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医药卫生—中医学

作品数:2,319,895 被引量:2,148,472H指数:324
相关作者:丁树栋王永炎谢雁鸣段金廒苗明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中药学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更多>>

文献类型

  • 1,584,134篇期刊文章
  • 254,537篇会议论文
  • 204,776篇专利
  • 198,548篇学位论文
  • 120,206篇专著
  • 27,775篇科技成果
  • 3,684篇标准

领域

  • 2,393,660篇医药卫生
  • 10,992篇文化科学
  • 9,738篇理学
  • 9,353篇农业科学
  • 6,245篇化学工程
  • 5,60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269篇生物学
  • 3,74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06篇经济管理
  • 1,824篇历史地理
  • 1,615篇哲学宗教
  • 1,215篇语言文字
  • 822篇机械工程
  • 768篇政治法律
  • 6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83篇建筑科学
  • 548篇文学
  • 404篇电子电信
  • 398篇社会学
  • 39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05,972篇中医
  • 220,977篇中药
  • 180,680篇中医药
  • 160,479篇疗效
  • 120,555篇药疗
  • 119,981篇药疗法
  • 113,555篇医药疗法
  • 113,477篇中医药疗法
  • 99,169篇细胞
  • 81,805篇慢性
  • 75,747篇疗效观察
  • 70,144篇针灸
  • 67,797篇辨证
  • 65,382篇针刺
  • 59,535篇药理
  • 58,512篇临床疗效
  • 56,795篇糖尿
  • 56,688篇糖尿病
  • 51,472篇活性
  • 50,990篇色谱

机构

  • 61,080篇北京中医药大...
  • 46,159篇南京中医药大...
  • 45,230篇广州中医药大...
  • 39,504篇上海中医药大...
  • 38,951篇山东中医药大...
  • 34,952篇成都中医药大...
  • 32,047篇天津中医药大...
  • 29,059篇黑龙江中医药...
  • 28,58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6,885篇河南中医药大...
  • 24,668篇辽宁中医药大...
  • 24,32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9,67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7,95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7,580篇陕西中医药大...
  • 16,898篇江西中医药大...
  • 16,820篇福建中医药大...
  • 16,226篇广西中医药大...
  • 14,956篇甘肃中医药大...
  • 14,00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1,018篇丁树栋
  • 956篇王永炎
  • 953篇段金廒
  • 891篇谢雁鸣
  • 880篇苗明三
  • 817篇黄璐琦
  • 804篇李建生
  • 790篇郭义
  • 763篇王振中
  • 752篇王阶
  • 727篇蔡宝昌
  • 720篇杨明
  • 706篇仝小林
  • 704篇彭清华
  • 693篇萧伟
  • 686篇王琦
  • 685篇梁繁荣
  • 636篇常小荣
  • 632篇刘健
  • 632篇李敏

传媒

  • 27,295篇时珍国医国药
  • 25,946篇光明中医
  • 22,381篇中草药
  • 21,191篇中国实验方剂...
  • 20,733篇内蒙古中医药
  • 20,336篇中华中医药杂...
  • 19,276篇中国中医药现...
  • 17,581篇中医杂志
  • 17,068篇中国中药杂志
  • 16,967篇辽宁中医杂志
  • 16,846篇中国民间疗法
  • 16,519篇实用中医药杂...
  • 16,378篇湖南中医杂志
  • 15,627篇中成药
  • 15,272篇四川中医
  • 14,906篇河南中医
  • 14,57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4,54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4,463篇中药材
  • 14,353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6,934篇2025
  • 110,025篇2024
  • 113,511篇2023
  • 106,282篇2022
  • 90,985篇2021
  • 106,949篇2020
  • 83,823篇2019
  • 88,112篇2018
  • 98,305篇2017
  • 104,910篇2016
  • 102,201篇2015
  • 102,200篇2014
  • 97,169篇2013
  • 101,737篇2012
  • 106,379篇2011
  • 97,972篇2010
  • 86,164篇2009
  • 78,537篇2008
  • 70,523篇2007
  • 64,768篇2006
2,319,8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I3K-AKT-Nrf2/BDNF通路研究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机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Olfactory Bulbectomy,OB)抑郁大鼠模型,从PI3K-AKT-Nrf2/BDNF角度探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手术摘除嗅球方法建立OB大鼠抑郁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逍遥散15、30 g原生药/kg和盐酸氟西汀0.01 g/kg组,并设假手术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30天。进行大鼠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好率测定,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取大鼠皮质、海马部位备用。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GSH、SOD及皮质MDA活力或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OB大鼠皮质和海马部位Nrf2、Keap1、GPX3、HO-1、NQO1、OGG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SOD1、PI3K、AKT、p-AKT、TrkB、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GSH、SOD水平显著降低,且皮质MDA含量明显升高;皮质、海马部位Nrf2、Keap1、GPX3、HO-1 mRNA表达水平及SOD-1、HO-1、TrkB、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皮质部位PI3K蛋白表达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30 g/kg逍遥散给药30 d能提高大鼠糖水偏好率,对抗自主活动异常,显著提高血清GSH、SOD水平,并降低皮质MDA含量;能显著上调皮质、海马部位Nrf2、HO-1、皮质Keap1、NQO1及海马GPX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皮质、海马部位SOD1、HO-1、TrkB、BDNF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比值,对皮质、海马部位OGG1mRNA及皮质Nrf2、海马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有上调趋势。结论:逍遥散对OB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及氧化应激表现有对抗作用,其激活OB大鼠PI3K-AKT-Nrf2信号通路从而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上调BDNF水平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
罗杰方洋曾九僧纪雅菲刘蓉曾南
关键词:逍遥散BDNFPI3K-AKT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鲜皮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探究白鲜皮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白鲜皮的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与OLP疾病相关的靶点,将白鲜皮药效靶点与OLP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白鲜皮治疗OLP对应的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运用R语言,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找到白鲜皮与OLP公共靶点56个,涉及炎症反应、T细胞活化、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参与调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初步研究了白鲜皮治疗OLP的相关靶点与通路,白鲜皮可以通过IL-4、IL-17等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来发挥治疗OLP的作用。
刘仕伟黄小瑾李佳霖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白鲜皮
基于^(1)H-NMR的灵芝产地分类与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识别灵芝产地。方法: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四个不同产地128个灵芝样品的^(1)H-NMR核磁数据进行分析,并导入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识别计算。结果:不同产地灵芝按地理来源全部正确分类,模型主成分累计贡献率R^(2)X高达0.968,Q^(2)值达到了0.917,表明所构模型区分能力和预测能力较好,基于核磁数据分类方法可行。进一步将灵芝核磁积分数据导入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模式识别,测试集数据100%正确识别,输出数字结果。结论:核磁共振技术与支持向量机联用提供了一种灵芝产地识别的快捷方法,该方法可为中药材的品质分析提供借鉴。
王寿峰梁俊威雍登金丁秀国林嘉荣程纯儒
关键词:灵芝核磁共振支持向量机
川陈皮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川陈皮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川陈皮素(75 mg/kg)组、EX527(SIRT1特异性阻断剂,5 mg/kg)组及川陈皮素+EX527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相应药物进行干预,24 h/次,48 h后取材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脂肪酶(LPS)、淀粉酶(AMS)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IL-1β、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肺组织ROS、MDA、SOD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SIRT1、PGC-1α、NRF-1、TFAM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损伤明显,血清LPS、AMS水平及BALF中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中ROS、MDA水平显著升高,而SOD活性及SIRT1、PGC-1α、NRF-1、TFAM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陈皮素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损伤改善明显,血清LPS、AMS水平及BALF中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中ROS、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及SIRT1、PGC-1α、NRF-1、TFAM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川陈皮素组比较,EX527可显著抑制川陈皮素对SAP大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川陈皮素可改善SAP大鼠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许慧蒋峰华张慧明
关键词:川陈皮素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
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对林荫银莲花生长、根茎产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对林荫银莲花生长、根茎产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为建立林荫银莲花适宜人工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3 cm长的林荫银莲花根茎切段为播种材料,设置露地栽培、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2种栽培模式与苗期施氮和不施氮组合,共4个处理。在花期测定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SPAD值,倒苗期测定根茎产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工栽培和野生植株根茎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根茎W3单体含量和化学指纹图谱。结果: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均可促进林荫银莲花植株生长,提高收获期根茎产量以及根茎总皂苷和W3单体含量。在覆盖栽培和苗期施氮下林荫银莲花根茎药用成分组成与野生品无明显差异。结论:以根茎切段为播种材料,采用单层遮阳网覆盖栽培并在苗期追施氮肥的种植模式适宜于林荫银莲花大规模人工种植。
赵泽瑛王学奎周翰文李兴华杨燕燕杨特武胡学博
关键词:总皂苷指纹图谱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miR及Treg/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miR及Treg/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能量合剂+果糖二磷酸钠;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果糖二磷酸钠;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天。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cTnI、hs-CRP、CK-MB、miR-146b、miR-155、IL-10、TNF-β、IL-17、IL-21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TnI、hs-CRP、CK-MB、miR-146b、miR-155、IL-10、TNF-β、IL-17、IL-21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nI、hs-CRP、CK-MB等心肌损伤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外周血miR-146b、miR-15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0、TNF-β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7、IL-21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心肌损伤指标,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过高表达的miR-146b和miR-155,从而促进Treg细胞免疫应答并分泌IL-10和TNF-β,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和IL-21,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齐贵彬高健步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病毒性心肌炎MIR细胞因子
猪胃寒辨证论治规律初探被引量:1
1979年
猪胃寒症是猪的一种常见的内科病,据我们观察,猪群发生本病约为5.7%左右,占猪内科病的50—60%左右,多见于冬、春二季。对此种病症,过去我们曾用消食平胃散治疗,收到花钱少、获效甚好的作用。
郑动才黄朝义
关键词:祛湿利水剂脾病辨证胃病辨证胃寒辨证依据苍术属苍术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口腔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提高口腔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的客观性,客观评价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方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考核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及应用探索。结果:SSP的引入,提高了临床技能考核中医患沟通考核环节的实际性和可重复性,提升了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结论:将SSP模式引入口腔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可以科学检验学生临床技能水平,为临床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柳慧芬谢思静王静丁虹闫翔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椎管内麻醉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对比双侧足三里甲硫酸新斯的明穴位注射与肌注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源市人民医院肛肠科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1月31日收治的62例住院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及肌肉注射组,每组各31例;分别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有效率、60min内排尽尿液的时间、第一次排尿到排尽尿液时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穴位注射组在有效率、60min内排尽尿液的时间、第一次排尿到排尽尿液时间均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椎管内麻醉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采纳、推广。
邹成龙焦强袁素琴
关键词:足三里
虎杖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PD培养基对一株镰刀属(Fusarium sp.)的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内生真菌其进行发酵培养,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ODS-C18柱层析分离其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是肉桂酸(cinnamic acid),麦角甾醇(ergosterol),镰刀菌酸(fusaric acid),9,10-脱氢镰刀菌酸(9,10-dehydrofusaric acid),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采用海虾致死实验对其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的提取相对丰年虾均有致死作用,致死率分别为66.47%、78.78%、57.62%和40.53%。
陈慧芝任君李艳洁尹予希
关键词:虎杖内生真菌化学成分抑制细菌细胞毒活性
共239,3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