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04064)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邵同先李江张宇明吕丰收赵汴霞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变化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只。两组家兔均置于自然低温环境下(10℃、5℃、0℃、-5℃)暴露30~60min后做肢体导联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率、ST段及T波的变化。结果:10℃、5℃及0℃自然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自然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67,P<0.05)。随着环境温度下降,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逐渐增加,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r=1.000,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率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减慢,与温度变化呈三次方函数关系(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幅度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加深,与温度变化呈三次方函数关系(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ST段之间、T波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家兔的心肌缺血明显加重,心电活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 李江邵同先赵汴霞吕丰收张宇明赵明蕊王书伟张苏亚
- 关键词:低温环境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
- 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12只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只。实验组是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左室支中下1/3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组是开胸但不阻断冠状动脉血流。两组家兔均在自然低温环境下(10℃、5℃、0℃、-5℃)暴露30 min、60 min后做心肌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10℃和5℃自然低温环境下对照组心肌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当环境温度从0℃降至-5℃的过程中,对照组心肌纤维从排列较整齐逐渐变为心肌纤维拉长、排列疏松,心肌间质细胞水肿。当环境温度从10℃降至-5℃的过程中,实验组心肌纤维逐渐从拉长,排列疏松至排列呈波浪状改变并有部分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小血管明显淤血。结论: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可使心肌细胞变性损伤,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肌细胞损伤更加明显。提示低温环境的变化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对已有缺血改变的心肌细胞损伤更严重。
- 李江邵同先吕丰收张宇明赵汴霞张苏亚李志强张凤娟
- 关键词:低温环境急性心肌缺血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