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1196)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宗华李远友孙淑秀陈少平姚小鸥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酯的合成与表面活性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丙烯酸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NP-10酯(BWZ),最佳条件为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单体总质量的1.6%,反应温度118℃,酯化率84%.BWZ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均小于NP-10,且其对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乳化力大于NP-10.以BWZ为乳化剂合成的苯丙乳液稳定性更好,且部分乳化剂聚合到乳胶粒上.
- 郑燕玲谢剑妹吴宗华
- 关键词:丙烯酸酯化表面活性
- 基于接触角的烃油无水乳液的乳化剂选择
- 2016年
- 测定了4种烃油的接触角,并用Span、Tween、AES和OP等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将其乳化成无水乳液.结果表明,烃油的接触角与乳化剂的HLB值成线性关系,函数式为y=-7.95 x+222.41,相关系数r=-0.997 2.通过测定未知烃油的接触角,计算出乳化剂的HLB值,但该式不适用于大豆油和腰果油的乳化.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出植物油的接触角与乳化剂HLB值的线性关系,函数式为y=-13.55 x+169.52.
- 孙淑秀陈少平柯炳太李远友吴宗华
- 关键词:接触角
- 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在苯丙乳液聚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将系列聚乙二醇单酯(MYZ)作为乳化剂应用于苯丙乳液聚合,并测试了单体的转化率、凝胶率、乳液的表面张力和机械稳定性、以及成膜的接触角、吸水率等.结果表明MYZ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力等均优于传统乳化剂琥珀酸壬基酚聚乙烯醚磺酸钠(HJZH).用MYZ600合成的苯丙乳液的单体转化率高于HJZH,凝胶率低于HJZH,表明MYZ可替代含有环境激素的HJZH作为苯丙乳液聚合的乳化剂.
- 林菁张超郑燕玲翁景峥吴宗华
- 关键词:苯丙乳液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硼砂对阳离子分散松香胶的施胶增效作用及机理被引量:1
- 2016年
- 用硼砂(PS)作为阳离子分散松香胶(YSJ)的增效剂,研究了PS相对于PS和YSJ混合物质量分数对纸张施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表征混合乳液的接触角、粒径、Zeta电位和紫外特征吸收光谱,解析PS对YSJ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w(PS)=10%时,纸张施胶度最大,比单一的YSJ提高了31.8%,此时混合乳液的接触角最大,粒径最大,Zeta电位最低,紫外吸收峰强度大幅度降低,此时YSJ胶粒表面的羧基已基本与PS结合,故对YSJ的施胶增效效果最好。
- 姚小鸥陈燕红曹佳乐蔡建泉吴宗华
- 关键词:硼砂阳离子分散松香胶施胶增效剂
- 改性油茶果壳对低浓度稀土金属Dy(Ⅲ)的吸附性能被引量:4
- 2016年
- 用甲醛、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盐酸等改性剂对油茶果壳进行改性制成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其对稀土金属离子Dy(Ⅲ)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改性条件、Dy(Ⅲ)的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对改性油茶果壳吸附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估计吸附等温线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改性条件对吸附材料的性能影响大,盐酸改性的油茶果壳对Dy(Ⅲ)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39.0 mg·g-1,且其等温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速度方程.非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的吸附等温线具有更大的相关性.
- 曹佳乐姚小鸥蔡建泉吴宗华
- 瓦楞原纸环压增强剂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玉米淀粉与软单体NDT、硬单体YDT、交联剂JLJ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瓦楞原纸环压增强剂,并考察其表面施胶性能。探讨了单体淀粉质量比、硬软单体比以及J LJ的用量对淀粉接枝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表面施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淀粉质量比为1.5∶1,硬软单体比为3∶1,J LJ用量为2%,疏水剂用量为5%时,环压增强剂的环压强度指数比淀粉的提高了近12%,且抗水性比商品胶大。
- 李远友陈少平孙淑秀柯炳太吴宗华
- 关键词:淀粉接枝共聚物表面施胶剂疏水剂纸张性能
- 夏季造纸施胶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 2016年
- 夏季温度高,使得浆料滤水性提高,施胶剂留着率降低;且高温下微生物大量滋生;加之高温下施胶剂水解加快,从而导致夏季施胶困难。研究发现有三种方法解决以上困难:使用施胶增效剂、改变乳化剂种类及使用新型施胶剂。新型施胶剂的施胶效率高,且在高温下仍有一定的施胶度,是一种新型的施胶剂,能够很好解决夏季施胶效率低的难题。
- 孙淑秀邓佩春陈少平柯炳太李远友吴宗华
- 关键词:浆内施胶增效剂施胶度水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