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48)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京华陈超郑波王峰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以初始平均体重(2.04±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在5000.0g豆粕中添加25.0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氮和磷贮积率,显著降低氮和磷排放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但对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无显著的影响(P>0.05)。
- 陈京华
- 关键词:牙鲆豆粕非淀粉多糖酶饲料利用率
- 投喂量对中华卤虫解池种群产仔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在NaCl质量浓度73g/L、25℃和光暗比12h∶12h条件下,将20日龄的中华卤虫成熟个体按每杯1雌1雄方式置于盛有约100mL高盐海水的玻璃杯中,用盐生杜氏藻按1.5×10~6、4×10~6、6×10~6、9×10~6个/杯4个投喂量培育30d,记录所产出的休眠卵和无节幼体数量,并测量休眠卵卵径、无节幼体体长和雌性亲体体长。试验结果表明,同时产休眠卵和幼体情形下的卤虫的产仔次数仅占总产仔次数的1.2%~2.9%。1.5×10~6、4×10~6、6×10~6个/杯3个试验组仅产卵的产仔次数占总产仔次数的30.4%~40%,仅产幼体的产仔次数占总产仔次数的57.5%~66.7%,而9×10~6个/杯试验组仅产卵及仅产幼体的百分比分别为61.3%和37.5%。4个试验组的单雌繁殖量分别为88.7、105.9、193、298.7个,单雌繁殖次数分别为2.7、2.9、3.9、4.7次,卵生后代比例分别为32.4%、31.1%、36.9%、66.2%。各试验组干卵径、卵生无节幼体体长和卵胎生无节幼体体长依次为1.5×10~6个/杯试验组<6×10~6个/杯试验组<4×10~6个/杯试验组<9×10~6个/杯试验组,且各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雌性亲体的最终体长随投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卤虫解池种群的雌体在饵料充足时偏卵生,在饵料匮乏时偏卵胎生;卤虫产仔方式受到投喂量的影响,但通过降低投喂量来改变产仔方式的做法在生产上是不经济的。
- 郑波杨玉涛陈京华王峰
- 关键词:盐生杜氏藻饵料
- 牛磺酸、晶体氨基酸对大菱鲆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2年
- 为了研究大菱鲆(Scophthal musmaximumsL.)在饲料中添加牛磺酸、晶体氨基酸对其生长、消化酶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6.47±0.01)g的大菱鲆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0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共制作4种饲料,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对照饲料;用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小麦蛋白粉替代30%的鱼粉配制成植物蛋白源替代饲料,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0%的牛磺酸和1.9%的复合晶体氨基酸配制成添加牛磺酸和晶体氨基酸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复合植物蛋白源取代饲料中30%的鱼粉会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鱼体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肥满度指数和肠胰蛋白酶活力(P<0.05);与不添加牛磺酸和晶体氨基酸的植物蛋白源替代组相比较,添加1.0%的牛磺酸显著提高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消化酶活力(P<0.05),添加1.9%的复合晶体氨基酸显著提高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肠胰蛋白酶活力(P<0.05)。在植物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1.0%的牛磺酸和1.9%的晶体氨基酸能促进大菱鲆的摄食和生长。
- 陈超陈京华
- 关键词:大菱鲆牛磺酸晶体氨基酸摄食
- 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消化酶活性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以初始平均体重(2.04±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消化酶活性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在5000.0g豆粕中添加25.0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P<0.01)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没有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
- 陈京华
- 关键词:牙鲆非淀粉多糖酶消化酶消化率
- 海湾扇贝亲贝、幼虫和稚贝对二氧化氯耐受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确定二氧化氯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亲贝、幼虫和稚贝的安全用量范围,研究海湾扇贝亲贝、D型幼虫、眼点幼虫和稚贝对不同浓度二氧化氯的耐受性。按照亲贝、D型幼虫、眼点幼虫和稚贝的先后顺序进行4个独立实验,每实验设6个不同的二氧化氯浓度,每浓度设三个重复,每实验持续时间为24h,分别在12h和24h测定二氧化氯对亲贝和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湾扇贝亲贝、D型幼虫、眼点幼虫和稚贝对二氧化氯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其安全浓度分别为20mg/L、5mg/L、10mg/L和10mg/L。
- 陈京华
- 关键词:海湾扇贝二氧化氯亲贝幼虫
- 米曲霉AS 3.951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以初始平均体重(2.07±0.02)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和未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S3.951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较,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皂甙、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6.5%、26.6%、11.7%、30.1%和19.7%。实验共制作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未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25%、40%和55%的鱼粉蛋白;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40%和55%的鱼粉蛋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对大菱鲆的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饲料中未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水平为25%时,对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替代水平为40%和55%时,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1)。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水平为40%时,未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替代水平为55%时,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P<0.01)。
- 陈京华
- 关键词:大菱鲆豆粕米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