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纬
-

-

- 所属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何作祥

- 作品数:159被引量:77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放射性核素显像 发射型计算机 心肌灌注显像 MIBI 单光子
- 王峰

- 作品数:645被引量:9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拖挂式房车 放射性核素显像 制动 SPECT/CT 发射型计算机
- 刘秀杰

- 作品数:109被引量:5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心病 MIBI TC 放射性核素
- 杨敏福

- 作品数:100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MIBI 发射型计算机 心肌灌注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
- 田月琴

- 作品数:103被引量:5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发射型计算机 MIBI 单光子 SPECT显像 存活心肌
- 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5例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67±5)岁],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185例,药物负荷20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曾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行χ^2检验。结果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作为诊断标准,20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7例(28%),其中单支病变30例,双支病变19例,三支病变8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的患者中核素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异常者3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48例(72%)患者中,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者135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总的诊断灵敏度63%(36/57),特异性91%(135/148),准确性83%(171/205);对单支、双支以及三支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7%(17/30)、58%(11/19)和8/8。行运动负荷显像患者185例,按照运动试验是否达到目标心率分为2组:组1运动试验高峰心率达到目标心率,共53例(29%);组2运动试验高峰心率未达到目标心率,共132例(71%)。2组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16)和58%(22/38)。组1诊断灵敏度高于组2,但经χ^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P=0.1)。结论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可靠方法;当运动负荷达到目标心率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
- 韩萍萍田月琴方纬沈锐杨敏福魏红星郭新华何作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老年人MIBI
- 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的综合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研究MSCT、MRI、SPECT对中华小型试验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 中华小型猪共6只,所有试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结扎前降支中远段,在结扎后2、4、6、8 h内,每2 h MSGT扫描1次.术后24 h内进行MR、SPECT及再次完成MSCT扫描各1次,最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使用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左心室前壁首过灌注减低区域与左心室侧壁首过灌注无减低区域的首过灌注CT值从术前至术后2、4、6、8、24 h的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术前及术后2、4、6、8、24 h的心功能变化;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病理、MSCT、MRI相互间测量梗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术中死亡动物1只,完成检查5只.术后2、4、6、8及24 h的MSCT动脉期减低区域,术后24 h SPECT显示的灌注减低区域,MRI显示的首过灌注减低区,病理显示的心肌梗死大致范围均位于左心室前壁.3只试验猪4~8 h的MSCT延迟扫描出现灌注减低区域边缘强化.动脉期灌注减低区域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的CT值分别为75.9、36.4、35.2、37.8、37.4、33.3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P<0.01),术后各时间段间的C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2.278,P=0.792).术前及术后2、4、6、8、24 h的每搏输出量(SV)平均容积分别为21.7、11.9、10.3、11.4、12.3、12.6 ml(F=22.349,P<0.01);收缩末期(ESV)平均容积分别为15.2、23.4、25.0、24.4、25.3、22.8ml(F=8.810,P<0.01);舒张末期(EDV)平均容积分别为37.0、35.4、35.0、35.7、37.6、37.5 ml(F=2.339,P=0.079);射血分数(EF)平均依次为58.9%、33.8%、29.0%、31.9%、32.6%、33.5%(F=27.240,P<0.01),除EDV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只猪测得的梗死面积占所测层面整个心肌比例分别为MSCT(39.4±12.6)%、MRI(37.2±10.0)%,TTC(35.9±9.6)%.TTC与MSCT(t=0.612,P=0.574)、TTC与MRI(t=0.820,P=0.458)、MSCT与MRI(t=0.425,P=0.692
- 唐翔吕滨方纬陆敏杰鲁锦国陈雄彪侯志辉赵世华何祚祥唐跃吕凤英蒋世良
- 关键词:心肌缺血诊断显像病理学动物实验
- 冠状动脉造影狭窄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患者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狭窄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冠脉造影显示有狭窄病变而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的检查资料,比较2种检查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其中46例(35%)运动负荷试验达到了满意的次极量运动心率。133例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84例(63%),双支病变31例(23%),三支病变17例(13%),单纯左主干病变1例(1%);17例三支病变中有13例(76%)各支血管之间的狭窄程度相差≤20%,显示狭窄病变较均衡。133例患者狭窄冠脉共202支,其中左前降支(LAD)93支(46%)、左回旋支(LCX)52支(26%)、右冠状动脉(RCA)52支(26%),左主干5支(2%);狭窄程度为50%~70%的86支(43%)、>70%~90%的有100支(49%)、>90%~100%的有16支(8%)。结论冠脉造影狭窄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多出现于运动量不足、轻中度狭窄病变、单支病变及均衡性三支病变患者。
- 田月琴何作祥方纬杨敏福沈锐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MIBI
- 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与疗效判断(附10例报告)被引量:9
- 1998年
-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复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核素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以及判断疗效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手段。
- 史蓉芳刘秀杰张晓丽李胜亭刘蕴忠周宝贵陈文琦郭风褚克维王道宇方纬王文明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血管造影术
-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非肺栓塞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常用于肺栓塞的诊断。随着显像设备、显像药物及定量技术的发展,在其他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该综述主要内容为V/Q显像在非肺栓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王蒙汪蕾方纬
- 关键词:肺疾病
- 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一例被引量:2
- 2021年
-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由转甲状腺素蛋白发生异常解离并聚集在心肌间质所导致,其中野生型(ATTRwt)为无TTR基因突变者。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该文报道了1例初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最终确诊为ATTRwt患者的诊治过程。
- 秦莹孙筱璐王东蒋文王红月孙晓昕方纬李剑田庄宋雷康连鸣
-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心脏
- 临床价值导向的心血管放射性核素显像被引量:4
- 2017年
- SPECT、PET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最新的心血管病临床指南[2]进一步强调了心血管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应用。近年来,门控心肌SPECT显像、SPECT/CT和PET/CT融合显像以及心脏专用SPECT的应用提高了心血管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拓展了心血管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临床应用范围。
- 何作祥方纬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心血管疾病SPECT显像SPECT/CTPET/CT
- 动态肺灌注显像评价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动态PPI用于IP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20例经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IPAH的连续病例和10名健康对照者,接受动态PPI。以双肺为ROI,得到时间一放射性曲线,计算显像剂从进入肺内到肺内放射性分布达到平衡的肺平衡时间(LET)。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LET与右心导管测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PAH患者LET平均为(33.94-15.5)S,而健康对照组仅为(14.44-3.7)s,IPAH患者LET明显延长(t=5.340,P〈0.001)。LET与mPAP、全肺阻力(TPR)间具有直线相关性(分别为r=0.566,P〈0.01和r=0.688,P〈0.05),与cI呈直线负相关(r=一0.480,P〈0.05)。结论动态PPI对于无创性评估IPAH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及右心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道字方纬刘辰何嘉王雪梅何建国熊长明何作祥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MAA
- <Sup>99</Sup>Tc<Sup>m</Sup>-Syt I-C2A标记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像剂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Sup>99</Sup>Tc<Sup>m</Sup>-Syt I-C2A标记化合物用于对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像剂的应用,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像剂成像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Sup>99</Su...
- 方纬王峰季顺东潘旭东
- 文献传递
- 用新型半导体SPECT检测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与常规SPECT和心脏磁共振成像对比被引量:5
- 2017年
- 应用碲-锌-镉(CZT) SPECT进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估测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并与常规SPECT及心脏MRI进行对比。方法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间进行静息GMPI的心力衰竭患者35例[男27例、女8例,平均年龄(52.7±14.9)岁],先后进行CZT SPECT和常规SPECT GMPI,并于7 d内接受心脏MRI检查,分别检测LVEDV、LVESV和LVEF。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CZT SPECT GMPI测得的LVEDV、LVESV和LVEF与常规SPECT的估测结果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0.983、0.986和0.910,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CZT SPECT与常规SPECT测得的LVEDV、LVESV和LVEF均有较好的一致性。CZT SPECT与心脏MRI的估测结果也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0.864、0.896和0.836,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与心脏MRI相比,CZT SPECT相对低估了LVEDV和LVESV,但对于LVEF,2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CZT SPECT的临床意义显著。与MRI相比,虽然低估了心力衰竭患者的LVEDV和LVESV,但两者相关性较好;与常规SPECT相比,在左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上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 张宗耀吴大勇郭风杨志山任俊灵汪蕾何作祥方纬
- 关键词:心脏容量每搏输出量半导体磁共振成像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