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5]05)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5]05)

作品数:9 被引量:189H指数:7
相关作者:周文斌胡春华王毛兰肖化云龙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营养化
  • 3篇水期
  • 3篇鄱阳湖
  • 3篇污染
  • 3篇富营养化
  • 3篇
  • 3篇
  • 2篇氮磷
  • 2篇有机氯
  • 2篇有机氯农药
  • 2篇水体
  • 2篇流域
  • 2篇枯水期
  • 2篇丰水期
  • 2篇赣江流域
  • 1篇养殖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蔬菜
  • 1篇水产

机构

  • 9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胡春华
  • 9篇周文斌
  • 8篇王毛兰
  • 3篇肖化云
  • 2篇龙智勇
  • 2篇陈文芳
  • 1篇郭春晶
  • 1篇刘娟娟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究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利用GC-ECD检测江西省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残留。比较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水平,分析了DDT来源,评价了DDT生态风险。[结果]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平均残留量为0.37μg/g。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桔树生长地土壤>水稻种植地土壤>茶树生长地土壤>河滩草地土壤>蔬菜种植地土壤>板栗树生长地土壤>棉花种植地土壤。DDT组分中,仅p.p′-DDT被检出,这表明7种土壤均有新的DDT污染源输入。生态风险评价表明,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对该地区鸟类、土壤生物及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结论]DDT对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胡春华周文斌陈文芳王毛兰
关键词:土壤DDT生态风险
丰水期鄱阳湖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分析被引量:41
2008年
通过系统测定丰水期鄱阳湖湖水、主要支流水、长江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的氮磷含量,对其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硝酸盐氮(0.90 mg/L),赣江是其主要贡献者。鄱阳湖五大支流氮磷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赣江NO_3^--N含量明显高于鄱阳湖其它主干流,而NH_4^+- N和TN含量以饶河的最高,TP以信江的最高。农田水、城市废水以及地下水含有较高的氮磷含量,是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氮磷的主要来源。农田水TN和TP含量最高,分别为13.47、28.63 mg/L。高含量的NO_3^--N(7.35 mg/L)和NH_4^+-N(5.48 mg/L)分别出现在地下水和城市污水中。鄱阳湖水体氮负荷较大,N/P比值远大于7:1。受滞留区及赣江和修水补给的影响,鄱阳湖主河道氮含量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总体上升趋势。鄱阳湖湖体氮含量以下游最高,滞留区次之,上游主河道最低,TP含量呈相反的趋势变化。底层沉积有机物的降解和扰动导致鄱阳湖水体底层NO_3^--N、NH_4^+-N、TN、TP的含量高于表层。
王毛兰胡春华周文斌
关键词:富营养化丰水期鄱阳湖
赣江流域水体无机氮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07年
于2006年1月和7月对赣江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分析研究了水体中各形态无机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O3--N,枯水期赣江流域NO3--N、DIN从上游至下游呈明显的上升趋势,NH4+-N变化不明显。丰水期从上游至下游NO3--N含量逐渐降低,但降幅不大,而NH4+-N和DIN在中游含量最低,下游最高。主要支流中枯水期以袁水NO3--N和DIN含量最高,赣江中支NH4+-N含量为全流域最大值,而丰水期以禾水NO3--N为流域最高值。赣江主干流丰水期各形态无机氮含量明显低于枯水期。氮污染较重的袁水的输入致使G38(樟树)处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方。
王毛兰周文斌胡春华
关键词:赣江流域无机氮枯水期丰水期
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GC/ECD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为1.22—32.19ng/g,其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六氯苯(HCB)在几乎所有采样点都有检出,含量分别是未检出-12.95ng/g、0.75~12.57ng/g、未检出~10.8。所测样品中大部分WDUT/(WDDE+WDDD)〉1,表明有新的DDT输入,HCHs主要为长时间降解后的农药残留。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DDT、DDD和DDE含量绝大部分小于风险评估中值(ERM),但接近一半介于风险评估低值(ERL)和ERM之间,而且有一个点大于ERM,表明其生态风险大多介于10%~50%,但有一个点的生态风险大于50%。
龙智勇周文斌胡春华王毛兰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沉积物风险评估鄱阳湖流域
枯水期赣江流域氮磷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07年
于2006年1月对赣江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分析研究了水体中各形态氮磷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O3--N,支流中以袁水NO3--N(2.57 mg/L)和TN(3.32 mg/L)含量最高,赣江中支NH4+-N(1.26 mg/L)和TP(0.07 mg/L)含量为全流域最大值。沿水流方向赣江主干流TN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后又呈上升趋势。赣江流域从上游至下游NO3--N、T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NH4+-N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TP在中游处最低,下游比上游高。赣江水中三态无机氮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王毛兰周文斌胡春华
关键词:
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域受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潜在风险程度。[方法]在分析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域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水产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从采样点总污染的污染程度值来看,鄱阳湖区水产养殖的底泥污染属于低度污染;总的潜在风险RI分析表明,除蚌类部分区域外,鱼类和蟹类养殖水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150,说明该水域的底泥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为低度生态风险;各污染物对该水域构成的生态风险影响程度排序为:Cu>Cd>Pb>Zn;不同类型水产养殖水域总的潜在风险程度排序为:蚌类>鱼类>蟹类。[结论]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水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污染等级属于安全级。
胡春华周文斌肖化云王毛兰郭春晶
关键词:水产养殖重金属
环鄱阳湖区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GC-ECD检测环鄱阳湖区各基地和农家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结果表明,12种有机氯农药(OCPs)在所有蔬菜中均有检出,∑OCPs的平均残留量为4.84~81.22μg/kg;从整体区域上来讲,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量的高低顺序为:九江市>南昌市>上饶市(鄱阳余干部分)。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蔬菜中OCPs所致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区蔬菜中OCPs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HCHs远高于DDTs,且北部地区蔬菜中DDTs和HCHs的人均风险度均高于南部。
胡春华周文斌肖化云王毛兰陈文芳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蔬菜健康风险评价
鄱阳湖区水体氮、磷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73
2008年
通过系统测定鄱阳湖湖水、主要入湖口河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对其氮、磷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湖水及河水的氮、磷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水体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氮、磷污染,特别是饶河段氮含量较高(0.89-3.15mg/L),信江磷含量较高(0.098-0.22mg/L),而湖体的总氮、总磷含量也分别达到1.06±0.28mg/L和0.067±0.042mg/L,已具备富营养化的条件.
王毛兰周文斌胡春华
关键词:富营养化
鄱阳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正态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通过使用尼梅罗指数评价数据,以正态分布法表征鄱阳湖湖区3种典型水域(河道水域、过渡水域、滞留水域)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分布特征,对湖泊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营养状态因区域不同而呈现不同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河道水域富营养化状态最严重,过渡水域次之,滞留水域最小。就平均状态而言,鄱阳湖水体整体营养状态丰水期处于贫营养状态,枯水期处于中营养状态,富营养状况呈现各入湖河流高于湖区,湖区小于出湖河段的特征。
胡春华周文斌肖化云龙智勇刘娟娟
关键词:富营养化污染分析鄱阳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