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600)

作品数:25 被引量:627H指数:13
相关作者:姜加虎李世杰薛滨张路姜永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湖泊
  • 7篇群落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底栖动物
  • 4篇营养化
  • 4篇鱼类
  • 4篇水质
  • 4篇区系
  • 4篇富营养化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太湖
  • 3篇浅水湖泊
  • 3篇群落结构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黄河源区
  • 3篇长江中下游
  • 2篇洞庭湖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吉林莫莫格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姜加虎
  • 6篇李世杰
  • 6篇张路
  • 5篇陈宇炜
  • 5篇吕宪国
  • 5篇沈德福
  • 5篇薛滨
  • 5篇姜永见
  • 4篇姚书春
  • 4篇肖海丰
  • 4篇蔡永久
  • 3篇娄晓楠
  • 3篇陈炜
  • 3篇杨富亿
  • 3篇娄彦景
  • 3篇高俊峰
  • 2篇周云凯
  • 2篇龚志军
  • 2篇刘聚涛
  • 2篇张波

传媒

  • 4篇湖泊科学
  • 3篇湿地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水利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0年岱海生态与环境变化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岱海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内陆湖,历史时期受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湖泊经历多次扩张和收缩,最大水域面积曾达到760 km2。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湖区农业活动的加强,岱海的补给水量急剧减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岱海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加快趋势;与此同时,湖水的矿化度不断升高,咸化现象已十分明显;受农业活动和城镇生活的影响,岱海水体的富营养问题也日益突出;其原始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岱海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人类对流域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对污废水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只是起到了加速强化的作用。
周云凯姜加虎
关键词:岱海生态环境气候变化
湖北省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4
2014年
大型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底栖动物具有生命周期长、迁移能力较弱、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可有效指示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湖北省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湖泊总面积为3025 km2。近年来,伴随着工农业、养殖业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富营养化已成为本地区湖泊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并可能直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目前关于本地区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对湖北省27个浅水湖泊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对水质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0种,隶属于4门7纲18科,其中寡毛类5种,摇蚊幼虫16种,软体动物双壳类4种、腹足类8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花翅前突摇蚊(Procladius choreus)、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多巴小摇蚊(Microchironomus tabarui)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是本地区湖泊最常见的种类。所调查湖泊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2~1243 ind·m-2,其中12个湖泊密度低于200 ind·m-2,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对密度的贡献较大,以摇蚊幼虫占优势的湖泊有19个。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034~460.7 g·m-2,生物量低于50 g·m-2的湖泊数量最多(19个),软体动物占优势的湖泊有16个,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占优势的湖泊数量共11个。各湖泊底栖动物物种数为3~14种,Margalef指数为0.71~2.33,Simpson指数为0.69~0.85,Shannon-Wiener为0.78~2.1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和三种多样性指数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BI(Hilsenhoff生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共11个湖泊为一般和轻度污染(6.01~7.44),中度污染湖泊数量为13个(7.57~8.47),长湖(8.52)、上津湖(8.65)�
胡成龙姜加虎陈宇炜李金轩蔡永久
关键词: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评价
长江中下游湖群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中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总面积占相同级别中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51.3%。为揭示现阶段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08年和2009年夏季对...
蔡永久姜加虎张路陈宇炜龚志军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大型底栖动物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湖群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3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中面积大于10 km2的湖泊总面积占相同级别中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51.3%。目前对本地区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研究主要是关于单个湖泊或几个湖泊之间的比较,将区域内湖泊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研究较少。为揭示现阶段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08年和2009年夏季对本地区5个湖群69个湖泊大型底栖动物和水化学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区域过程和局域环境条件在决定该地区底栖群落结构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水体矿化度、电导率及氮磷指标在不同湖群间具有显著差异,而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及营养状态指数无显著差异。密度方面,以寡毛类和摇蚊幼虫为优势类群的湖泊共46个,占总数量的66.7%,以螺类为优势类群之一的湖泊16个,占总数量的23.2%;生物量方面,以螺类为优势的湖泊数量最多(33个),占总数量的46.4%,但以寡毛类和摇蚊幼虫占优势的湖泊亦有27个,占总数量的39.1%,双壳类仅在9个湖泊占据优势。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是局域环境条件和区域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因子共解释了33.9%的底栖动物群落变异,其中局域环境因子占被解释量的48.1%,空间变量占35.4%。空间变量较高的解释量表明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而言,区域过程对底栖动物的分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蔡永久姜加虎张路陈宇炜龚志军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大型底栖动物
黄河源区鄂陵湖现代湖盆形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基于GPS-RTK的技术定位以及测深仪的水下地形测量,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遥感数据分析,应用湖沼学理论,对鄂陵湖的湖盆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发现鄂陵湖最大水深33.2 m,平均水深15.55 m,湖长37.49 km,湖面最大宽度32.3 km;平均宽度16.76 km,岸线长226.3 km,湖面面积628.47 km2,湖泊容积97.76×108m3,湖盆形态为接近抛物线体形式的构造断陷湖,而不具备第四纪冰川侵蚀湖盆的地貌特征。研究结果可以对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和黄河源区的水量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沈德福李世杰陈炜姜永见聂欣
太湖流域小型水源性湖泊氮、磷时空分布及营养状态评价被引量:18
2012年
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太湖流域小型水源性湖泊20个采样点水体的TN、TP、NO3--N、NH4+-N、NO2--N以及PO43-等水质因子进行测定分析,讨论了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价其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TN、TP年均值分别为1.50、0.05mg/L;TN、T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差异,TN浓度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而TP浓度为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高于其他月份。由于受入湖河流的影响,TN、TP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相似,均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入湖口分别高于湖中心和出湖口。NO3--N年均值为0.68mg/L,浓度变化趋势呈双峰型(2010年3、9月为峰值),基本同TN的变化趋势一致,空间分布表现为入湖口分别低于湖中心和出湖口(除冬季外),显示水体硝化过程对硝酸盐的贡献。NH4+-N年均值为0.23mg/L,从2010年4月开始浓度逐渐升高,到2010年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其浓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入、出湖口均高于湖中心(除秋季外)。NO2--N和PO43-的年均值都较低,均为0.01mg/L(以P计),时空差异不明显。根据CARLSON提出的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分析可知,该湖泊冬、春季处于中营养状态,夏、秋季营养状态略高,且磷是全年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
高振美张波商景阁张路
关键词:富营养化
泥炭沼泽不同植物群落中地表糙度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地表糙度是衡量地表径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东北区典型泥炭沼泽—金川泥炭沼泽为例,考虑地表坡度影响,用链条法对不同群落中糙度系数指标进行计算,并以泥炭沼泽中物种多样性、踏头个数以及踏头形态差异变率系数为主,初步分析泥炭泥泽地表糙度的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在芦苇-臌囊苔草群落、臌囊苔草群落和油桦-臌囊苔草-泥炭藓群落三个植物群落中,糙度系数指标的变化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相一致;糙度系数变化与踏头个数呈负相关关系,与踏头形态差异变率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物种多样性越小,生态优势度越大,优势种植物越少,踏头个数越多,踏头形态变率系数越小,微地貌形态发育相对较一致,糙度系数越小;反之,则地表糙度系数越大.
刘聚涛王升忠高俊峰姜加虎
关键词:泥炭沼泽物种多样性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被引量:216
2011年
以11004景/幅CBERSCCD和LandsatTM/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GoogleEarth影像及其他文献资料,在6843幅1:10万和1:5万地形图(DRG)、1:25万地形图部分图层数据(DLG)的支持下,制定了湖泊边界判译原则,经过遥感判译、野外考察、室内校正、专家咨询、数据校正和成果确定等技术环节,确定全国目前共有1.0km2以上的自然湖泊2693个,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81414.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9%.近30年来,全国新生和新发现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分别共有60个和131个,原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消失243个.
马荣华杨桂山段洪涛姜加虎王苏民冯学智李爱农孔繁翔薛滨吴敬禄李世杰
关键词:湖泊
松嫩平原湖泊水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于2008年6~8月,对松嫩平原27个湖泊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水样,分析了水样的水化学基本参数,包括8个阴、阳离子(HCO3-、CO32-、C1-、SO42-、K+、Na+、Ca2+、Mg2+)、电导率、透明度和pH。研究结果显示,松嫩平原湖泊多为HCO3-Na型水,绝大部分水体pH高于8.0,水体较高的pH对应其较高的盐分含量,因此水体呈现盐碱化的特征,并且水体透明度普遍偏低,多数低于0.5 m。人类活动,如引水工程,对湖泊的水化学组成产生明显影响。
姚书春薛滨吕宪国肖海丰
关键词:松嫩平原湖泊水化学特征
洞庭湖水体异味物质及其与藻类和水质的关系被引量:19
2013年
以洞庭湖水体中异味物质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味物质调查,并结合藻类结构、水质及其营养状况等因素,深入分析洞庭湖异味物质的来源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DMS(dimethylsulfide,甲硫醚)、DMTS(dimethyltrisulfide,二甲基三硫醚)、β-cyclocitral(β-环柠檬醛)、MIB(2-methylisoborneol,二甲基异冰片)和GSM(geosmin,土嗅素)在全湖广泛存在,其最高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0.80、28.80、21.84、14.50和22.40 ng/L.结合与藻类生物量的相关分析发现,直链藻、冠盘藻等硅藻可能是洞庭湖中DMS、DMTS和β-cyclocitral的重要来源,湖区土壤、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和死亡分解的藻类是MIB和GSM主要来源.洞庭湖水体绝大部分处于中营养水平,其中东洞庭湖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8.3)最高,南洞庭湖(为47.3)其次,西洞庭湖(为42.7)最低.异味物质含量和水质的相关分析发现,异味物质质量浓度与TLI、水温、pH、ρ(DO)、ρ(TN)和ρ(CODMn)显著相关,说明水质对异味物质含量有重要影响.
邓绪伟陶敏张路谢平陈隽张静
关键词:洞庭湖藻类水质营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