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10NJMU049)
-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莉王晓花于莹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支原体肺炎血清IL-8、TNF-α和hs-CRP的检测意义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儿科住院诊断明确的MPP患儿60例,其中重症30例,以同期30例体检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儿血清IL-8和TNF-α的质量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的浓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患儿血清中IL-8、TNF-α和hs-CRP在不同病期和轻、重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MPP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急性期重症组hs-CRP水平高于轻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在恢复期,hs-CRP水平下降,MPP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TNF-α和hs-CRP在小儿MP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动态监测患者血清IL-8、TNF-α和hs-CRP水平变化对MPP的病情监测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晓花张莉于莹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儿童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