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1-17)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怀谷杜文珍孙海燕刘颖张巧凤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纹枯病
  • 2篇枯病
  • 1篇杀菌剂
  • 1篇全蚀病
  • 1篇纹枯病菌
  • 1篇小麦抗白粉病...
  • 1篇小麦全蚀病
  • 1篇小麦纹枯病
  • 1篇小麦纹枯病菌
  • 1篇敏感性
  • 1篇井冈霉素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抗白粉病
  • 1篇抗白粉病基因
  • 1篇化学防治
  • 1篇活性
  • 1篇基因
  • 1篇分子标记
  • 1篇白粉

机构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付必胜
  • 2篇吴纪中
  • 2篇蔡士宾
  • 2篇戴廷波
  • 2篇张巧凤
  • 2篇孙海燕
  • 2篇杜文珍
  • 2篇陈怀谷
  • 2篇刘颖
  • 1篇张爱香
  • 1篇李琦
  • 1篇吴小有
  • 1篇邓渊钰
  • 1篇郭英鹏
  • 1篇李伟
  • 1篇蒋彦婕
  • 1篇张志良
  • 1篇丁晓菲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8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被引量:6
2017年
Pm48为本实验室鉴定的一个抗白粉病新基因。为精细定位该基因,利用混池ddRAD测序鉴定了81个与该基因关联的序列,开发了STS标记Xmp931,转化了CAPS标记Xmp928、Xmp930和Xmp936;同时,利用粗山羊草基因组序列开发了71个基因组SSR标记,定位了其中的Xmp1089和Xmp1112。在115个宁糯麦1号′Tabasco衍生的F2:3家系中,Xmp928与目的基因共分离,Xmp1112位于近着丝粒方向处距抗病基因3.1 c M。在671个纯合感病家系中,标记Xmp928仍与目的基因共分离。利用3个中国春5DS缺失系,最终将Pm48定位在小麦5DS上0.63–0.67的臂区段中。
付必胜刘颖张巧凤吴小有高海东蔡士宾戴廷波吴纪中
关键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
江苏、河南、安徽和山东四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监测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监测了1984、2001和2010年江苏省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变化趋势,以及2010年河南、安徽和山东3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现状。结果表明:1984、2001和2010年江苏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0.31~0.87、0.05~1.21和0.20~1.09μg/mL,26年间江苏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未发生显著性变化;2010年河南、安徽和山东3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0.15~1.16、0.43~0.90和0.09~1.33μg/mL,4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井冈霉素仍然可以作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药剂。
孙海燕丁晓菲杜文珍李伟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菌井冈霉素敏感性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孙海燕李琦杜文珍郭英鹏张爱香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化学防治活性
小麦纹枯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性基因位点SSR标记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揭示小麦纹枯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发掘优异的抗性种质,利用沟带接种法对前期筛选出的88份抗性种质进行了3年田间抗性鉴定,鉴定出抗或中抗纹枯病的小麦种质32份。利用分布于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对这些抗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59个SSR标记共检测到308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可以检测到2~13个等位基因,平均5.2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异范围为0.12~0.89,平均为0.61,表明材料的遗传丰富度较高。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32份小麦纹枯病抗源按照遗传相似系数可划分为2个组群,国外引进品种和国内改良品种聚为一类,国内农家品种聚为一类,并且与地理分布特征相符。利用与纹枯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14个SSR标记对32份抗源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与抗性QTL连锁的2BS上的Xwmc154和7DS上的Xbarc126普遍存在,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武农148、陕983、陕农78、Coker 983、H-Line、Mason和Compair中仅检测到一个已报道的抗病QTL,而在Tyalt中没有检测到已知抗病QTL,这些材料有可能携带新的纹枯病抗性基因/QTL,可以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刘颖张巧凤付必胜蔡士宾蒋彦婕张志良邓渊钰吴纪中戴廷波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聚类分析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