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药科技创新资助项目(092037)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爱萍余芳董晓敏娄坤沈夏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复旦大学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科技创新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伤
  • 4篇颅脑
  • 4篇颅脑外伤
  • 4篇脑外伤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时间
  • 2篇康复
  • 2篇高压氧
  • 2篇功能独立性
  • 2篇功能独立性评...
  • 1篇伤患者
  • 1篇跑台
  • 1篇跑台训练
  • 1篇评分
  • 1篇评分影响
  • 1篇重度颅脑外伤
  • 1篇综合康复
  • 1篇外伤后
  • 1篇外伤患者
  • 1篇颅脑损伤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杭州...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武警浙江总队...
  • 1篇解放军第九四...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4篇李爱萍
  • 3篇余芳
  • 2篇沈夏锋
  • 2篇娄坤
  • 2篇董晓敏
  • 1篇濮宏建
  • 1篇李景琦
  • 1篇陈铮立
  • 1篇蒋功达
  • 1篇滕进忠
  • 1篇周先珊
  • 1篇吴立红
  • 1篇张宇玲
  • 1篇胡永善
  • 1篇顾硕
  • 1篇陈锦华
  • 1篇张彭跃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介入时间对FIM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介入时间对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的影响,为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最佳介入时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0例,根据受伤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综合康复1组(TBI〈15d)与综合康复2组(15d≤TBI≤30d)各40例,综合康复3组(TBI〉30d)25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措施,综合康复各组在前述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共40次,以治疗前和治疗第30天、60天的FI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资料完整、实际纳入组TBI患者共123例,各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各组内TBI患者在治疗第30天、60天的FI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BI患者第1天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综合康复1、2组在第30天、6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TBI患者2个月内FIM评分改善呈匀速好转趋势,30d内的高压氧综合康复1、2组对认知与运动功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优于综合康复3组患者。
余芳谢漫李爱萍娄坤
关键词:高压氧康复介入时间功能独立性评定
颅脑外伤后高压氧介入时间对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高压氧介入时间对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分改善的作用,为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最佳介入时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颅脑外伤患者130例,根据受伤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高压氧1组(TBI< 15 d)与高压氧2组(15 d≤TBI≤30 d)各40例,高压氧3组(TBI>30 d)25例,都给予药物治疗和采取康复措施,高压氧各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共40次,以治疗前和治疗第30天、60天的GCS和FI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各组患者在治疗第30、60天的GCS、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评分高压氧1、2组(13.36±3.06,13.66±1.42)分与对照组(11.83±3.57)分比较在第6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M评分高压氧1、2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第30、6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FIM评分变化量在各组都为高压氧1组>2组>3组>对照组.结论 TBI患者高压氧不同时间介入对GCS和FIM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总体显示TBI< 15 d组优于15 d≤TBI≤30 d组优于TBI> 30 d组.
余芳顾硕李爱萍娄坤董晓敏
关键词:高压氧介入时间功能独立性评定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颅脑外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早期综合康复干预颅脑外伤(TBI)的多中心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多中心TBI患者321例,按中心分层区组随机法,将321例TB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1、2、3、4、5、6、7和8组。8组患者均在手术、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康复1、2、3和4组康复介入时间为TBI后3~14d,康复5、6、7和8组康复介入时间为TBI后15~30d;康复1、2、5和6组的综合康复干预频率为每日1次,康复3、4、7和8组为每日2次;康复1、3、5和7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康复2、4、6和8组无高压氧治疗。于入院后康复治疗前和治疗1、2和3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8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运动功能,并对其计量资料进行2×2×2×4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结果8组TBI患者康复治疗后第1、2、3个月的MBI、MMSE、FIM、FMA的各项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均以治疗3个月后评分最高,与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组TBI患者MBI、MMSE、FIM、FMA平均值经比较后发现,以康复3组疗效最佳(P〈0.05)。经析因分析发现,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治疗频度、高压氧治疗以及治疗持续时间四因素均对患者的MBI、MMSE、FIM、FMA评分有显著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BI、FIM、FMA评分在介入时机与治疗频度以及介入时机、治疗频度和高压氧治疗之间均有交叉效应(P〈0.05),MMSE评分在介入时机和高压氧治疗之间有交叉效应(P<0.01)。 结论早期适量提高康复训练的频率并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为显著地改善TB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运动功能,促进其机体�
董晓敏李爱萍吴立红周先珊余芳陈铮立陈锦华沈夏锋李景琦蒋功达滕进忠程晋成
关键词:颅脑外伤综合康复多中心研究
早期跑台训练对中重度颅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早期跑台训练对中重度颅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SD大鼠制成中重度脑外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A组、训练B组、训练C组及对照组。训练A组、训练B组及训练C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3d和7d时进行为期2周的电动跑台训练。于制模后第6、12、18、24及28天时分别采用足误试验(foot.fault)和圆筒试验(cylindertest)评定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及前肢运动功能;于制模后第28天时通过焦油紫(CV)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体积缺失情况。结果训练A组足误评分在制模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C组足误评分在制模后第12、18、24及28天时分别为(4.70±0.17)分、(4.66±0.09)分、(4.81±0.14)分和(4.84±0.1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B组足误评分在制模后第18、24和28天时分别为(4.62±0.17)分、(4.81±0.12)分和(4.81±0.09)分,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c组圆筒试验前肢不对称分值在制模后第12天时开始升高,在制模后第28天时为(0.31±0.04)分,与对照组前肢不对称分值[(0.17±0.04)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A组、训练B组前肢不对称分值在制模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制模后第28天时发现各跑台训练组大鼠脑体积缺失情况均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于颅脑损伤后3d或7d时进行为期2周的跑台训练,能改善模型大鼠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及前肢运动功能,其治疗过程与脑组织缺失体积无明显相关性。
李爱萍沈夏锋胡永善张彭跃张宇玲濮宏建
关键词:颅脑损伤跑台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