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国
作品数: 40被引量:118H指数:4
  • 所属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相关作者

解恩泽
作品数:29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哲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自然辩证法 潜科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技哲学 数学家
李丽莉
作品数:21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现状及完善 创业园 创新型人才 人才发展环境 大学生创业园
赵天睿
作品数:23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性教育 性观念 高校 教学管理
刘桂萍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国语教育 青少年 施政报告 国语 大纲
穆惠涛
作品数:16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互联网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 教育扶贫 内化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焦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通过对农村民生建设问题的探析,总结了当前农村民生建设中存在的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客观地分析了农村民生问题的原因,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和农村新需求,提出了加强农村民生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张美玲张富国
关键词:农村民生建设就业教育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探析被引量:1
2007年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而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总结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
张富国徐立
关键词:技术创新
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蕴含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职前培养走向终身发展的内涵要求。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在培训模式、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教育改革。
穆惠涛张富国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一体化
信仰:内在形而上学的实践能力——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一个根基性问题被引量:1
2009年
形而上学是人类的自然倾向。根据形而上学对象——"绝对"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来说是"超越"的还是"内在"的,形而上学应该被区分为"外在形而上学"和"内在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确立的是外在形而上学,而《实践理性批判》确立的则是内在形而上学。作为内在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其实践活动最终落实在"信仰"上面。信仰作为人类满足内在形而上学要求的活动,是通过信仰的实践来完成的,它不必把"信仰"变成"知识"的理论活动来完成关于"绝对"的思辨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信仰"的最高意义仅仅在实践理性之中,而不在理论理性之中。
张玉明张富国
关键词:信仰道德律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须科学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必须牢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原则;必须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郑俏张富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日本历代首相国会演说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分析——以历代首相“施政方针演说”与“所信表明演说”为例
2012年
日本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瞩目成就,主要是由于二战后日本政府把振兴科学技术定位极高位置,并逐步把创新科学技术作为立国之本。在从首任首相伊藤博文至95代首相野田佳彦共计267篇国会演说中,可以清晰看到日本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及其演变。本文将从历代首相的国会演说内容着手,把近13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分为五个阶段,并对其特点和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刘桂萍张富国
人文视野下的生态危机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认为以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时代的文化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为了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必须从改变工业时代的文化出发,使人类的发展行为遵循生态持续性和人际间的公平性等原则,树立生态价值观,制定遏制生态危机的制度,建构消除生态危机的技术体系。
陈永力张富国
关键词:生态危机文化价值观
高校创新型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创新性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流动的趋势与特点,分析高校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阻力和流动成本,进而从政策层面、单位层面、个人层面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合理流动的对策建议。
李丽莉张富国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中日科技哲学比较研究
2003年
中日两国同处世界的东方,受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在科技哲学研究上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国情不同,因而也有不少差异之处。中日两国在科技哲学研究上,如果能互为借鉴,取长补短,那么,各自必有更大的发展。
解恩泽张富国
关键词:科技哲学民族文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路及其中国化适用路径被引量:1
2015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源于对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运动的负面效应的愤然不满和激情批判。它通过对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西方社会对人的总体化统治带来的人的异化、文化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状况的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是对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的成果,而深入考察二者之间可能的对话互动关系,剖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可以从中探讨社会历史研究与形式研究相统一的一般规律,这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这种规律不仅是对人类的普遍规定性作出了验证,而且也为展开二者之间对话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这种对话最终必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新和理论繁荣。
张美玲张富国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