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荣
所属机构: 安阳市中医院 所在地区: 河南省 安阳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贾海莲 作品数:30 被引量:164 H指数:7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高龄 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 曲美他嗪 张克清 作品数:32 被引量:196 H指数:7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 高敏C反应蛋白 心绞痛患者 心功能 李相中 作品数:38 被引量:117 H指数:5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功能 路超 作品数:14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芪苈强心胶囊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稳定性心绞痛 阳虚 郝丽娜 作品数:9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参附注射液 心功能 急诊 急性ST段抬高型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清胱抑素C与心力衰竭标志物BNP相关性的研究 2020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大挑战,患者4年死亡率达50%[1]。B型利钠肽(BNP)及其产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国内外共认的能反映心肌细胞牵张负荷,可以有效判断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心力衰竭患者CysC和BNP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标准:诊断符合我国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排除标准:急性心肌炎;肝脏及胆道疾病;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265μmol/L;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药物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王泽荣 贾海莲 戴珍 王爱琴 倪娜娜 郭玉凡 贾银明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B型利钠肽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按照方案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随访;观察24周,主要观察管理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心功能分级、NT-proBNP、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LiHFe调查表评分)、再次入院次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经过24周综合管理和临床观察,管理组在心功能疗效、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中医症候疗效、血浆NT-ProBNP水平和再次入院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再次入院平均费用、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再次入院次数,节约总医药费用。 张克清 王金周 李海良 邢志敏 贾海莲 王泽荣 裴国宪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活质量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心内科行PCI的STEMI患者1228例。按照糖代谢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糖代谢组(HbA_(1c)≤5.6%,n=415)、糖尿病前期组(HbA_(1c)5.7%~6.4%,n=285)及糖尿病组(已知或新诊断,n=528)。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远期预后。同时分析基线HbA_(1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终点为PCI后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计划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基线HbA_(1c)水平越高,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显著。糖尿病组MACE的发生率(16.8%)显著高于正常糖代谢组(6.7%)及糖尿病前期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正常糖代谢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前期组MACE的发生风险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34,95%CI:0.69~2.58,P=0.382),而糖尿病组风险显著增加(HR=2.24,95%CI:1.31~3.85,P=0.003)。在所有患者中,MACE事件风险随HbA_(1c)的升高有上升趋势,多因素校正后,HbA_(1c)升高是STEMI患者PCI后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95%CI:1.03~1.34,P=0.005)。结论: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以HbA_(1c)界定的糖尿病前期并非该人群的独立预测因子。基线HbA_(1c)水平对于评估该人群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郭玉凡 王泽荣 路超 焦利东 杜国良 王平 俞梦越 贾海莲关键词:糖代谢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预后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180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观察组在进行PCI术中开展血栓抽吸同时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进行常规PCI和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手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开展上述方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泽荣关键词: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老年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水平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 h DBP与24 h SBP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氧化氮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内皮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压变异性,改善患者预后。 王泽荣关键词: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血压变异性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老年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改善老年UAP患者血脂水平,协同作用显著。 王泽荣关键词:心绞痛 银杏达莫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异常 不同抗凝药物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程度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咯雷片、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桥血管通畅程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CABG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3组患者术后给予不同药物抗凝治疗,A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B组给予硫酸氢氯吡咯雷片,C组给予替格瑞洛,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心源性死亡、卒中、靶血管重建、非致命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150例患者术中共搭左乳内动脉157根,大隐静脉169根,术后3个月、6个月3组患者动脉、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咯雷片以及替格瑞洛对CABG术后患者的桥血管通畅率、出血事件、MACE无显著差异。 袁萌楠 可海霞 王泽荣 郝丽娜关键词:出血事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重构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CD14+单核细胞黏附能力和ToLL样受体(TLR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前口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术后采用常规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时血清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hs-CRP的变化,以及CD14^+单核细胞黏附能力和TLR4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7 d时NTproBNP与hs-CRP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时CD11b/CD18与TLR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提高STEMI患者PCI术后恢复效果,抑制CD14+单核细胞黏附能力和TLR表达。 王泽荣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 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性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就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另外,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王泽荣关键词:氯吡格雷 辛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冠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冠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将6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脱落5例,剩余31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性心绞痛规范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晚1次,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2次/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2次/d,口服。半年内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史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冲剂(黄芪、党参、瓜蒌、姜半夏、薤白、枳实、丹参、玄参、炒僵蚕、川芎、水蛭、土鳖虫、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桃仁、红花),1 d 1剂,开水冲服,200 mL/次,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加重0例,有效率为93.55%(29/31);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加重3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冠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且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冠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略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GLU、CRP、IL-6水平较治疗前虽下降,HDL-C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冠心冲剂可以明显缓解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 张克清 李相中 贾海莲 王泽荣 路超 付占宇关键词: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