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WX12B03)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曼华周逸周炜陈玲何琴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他汀
  • 6篇伐他汀
  • 5篇动脉
  • 5篇阿托
  • 5篇阿托伐他汀
  • 4篇细胞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凋亡
  • 3篇心肌
  • 3篇螺旋计算机
  • 3篇冠脉
  • 3篇斑块
  • 2篇对线粒体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后
  • 2篇造影
  • 2篇死后
  • 2篇细胞凋亡
  • 2篇下调

机构

  • 9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陈曼华
  • 8篇周逸
  • 6篇周炜
  • 3篇陈刚
  • 3篇何琴
  • 3篇陈玲
  • 2篇黄婷
  • 2篇戴睿
  • 2篇杨锴
  • 1篇熊才金
  • 1篇廖华
  • 1篇张辉

传媒

  • 2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阿托伐他汀1组(statin 1)和阿托伐他汀2组(statin 2),每组8只。Statin 1组术前7 d开始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灌胃,statin 2组药物剂量为40 mg/(kg·d),I/R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随后制备心肌I/R损伤模型。各组于再灌注3 h后剪取心脏I/R损伤区域,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线粒体融合素2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tatin 1组、statin 2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Akt表达显著下降,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I/R组相比,statin 1组、statin 2组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p-Akt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statin 2组较statin 1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有关。
周炜陈玲陈曼华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斑块钙化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斑块钙化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4例,共375处明显狭窄病变,其中234处为钙化病变。比较斑块不同钙化程度、钙化斑块血管直径、钙化斑块长度和钙化斑块血管分布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对轻中度钙化斑块和重度钙化斑块,双源CT分别高估管腔狭窄6.8%(P=0.0028)和18.8%(P<0.0001),且高估狭窄在重度钙化斑块中更明显(P=0.002)。对血管直径较小和血管直径较大的钙化斑块,双源CT分别高估管腔狭窄7.2%(P=0.0026)和17.1%(P<0.0001),且高估狭窄在血管直径较大时更明显(P=0.001)。对不同长度的钙化斑块,双源CT的诊断准确性未见差异(P=0.792)。结论斑块钙化使双源CT高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且钙化程度重和血管直径较大时更易出现。
周逸陈曼华戴睿周炜廖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阿托伐他汀下调大鼠心肌梗死后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和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梗死组(MI),阿托伐他汀1组(statin 1)和2组(statin 2),每组12只。分别于术前7天开始每日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10和40 mg/kg,MI组以蒸馏水灌胃,随后结扎大鼠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 h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显著增加,p-Akt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MI组相比,statin 1和2组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p-Akt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statin 2组较1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的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有关。
周炜陈玲周逸陈曼华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凋亡
应用64层螺旋CT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的价值
2015年
目的:观察应用64层螺旋CT(64-SCT)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6例患者,共计45处非钙化冠脉斑块病变。依据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达标组(17例,20处病变)和未达标组(19例,25处病变)。比较两组病例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病变血管重构系数、斑块体积、最小管腔直径、斑块平均CT值和最小CT值的变化。结果:达标组LDL-C降幅为47%,大于未达标组的30%(P<0.01)。两组的血管重构系数和斑块体积均可见减小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与治疗前比较,达标组的斑块平均CT值增加了3.35 Hu(P<0.01),斑块最小CT值升高了10.95 Hu(P<0.01)。未达标组斑块平均CT值及最小CT值均与基线时相似。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LDL-C达标)有利于提高冠脉斑块的稳定性。
周逸陈曼华熊才金杨锴何琴陈刚
关键词:他汀斑块螺旋计算机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融合素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梗死组(MI),瑞舒伐他汀1组(Statin 1)和瑞舒伐他汀2组(Statin 2),每组12只。Statin 1组术前7 d开始每日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kg灌胃,Statin 2组药物剂量为每日20 mg/kg,MI组以蒸馏水灌胃,随后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 h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线粒体融合素2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组及Statin 1组、2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Akt表达显著下降,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MI组相比,Statin1组、2组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p-Akt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Statin 2组较1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的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有关。
周炜陈玲周逸陈曼华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心肌梗死凋亡
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以选择性冠脉造影(SCA)为标准判断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冠脉造影的结果,分析影响DS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DSCT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后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156例,共分析1 369个节段,其中751个病变节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病变不同钙化程度、病变血管直径、病变长度和病变血管分布对DS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重度钙化的AUC值明显低于中度钙化(0.571 vs.0.718,P<0.05)和轻度钙化(0.571 vs.0.843,P<0.01)。血管直径较小病变的AUC值明显低于血管直径较大病变(0.699 vs.0.861,P<0.01)。回旋支病变的AUC值明显低于前降支病变(0.724 vs.0.836,P<0.05)和右冠病变(0.724 vs.0.853,P<0.05)。结论重度钙化、血管直径较小和回旋支病变都是降低DS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周逸陈曼华戴睿周炜郭彩虹
关键词: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阿托伐他汀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及对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及线粒体融合素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组(他汀1组)和阿托伐他汀2组(他汀2组),每组12只。他汀1组术前3d每日阿托伐他汀10mg/kg灌胃,他汀2组每日阿托伐他汀40mg/kg,随后制备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HE染色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测量内膜面积(I)/中膜面积(M)比值;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Mfn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依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皮修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他汀1组和2组血管内膜增生,I/M比值显著增加(P<0.01),PCNA阳性细胞比值显著增加(P<0.01),Mfn2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1组和他汀2组I/M比值降低(P<0.01),PCNA阳性细胞比值降低(P<0.01),Mfn2表达升高(P<0.05);且他汀2组较他汀1组变化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他汀1组和他汀2组依文思蓝染色区域面积与吸光度相对值的乘积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同时可促进内皮细胞修复,其作用可能与上调Mfn2表达有关。
周炜周逸陈曼华
关键词:降血脂药颈动脉损伤颈动脉狭窄线粒体增殖细胞核抗原内皮细胞
不同强度阿托伐他汀对冠脉斑块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比较不同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脉斑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6例患者,共计45处非钙化冠脉斑块病变。依据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为治疗达标组(17例)和治疗未达标组(19例)。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斑块治疗前、后脂质比例、血管重构系数、最小管腔直径、斑块长度和斑块体积。结果:治疗达标组低密度脂蛋白降幅为46.7%,大于治疗未达标组的30.1%(P<0.01)。两组的血管重构系数和斑块体积均可见减小的趋势,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达标组斑块脂质百分比降低了5.15%(P<0.01)。治疗未达标组斑块脂质比例治疗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治疗达标组斑块脂质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显示了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性质的作用。
周逸陈曼华何琴陈刚黄婷张辉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斑块脂质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冠脉斑块作用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冠脉斑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1例患者,每例患者分析一处非钙化冠脉斑块。依据斑块脂质成分比例分为脂质斑块组(23例)和纤维斑块组(18例)。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后斑块脂质比例、血管重构系数、最小管腔直径、斑块长度和斑块体积。结果脂质斑块组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纤维斑块组(P<0.05)。脂质斑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0.01),脂质斑块组治疗后斑块脂质比例较基线减少6.56%(P<0.01),血管重构系数较基线下降了6.53%(P<0.05)。纤维斑块组超敏C反应蛋白、斑块脂质比例和血管重构系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斑块组在影像学上显示了他汀稳定斑块性质的效应,说明他汀对不同类型斑块的作用存在差异。
周逸陈曼华杨锴何琴陈刚黄婷
关键词:他汀冠状动脉斑块螺旋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