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619102)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1H指数:9
- 相关作者:于振涛余森牛金龙张亚峰麻西群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可生物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加工成形:坯料超细晶化、工艺参数优化、新技术开发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镁合金作为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在血管支架等植介入产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微细管材的精密加工特别是冷成形十分困难,这是制约其大规模临床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全面综述了近期关于可生物降解镁合金微细管加工成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镁合金坯料显微组织的调控,镁合金微细管精密加工参数的优化和新型加工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最后,指出了可生物降解镁合金微细管加工成形的研究方向。
- 崔亚军王昌于振涛赵利渊王岚张永涛石瑾
- 关键词:可生物降解镁合金
- 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被引量:37
- 2013年
- 背景:保证生物材料优良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是研制开发外科植入物及矫形器械产品的关键,但目前对其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认识。目的:初步分析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生物及力学相容性的概念、内涵,指导医疗器械产品的选型设计与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lsiver、Springerlink、CNKI及维普等数据库1995至2012年相关文献,围绕"生物及力学相容性"主题词,探讨合金成分、显微组织及相变控制和材料表面状态优化等因素对钛合金材料生物及力学相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与结论:生物及力学相容性是一个综合评价概念。进行医用钛合金材料选型设计时,首先要求合金中的组成元素无不良反应,并保证其与组织、血液及免疫和全身反应的安全性,同时要求所添加元素对钛合金的机械性能等其他性能不良影响最小。钛合金中常见的合金化元素主要包括α相稳定元素、β相稳定元素和中性元素3类。要使生物医用钛合金植入材料获得优良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对材料内部显微组织和相变进行控制,以及开展材料表面状态改性优化也至关重要。但不能单纯追求一种钛合金的低模量或高强度等某一单项力学指标与人体骨组织接近或匹配而简单判定其生物力学相容性的优劣。
- 于振涛韩建业麻西群余森张明华张于胜
- 关键词:生物材料钛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
- 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2年
- 随着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金属血管支架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器械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广泛的2类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材料:镁基合金和铁基合金。总结了这2类血管支架用可降解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血管支架器械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归纳了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的有限元结构设计、应力分析、体内体外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需要重点考虑的属性。指出了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对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吴远浩周晓晨李楠郑玉峰
- 关键词:镁合金铁血管支架生物降解有限元分析
- Ti-6Al-4V医用钛合金表面载银涂层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两步微弧氧化法在医用Ti-6Al-4V表面制备载银多孔涂层.研究其抗菌性能。方法选用医用Ti-6A1—4V,在其表面先采用250V低电压微弧氧化法制备TiO:预涂层,然后将样品浸入到浓度1mol/L的AgNO,溶液浸泡2h.再经紫外光照射3.5h,以实现银颗粒在预涂层上的固定.最后在含银(浓度O.2mol/L)电解液中经过350V正向电压的二次微弧氧化处理制备出载银多孔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分散谱仪对涂层表面形貌、载银量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了涂层的抗菌性能。结果Ti-6Al-4V表面预涂层呈多孔状,孔洞呈火山口形,平均孔径0.71μm,而载银涂层表面平均孔径约为1.57μm。银颗粒分布在微孔表面和孔洞内壁,涂层平均银含量约为8%。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当载银涂层与细菌的接触1d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达到96.94%.7d后抑菌率仍达到71-27%。结论通过两步微弧氧化法可在医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出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载银涂层。
- 余森于振涛韩建业张强牛金龙刘春潮贺新杰
- 关键词:载银微弧氧化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
- 干摩擦对金属材料亚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2012年
- 滑动摩擦可以产生极高的应变和应变率,导致金属表层强烈塑性变形。经过摩擦处理后,纯铜、纯铌表层均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纯铜塑性变形层厚度200—4001μm之间,变形层深度随载荷、速率升高而增加,在200cycles即接近饱和。变形层沿深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分布,其亚表层呈梯度结构,分别为塑性流动层、变形层和基体,最表层晶粒尺寸达到纳米量级。纯铌经过摩擦处理后,磨损量较大,表面较粗糙,且亚表层变形不太均匀。
- 张于胜于振涛董付超余森袁思波张亚峰刘春潮皇甫强麻西群牛金龙贺新杰汶斌斌
- 关键词:纯铜
- 用于冠脉支架的Ti3Mo2Sn3Zr25Nb合金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血管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用手段,钛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生物-力学相容性优良等优点,因此是金属类冠脉支架产品的首选材料。针对不含毒性元素的新型生物医用β型Ti3Mo2Sn3Zr25Nb合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阐述了该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分析了不同形变下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对Ti3Mo2Sn3Zr25Nb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明确了冠脉支架用Ti3Mo2Sn3Zr25Nb合金的加工工艺,也为其他β型钛合金加工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还开展了Ti3Mo2Sn3Zr25Nb合金的生化腐蚀率、溶血率和细胞毒性的检测,以及材料在动物体内的试验,较为全面的评价了该合金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 皇甫强于振涛韩建业袁思波余森张亚峰刘春潮麻西群
-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生物相容性
- 镜架用Ti-25Nb-15Zr合金的力学特性及组织被引量:2
- 2014年
- 本实验研究了新型近β钛合金Ti-25Nb-15Zr镜架用丝材的显微组织及其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合金冷拉拔的最佳变形量为50%~70%。同时,Φ2 mm合金丝材经固溶处理后显微组织中只有β单相等轴组织,此种组织具有明显的两阶段屈服应力平台,抗拉强度为800 MPa,延伸率为13.7%,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特性及超弹性,室温最大恢复应变达到3%。同时,为了改善镜架腿部压扁后合金的弹性行为,经730℃固溶30 min后,压扁处组织发生再结晶,宏观状态下合金扁丝重新恢复到原来的超弹性。
- 麻西群于振涛程军牛金龙余森
- 关键词:固溶处理超弹性
- 纯钛表面两步电化学法制备载银多孔涂层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医用纯钛表面先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预涂层,然后通过AgNO3溶液浸泡和紫外光照射处理实现银颗粒在预涂层上的固定,再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制备出载银多孔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涂层表面形貌、载银量、银元素纵向分布及特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了涂层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两步电化学法可以在纯钛表面制备出含银量较高的多孔涂层,涂层中银元素大部分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涂层表面和最外层Ag元素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沿涂层法向向内Ag单质与Ag氧化物共存,且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 余森于振涛韩建业张强刘春潮牛金龙
- 关键词:载银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纳米管
- 新型骨科用β型TLM钛合金材料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前,用于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是不锈钢、钴基合金和钛合金,占整个生物材料产品市场份额的40%左右[1]。相比于不锈钢和钴基合金,钛合金比重小、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加工成型性,资源丰富,近年来已成为外科植入物较理想的功能结构材料。
- 于振涛田宇兴余森麻西群
- 关键词:钛合金骨代用品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力学
- TLM钛合金表面白蛋白涂层的制备及抗凝血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提高医用钛合金Ti-3Zr-2Sn-3Mo-25Nb的抗凝血性能,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制备一层TiO2薄膜,再将该TiO2薄膜活化处理,最后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将牛血清白蛋白固定在TiO2薄膜表面形成抗凝血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试仪研究了该抗凝血涂层的相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和亲水性特征,并通过动态凝血时间法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对比研究了白蛋白修饰前后Ti-3Zr-2Sn-3Mo-25Nb合金的抗凝血性能。结果表明,经白蛋白表面修饰处理后,Ti-3Zr-2Sn-3Mo-25Nb合金的抗凝血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刘春潮于振涛余森韩建业牛金龙
- 关键词:白蛋白血液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