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600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60027)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肖鲁仁章辉美彭湖储茂盛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经济新闻软文广告利弊分析及治理对策被引量:3
- 2013年
-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扩大广告收入来源已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门,由此传媒界展开了争夺广告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方法层出不穷。"广告性新闻"便是近年来备受追捧的一种营销策略,在都市报的经济新闻部门表现尤为明显。它将经济新闻与软文广告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实际上将广告改头换面当作新闻出售给读者。它往往以资讯、通讯、特别策划、专刊等形式出现在相关版面上。从理论上看,此现象可归因于媒体将受众当作一击就中的"靶子",并设置相关议程,同时满足各种受众心理;从实践上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媒体受利益驱动而进行新闻寻租;另外,企业的青睐、公关事业的渗透以及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等也在推波助澜。该策略让媒体坐收利益的同时也在丧失公信力,让受众获得服务的同时也在沦为广告的"奴仆"。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媒体自律、受众监督等的共同作用和引导下,促其扬长避短,以健康的方式发展,从而进一步规范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方式方法,切实保障受众的各项权益。
- 肖鲁仁彭湖
- 关键词:广告媒介受众心理新闻寻租
- 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与股市成交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对《中国证券报》、《经济日报》、《潇湘晨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受众对经济信息的感知往往通过媒介报道所构筑的拟态环境来获取,并依据环境的变化来做出判断调节自身行动,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以《中国证券报》、《经济日报》、《潇湘晨报》为抽样调查对象,运用SPSS软件,对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与股市成交量之间做出了较系统的数理分析和传播学解读,认为在信息饱和年代,媒介整体形象的意义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议程设置、权威发布等传播手段常常能左右人们的思维走势,而议程之外的零散报道将越来越被"碎片化"并失去其正常的传播效果。
- 肖鲁仁章辉美
- 关键词: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
-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被引量:15
- 2016年
-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邻避设施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邻避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探析首先要分析传播要素、传播周期和传播特点。然后,分析邻避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影响建构:网络舆情往往因"蝴蝶效应"、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媒体追求"眼球效应"、民众急于维权等因素而走向失控;从而表现出谣言泛滥、群体极化、官民情绪对立等突出特征;网络舆情能够起到信息传递、引导监督和超前预警的正向作用,但也会造成邻避设施的被污名化、恐慌性情绪以及激化官民矛盾的负面影响。要搞好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必须从政府转变职能、媒体承担责任、群众理性参与等措施入手,多方合力联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 肖鲁仁
- 关键词:网络舆情
- 讲究证券报道的传播效果
- 2012年
-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通常生活在舆论信息所建构的一种虚拟环境中,并受环境影响而做出行为判断。同样,股民的投资环境基本也是由大众媒介予以建构的,其投资行为也因环境特点而发生改变。由于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存在差异,
- 肖鲁仁储茂盛
- 关键词:证券报道虚拟环境现代社会舆论信息大众媒介
- 全球化语境下经济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解读被引量:4
- 2014年
-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全球化经济新闻报道的特性。这种特性将人与人,人与经济事件,以及经济事件与经济实践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现代经济新闻在服务社会,引导舆论、监督经济行为、关切民生动态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受体制观念的影响,经济新闻社会功能的发挥还存在社会服务"低公信",信息监督"弱效果",民生报道"轻人文"等问题。为了使经济新闻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济新闻报道观,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还原事实真相,为受众经济决策服务;其次要正确解读经济现象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第三,要坚持经济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受众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经济新闻信息。
- 章辉美肖鲁仁
- 关键词:经济新闻社会功能服务受众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