论点,面对中国发展道路再审视、体制和机制深化改革的新背景,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再解读。中国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优质和内在特质,集中表现为成长性、创新性与社会主义制度坚守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独立自主与不断吸纳内外积极因素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整体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统一。当然,现有体制与机制之下还有诸多限制和阻碍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条件,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模式内在的体制与机制,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谐社会、文化体系、自然生态、对外交往等方面不断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 张辰琛刘海英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国模式
- 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被引量:8
- 2013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际社会在惊叹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种种质疑。坚定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展现出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信心,也是对国际社会质疑中国道路的有效回应。
- 刘爱武
- 关键词:国际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模式热议后的冷思考
- 2015年
- 曾经被广泛热议的"中国模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由热渐冷,甚至到了被遗忘和抛弃的境地,致使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在提出不久就近乎夭折,着实令人感叹。事实上,中国模式自提出伊始,就面临来自各方的非难和指责,它因为意识形态的偏见而被误读,因为苏联模式的阴影而被曲解,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信心的缺失而被冷遇,这些正是"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近乎夭折的重要原因。
- 刘爱武
- 关键词: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话语现状及反思
- 2015年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话语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的关键要素。而现有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话语并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内涵,这成为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坚定制度自信,积极回应国际社会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观点,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际话语的基本要求。
- 刘爱武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故事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被引量:24
- 2015年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国家软实力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凝练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突出其时代价值,创造出既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鲜明时代启示的文化产品。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重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 刘爱武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