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医药卫生—麻醉学

作品数:150,622 被引量:221,511H指数:114
相关作者:王天龙黄宇光于布为岳云杭燕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外科学医药卫生—临床医学文化科学—教育学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118篇期刊文章
  • 10,425篇学位论文
  • 6,165篇会议论文
  • 1,326篇专著
  • 6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2,099篇医药卫生
  • 210篇文化科学
  • 80篇自动化与计算...
  • 62篇生物学
  • 51篇机械工程
  • 39篇哲学宗教
  • 24篇农业科学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电子电信
  • 8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社会学
  • 5篇语言文字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天文地球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8,426篇麻醉
  • 35,673篇手术
  • 24,013篇术后
  • 21,654篇镇痛
  • 19,208篇芬太尼
  • 16,695篇硬膜
  • 16,614篇硬膜外
  • 13,148篇老年
  • 11,693篇全麻
  • 10,939篇静脉
  • 10,484篇丙泊酚
  • 10,178篇全身麻醉
  • 9,921篇腹腔
  • 9,651篇腹腔镜
  • 8,619篇神经阻滞
  • 8,543篇气管
  • 8,445篇切除
  • 7,445篇硬膜外麻醉
  • 7,236篇术后镇痛
  • 7,153篇切除术

机构

  • 1,44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3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3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9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75篇复旦大学
  • 856篇中南大学
  • 799篇山西医科大学
  • 782篇四川大学华西...
  • 771篇武汉大学
  • 725篇徐州医科大学
  • 708篇第二军医大学
  • 705篇郑州大学
  • 69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80篇首都医科大学
  • 650篇南方医科大学
  • 649篇郑州大学第一...
  • 625篇北京协和医院
  • 621篇天津医科大学
  • 6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93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95篇王天龙
  • 364篇黄宇光
  • 272篇于布为
  • 240篇岳云
  • 236篇杭燕南
  • 234篇郭曲练
  • 213篇马正良
  • 211篇张宏
  • 205篇张卫
  • 201篇米卫东
  • 201篇郭向阳
  • 201篇刘进
  • 198篇徐世元
  • 195篇徐旭仲
  • 192篇李军
  • 191篇佘守章
  • 183篇于泳浩
  • 179篇邓小明
  • 179篇钱燕宁
  • 178篇陶国才

传媒

  • 7,870篇临床麻醉学杂...
  • 5,856篇中华麻醉学杂...
  • 2,286篇国际麻醉学与...
  • 1,999篇中国实用医药
  • 1,950篇中国医药指南
  • 1,755篇中文科技期刊...
  • 1,490篇当代医学
  • 1,489篇临床合理用药
  • 1,486篇实用医学杂志
  • 1,429篇吉林医学
  • 1,283篇中国现代药物...
  • 1,04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032篇中外医学研究
  • 991篇中国医学创新
  • 962篇重庆医学
  • 922篇中国现代医生
  • 901篇山东医药
  • 901篇中国当代医药
  • 895篇基层医学论坛
  • 893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512篇2025
  • 5,372篇2024
  • 5,540篇2023
  • 5,764篇2022
  • 6,517篇2021
  • 6,157篇2020
  • 6,226篇2019
  • 7,293篇2018
  • 7,316篇2017
  • 7,602篇2016
  • 7,765篇2015
  • 7,254篇2014
  • 7,193篇2013
  • 7,328篇2012
  • 6,402篇2011
  • 6,121篇2010
  • 5,932篇2009
  • 5,406篇2008
  • 4,441篇2007
  • 4,100篇2006
150,6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对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均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术中行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并使用罗哌卡因联合布托啡诺。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麻醉前(T0)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对比(P>0.05);神经阻滞5 min后(T1)-手术结束时(T4),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31),低于对照组的29.03%(9/31)(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杨衍忠杨健发应美红张朝阳王俊晖邓媛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布托啡诺罗哌卡因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子宫切除手术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子宫切除手术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行子宫切除术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组60例予以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手术效果、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是98.33%,比对照组的88.33%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1 h、12 h、24 h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镇静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1 h,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子宫切除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镇痛镇静、提升手术效果,并且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黄锡强李斌飞陈勇张志刚
关键词:腰麻子宫切除氧化应激反应
异氟醚吸入麻醉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围术期小鼠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吸入麻醉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围术期小鼠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异氟醚组、手术组、2%异氟醚+手术组,每组2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术后1、3、7 d认知功能,测定海马组织炎性反应及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术后1、3、7 d,与2%异氟醚组和手术组比较,2%异氟醚+手术组小鼠逃避潜伏期[(77.36±13.48)s vs.(66.71±4.54)s、(64.47±4.43)s]、[(51.63±8.43)s vs.(46.37±5.69)s、(45.72±5.71)s]、[(30.85±4.56)s vs.(21.13±3.24)s、(22.36±3.18)s]显著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13.16±4.25)s vs.(35.36±4.48)s、(36.14±4.42)s]、[(19.48±6.37)s vs.(37.64±6.33)s、(37.15±6.28)s]、[(23.69±5.54)s vs.(39.15±6.34)s、(38.63±5.43)s]显著缩短,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11.97±1.35)vs.(14.15±1.48)、(15.67±1.51)]、[(34.74±1.52)vs.(31.92±1.44)、(31.96±1.52)]、[(35.69±1.48)vs.(32.14±1.51)、(31.96±1.52)]显著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56.71±1.87)%vs.(48.63±1.45)%、(48.34±1.69)%]、[(59.64±1.57)%vs.(49.63±1.51)%、(49.45±1.58)%]、[(63.49±2.62)%vs.(50.68±2.45)%、(50.38±2.44)%]显著增高(P<0.05)。结论异氟醚吸入麻醉可引起围术期小鼠认知功能下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诱导神经元凋亡、加重神经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彭景徐兰真
关键词:异氟醚吸入麻醉神经认知功能星形胶质细胞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闽东医院接诊的胸腔镜手术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7例。A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B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B组静息状态下术后12 h、24 h及咳嗽状态下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均低于A组,且气胸、穿刺部位血肿风险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腔镜手术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相较于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较佳,但胸椎旁阻滞穿刺并发症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合理使用。
林宗耀阮奶铃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术后镇痛
外源性一氧化碳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改善老龄大鼠术后焦虑样行为的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CO)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自噬改善老龄大鼠围术期应激后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腹腔探查组(P组)、腹腔探查+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 3,CORM-3)组(PC组)。PC组大鼠在手术结束后即刻、24、48 h经尾缘静脉注射外源性CORM-3(4 mg/kg)。术后第7天采用行为学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采用免疫荧光法评估杏仁核区神经元数量及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内自噬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相互作用蛋白1(Bcl-2 interacting protein 1,Beclin1)和泛素(ubiquitin,Ub)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法检测杏仁核区自噬小体的数量。结果旷场试验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中央区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下降,焦虑样行为增加(P<0.05);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表明,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及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显著下降,焦虑样行为增加(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杏仁核区NeuN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星形胶质细胞内Beclin1、Ub表达上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LC3Ⅱ/Ⅰ的比值上调(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S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未见自噬小体,P组和PC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可见自噬小体;与P组比较,PC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外源性CO能够改善老龄大鼠围术期应激后的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杏仁核区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自噬相关。
吴松涛王杰霞辛悦郑维朝吴志友苗慧涛张立民张冬雪梁淑娟
关键词:一氧化碳星形胶质细胞杏仁核自噬
抑肽酶和异丙酚对高氧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夏峰
关键词:高氧肺损伤抑肽酶二异丙酚
1,4,5-三磷酸肌醇受体在异氟醚致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虽然目前卤族吸入麻醉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是比较安全有效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发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或神经退行性变与卤族吸入麻醉药有关。研究表明异氟醚可以对多种类型细胞和组织产生毒性作用,异氟醚对神经元毒性作用机制...
翟文慧
关键词:异氟醚内质网钙离子
单纯体表深低温麻醉对脑及机体的影响
王伟鹏
异丙酚单次剂量静脉注射在犬脑的摄取和分布
脑是静脉麻醉药的效应器官,了解静脉麻醉药脑内药动学和药效学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意义,静脉麻醉药脑摄取研究即由此发展而来。异丙酚为临床重要的静脉麻醉药,是当前脑摄取研究的主要对象。 Upton等首先明...
卢刚
关键词:二异丙酚静脉麻醉血浆测定
文献传递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丙泊酚麻醉时BIS和AAI的影响
目的血液稀释是围术期减少自体血丢失及异体血输注的常用方法,然而血液稀释引起机体生理改变会对机体内麻醉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效应动力学产生影响可能影响到药物的麻醉效果[1,2],血液稀释对全麻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国...
金运敏
关键词:血液稀释丙泊酚麻醉深度麻醉作用
文献传递
共14,2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