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KZZD-EW-TZ-11)
- 作品数:2 被引量:8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乐曾辉郭大立马承恩熊慧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叶脉网络功能性状及其生态学意义被引量:54
- 2013年
- 叶脉网络结构是叶脉系统在叶片里的分布和排列样式。早期叶脉网络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类学意义上;近年来叶脉网络功能性状及其在植物水分利用上的意义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介绍了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的指标体系(包括叶脉密度、叶脉直径、叶脉之间的距离、叶脉闭合度等),综述了叶脉网络功能性状与叶脉系统功能(包括水分、养分和光合产物等物质运输、机械支撑和虫害防御等)的关系,叶脉网络功能性状与叶片其他功能性状(包括比叶重、叶寿命、光合速率、叶片大小、气孔密度等)的协同变异和权衡关系,以及叶脉网络功能性状随环境因子(包括水分、温度、光照等)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的研究成果也被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城市交通规划、流域规划及全球变化研究中。由于叶脉网络功能性状是环境因子与系统发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开展分子——叶片——植物——生态系统等多尺度的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研究,理清叶脉网络功能性状与气孔失水——茎干导水——根系吸水等植物水分利用的关系,将为预测植物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新的启示。
- 李乐曾辉郭大立
- 不同生境条件下蕨类和被子植物的气孔形态特征及其对光强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7
- 2014年
- 气孔是植物与大气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在调控植物碳水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生境和植物类型对气孔形态特征的影响以及气孔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格局在不同植物间和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变异,选取开阔生境和林下生境的5种蕨类植物和4种被子植物,测定了它们的气孔形态特征和气孔导度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此外,还收集了8篇文献中开阔和林下生境的45种蕨类植物和70种被子植物的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度数据,以增大样本量从而更好地探讨不同生境条件下蕨类和被子植物气孔密度及长度的变异格局,并通过分析生境和植物类型对气孔形态特征的影响来推测生境和植物类型对气孔响应行为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林下植物相比,开阔环境下的植物气孔密度更大,气孔长度更小,气孔对光强降低的响应更敏感;但植物类型对气孔形态特征的影响以及对气孔响应光强的敏感程度的影响均不显著。对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生境和植物类型对气孔形态特征均有显著影响。考虑到气孔响应快慢与气孔形态特征密切相关,与蕨类植物相比,被子植物小而密的气孔可能为其更快地响应环境变化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生境和植物类型对气孔响应行为均有显著影响。
- 熊慧马承恩李乐曾辉郭大立
- 关键词:生境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