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31013)

作品数:3 被引量:71H指数:3
相关作者:曹成有蒋德明崔振波骆永明寇振武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叶锦鸡儿
  • 3篇锦鸡儿
  • 2篇沙地
  • 2篇科尔沁沙地
  • 1篇多样性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冗余
  • 1篇沙漠化
  • 1篇沙漠化过程
  • 1篇生物活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生物
  • 1篇土壤生物活性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微生物
  • 1篇活性
  • 1篇固沙
  • 1篇固沙林

机构

  • 3篇东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固沙造...

作者

  • 3篇曹成有
  • 2篇蒋德明
  • 2篇崔振波
  • 1篇朱德华
  • 1篇梁文举
  • 1篇姜勇
  • 1篇寇振武
  • 1篇滕晓慧
  • 1篇耿莉
  • 1篇骆永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叶锦鸡儿放牧场沙漠化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05年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放牧场在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物种类消长规律、生活型结构变化、优势度以及生态位宽度的变化情况。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沙漠化导致大多数原生性物种消失。固定沙丘到半固定沙丘这一过程是整个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丧失最快的阶段。从生活型来看,地面芽植物受沙漠化影响最大。采用Levins公式测度了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中17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原生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沙漠化进程中逐渐降低,而侵入的沙生植物则呈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
曹成有朱德华耿莉崔振波蒋德明
关键词:沙漠化放牧场小叶锦鸡儿科尔沁沙地
小叶锦鸡儿防风固沙林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4
2004年
针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在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出现稳定性波动的问题 ,选择 2、5、15、35 a人工群落和天然群落进行对比研究 ,探讨了人工小叶锦鸡儿防风固沙林物种多样性在 35 a间的变化以及对大气持续干旱的抵抗力和对外界干扰的恢复能力。流动沙丘固定后 ,固沙林内草本植物迅速侵入 ,其后则缓慢发展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植物种类数保持在 2 0~ 2 3种。但在人工固沙群落中 1年生植物在种类数和数量上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而天然群落则是多年生植物占优势。人工固沙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逐年提高 ,但明显低于天然群落。在受到大气持续高温干旱的干扰时 ,人工群落土壤条件极度恶化 ,出现了明显的干沙层 ,最深达 14 0 cm ,叶片含水量极度降低 ,植物生长停止。沙地植物群落对牲畜取食均具有一定的补偿的能力 ,在啃食较轻时表现为超补偿现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 ,人工群落个体的补偿点和超补偿点明显低于天然群落。采用冗余理论对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进行了论述 ,认为冗余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群落稳定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对现有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林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并认为 15 a左右人工固沙林正处于相对稳定并缓慢发展状态。对于稳定的人工固沙群落应具备以下条件 :(1)适于当地环境条件 ;(2 )对外界?
曹成有蒋德明骆永明寇振武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干旱多样性冗余
植物固沙工程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采集半流动沙丘、5年、10年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样品,对各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和主要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研究。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采用植物固沙工程固定沙丘后,表层土壤(0~10cm)有机C和全N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土壤生物活性也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的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提高。这种改良效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与土壤总有机C含量,微生物生物量N与土壤全N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曹成有滕晓慧崔振波姜勇梁文举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生物活性小叶锦鸡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