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阳
作品数: 29被引量:206H指数:8
  • 所属机构:海南医学院
  • 所在地区:海南省 海口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日兴
作品数:59被引量:383H指数:11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预后 心肺复苏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邢柏
作品数:91被引量:525H指数:13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预后 脓毒症患者 脓毒性休克 患者预后
曾琦
作品数:23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农垦总局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心肺复苏 血必净 并发症 疗效
曾奇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农垦总局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炎 TNF-Α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胰腺炎患者 可溶性E-选择素
廖彦
作品数:19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农垦总局医院
研究主题:肝病患者 急性胰腺炎患者 胰腺炎 支原体 血清前白蛋白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人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人群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74例不同临床转归的CRBSI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BSI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龄、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低白蛋白(Alb)、高C反应蛋白(CRP)、高乳酸(Lac)及出现症状至拔管时间延长为CRBS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RBSI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各独立危险因素的变化,积极干预、对症治疗有利于提高CRBSI的治疗效果,降低CRBSI的死亡率。
李芬李诗阳冯奇桃
关键词:预后
基于数据挖掘评估累积液体平衡对重症患者ICU重返率及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累积液体平衡对重症患者ICU重返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市场(MIMIC-Ⅲ)数据库中选择住院时间≥24 h的成年ICU患者,提取其基本信息与相关检验指标并计算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ICU停留期间液体总出入量及液体总平衡量。根据液体总平衡量状态将患者分为液体正平衡组(液体总平衡量>0)和液体负平衡组(液体总平衡量<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ICU时的SOFA评分、ICU停留时间(LOS)、48 h ICU重返率及28 d病死率等。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48 h重返ICU及28 d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394例ICU患者,12905例(66.5%)患者呈液体正平衡(液体正平衡组),6489例(33.5%)患者呈液体负平衡(液体负平衡组)。与液体负平衡组比较,液体正平衡组患者较少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COPD,入ICU时SOFA评分明显增高,应用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比率明显增高,ICU停留时间更长,48 h ICU重返率及28 d病死率明显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液体负平衡组比液体正平衡组具有较高的生存优势(χ~2=25.278,P<0.01)。单变量分析发现液体正平衡是重症患者48 h重返ICU及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1.379,95%可信区间(95%CI):1.148~1.655,P=0.001;OR=1.459,95%CI:1.259~1.691,P<0.001],进一步调整协变量后进行多变量分析发现液体正平衡仍然是重症患者48 h重返ICU及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4,95%CI:1.129~1.647,P<0.001;OR=1.355,95%CI:1.160~1.584,P<0.001)。结论:重症患者ICU停留期间累积液体平衡状态与48 h重返ICU及28 d死亡密切相关;在重症患者的管理中,保守的液体策略起着关键作用。
李芬邢柏李诗阳
关键词:数据挖掘重症患者死亡率
急诊老年心肺复苏中面罩与插管联合抢救的疗效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面罩与插管联合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纳入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依据心肺复苏时给氧气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气管插管联合面罩给氧)及对照组(面罩给氧)。共计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分析两组抢救效果、患者系统性应激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抢救1 h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中,面罩与插管联合法比单独面罩效果更优。
郑源任李诗阳冯奇桃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抢救气管插管
血必净注射液与血液灌流联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实效性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与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联用治疗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4月—2015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PQ中毒患者52例,在常规PQ中毒急救处理的基础上分为灌流组(对照组26例)和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组(观察组26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aO_2和PaCO_2)、脏器损伤血清学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肌酐(Cr)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死亡16例,治愈10例,治愈率38.4%;观察组死亡8例,治愈18例,治愈率69.2%,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CK、CK-MB和Cr明显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与HP联用疗法可以保护PQ中毒患者的内脏正常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有效提高治愈率。
林芳崇王日兴李诗阳林明强冯奇桃
关键词:血必净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
心肺复苏预后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寻找治疗对策。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12月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维持6h以上收入病房继续治疗,年龄大于16岁患者的抢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9例,存活出院13例,存活率22.03%;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开始复苏时间、开始复苏时心律、基础疾病、低血压、复苏后综合征、APACHEⅡ评分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情况、自主循环恢复间期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预后有着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开始复苏时间、开始复苏时心律、基础疾病、瞳孔情况、自主循环恢复间期、低血压、复苏后综合征、APACHEⅡ评分。
曾琦李诗阳谭世峰劳之勇麦志惠邢柏王日兴
关键词:心肺复苏预后
急诊应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6
2008年
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急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须紧急救治,是急诊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用硝普纳治疗高血压病并急性左心衰病人68例次,取得满意疗效。
李诗阳邢柏曾琦王日兴谭世峰劳之勇王慧文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硝普钠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经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部分血清酶类水平。发现内镜诊治成功率达93.48%(43/46),无并发症,无死亡患者。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淀粉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提示内镜诊治ABP效果较好,可迅速改善患者受累器官功能。
李诗阳曾奇陈芳廖彦
关键词:胰腺炎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乳头肌
尿IL-6水平监测在脓毒症并急性肾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尿IL-6水平监测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入住ICU的6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有无合并ARF将患者分成ARF组和非ARF组,入院后每天收集血、尿标本,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ELISA法测定尿IL-6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评价Scr和尿IL-6诊断ARF的临床价值。结果ARF组尿IL-6水平较非ARF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RF组尿IL-6与Sc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r=0.691,-0.783;P均<0.01);以Scr升高≥50%基础值作为ARF的诊断标准时,ROC曲线分析显示尿IL-6对ARF的诊断准确度高(曲线下面积为0.978)。结论尿IL-6在脓毒症并发ARF的诊断时间上较Scr更早,可作为脓毒症并ARF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邢柏曾琦王日兴李诗阳谭世峰蓝翠珍
关键词:脓毒症肾功能衰竭白细胞介素6肌酐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方法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不合并酮症酸中毒)。对比两组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并分析与空腹血糖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21.3±4.6)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与MDA(r=0.794,P<0.05)及TNF-α(r=0.720,P<0.05)水平呈正相关,而与GSH-Px(r=-0.777,P<0.05)及SOD(r=-0.718,P<0.05)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严重的系统性氧化应激及炎症,且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李云婷陈丽荣李诗阳冯奇桃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氧化应激炎症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中毒严重度评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严重急性有机磷中毒如何及时识别和处理是急诊科医师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国内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中毒严重程度评估,自1994年起,
王日兴李诗阳谭世峰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全球性健康问题严重程度评估急诊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