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9040)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子健罗茜刘楠楠马梅王海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中
  • 1篇毒性效应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细胞
  • 1篇遗传毒性
  • 1篇遗传毒性效应
  • 1篇饮用水源
  • 1篇饮用水源地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过程
  • 1篇水源地
  • 1篇浓度分布特征
  • 1篇重铬酸钾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红细胞
  • 1篇微核
  • 1篇微核试验
  • 1篇稀有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自然资源部天...

作者

  • 3篇王子健
  • 2篇罗茜
  • 2篇马梅
  • 2篇刘楠楠
  • 1篇徐雄
  • 1篇言野
  • 1篇厉以强
  • 1篇陈锡超
  • 1篇王东红
  • 1篇李娜
  • 1篇王海亮
  • 1篇査金苗
  • 1篇吕碧平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改进的SOS/umu方法检测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被引量:15
2013年
SOS/umu遗传毒性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合物和复杂混合物遗传毒性的评价,但是目前已报道方法的实验周期长达17 h,给实验操作带来了不便,因此亟需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测试周期可小于8 h(2 h预培养,4.5 h暴露培养)的SOS/umu快速测定方法之后,应用改进后的方法对5种典型遗传毒性物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丝裂霉素C(MMC)、甲磺酸甲酯(MMS)、2-氨基蒽(2-AA)和苯并芘(BaP)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S/umu方法对4-NQO、MMC、MMS、2-AA和BaP的检测限分别为0.013±0.0031、0.031±0.0028、229.18±60.51、2.29±1.22和1.28±0.0698μmol·L-1,优于或者相当于报道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全国两个地区6个环境水样的遗传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出的6个环境水样的遗传毒性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将研究方法应用于北方某市甲乙两个水厂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遗传毒性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厂的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均表现出一定的直接遗传毒性,对应的4-NQO当量浓度(TEQ4-NQO)在0.0012μg·L-1至0.0129μg·L-1之间;加入鼠肝微粒体酶系统(S9)后,仅有乙水厂的管网水检测出极其微弱的遗传毒性效应。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S/umu快速测定方法能够实现在短时间(8h)内完成环境化合物及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检测,为筛选和评价化合物和复杂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手段。
言野李娜刘楠楠马梅罗茜王子健
关键词:遗传毒性SOS环境样品
稀有鮈鲫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将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半静态暴露于重铬酸钾溶液中,研究发现稀有鮈鲫的本底微核率处于较低的水平,重铬酸钾在不同浓度和时间暴露后能明显观察到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表明稀有鮈鲫可用于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试验中每尾鱼观察15000个细胞,能有效地减小试验偏差,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暴露浓度大于等于0.01mg/L时,染毒组与空白组的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有显著性差异,其微核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24h时出现所有测定时间微核率的峰值。与其他鱼类比较显示,稀有鮈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遗传毒物诱发微核的监测。
刘楠楠吕碧平厉以强査金苗马梅王子健
关键词:重铬酸钾
我国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4种酚类化合物浓度分布特征被引量:34
2014年
研究了14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五大流域(黄河、海河、辽河、长江、淮河)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水源水中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14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饮用水源地中的浓度在nd~213 ng·L-1范围内,浓度均值在2.44~31.2 ng·L-1范围内,浓度中位数在nd~40.0 ng·L-1范围内.14种酚类化合物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浓度最高,浓度中位数为37.9 ng·L-1,浓度平均值为27.4 ng·L-1.其次为苯酚、五氯酚、二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6-二氯苯酚)和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和2,4,5-三氯苯酚);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和烷基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浓度较低.通过商值法对14种酚类化合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后发现,14种酚类化合物的风险商均远小于1,表明其对我国饮用水源地的生态风险较低.对8种已报道健康参考剂量或致癌斜率因子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7种酚类化合物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在10-6到10-4范围内,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致癌风险在10-6量级以下,表明其健康危害较弱.
宋瀚文王东红徐雄王海亮陈锡超罗茜王子健杜迎欣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