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竟生
作品数: 31被引量:69H指数:6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徐群渊
作品数:396被引量:869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多巴胺能神经元 酪氨酸羟化酶 黑质
杨慧
作品数:334被引量:916H指数:13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Α-SYNUCLEIN 酪氨酸羟化酶 基因治疗
赵春礼
作品数:122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酪氨酸羟化酶 神经前体细胞 Α-SYNUCLEIN
郑少鹏
作品数:34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骨骼肌细胞 再灌注损伤 基因转移 震颤性麻痹
张进禄
作品数:102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黑质 震颤性麻痹 酪氨酸羟化酶 帕金森病
血小板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1989年
体外培养的细胞大多数都需要有血清,血清中各种分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使科学工作者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探索。血清中不同的大分子在细胞的生存、增殖中起着作用。细胞培养在不加血清的情况下,一些细胞就静止在细胞周期的G_0/G_1期;加上血清,这些静止的细胞就开始增殖。
宋玉田竟生
关键词:血小板生物学效应PDGF
研究活细胞生命现象的新途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与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绿色荧光蛋白(grenfluorescenceprotein,简称GFP)是从发光水母(AeguoreaVictoria)分离出来的一种荧光蛋白,它在蓝光或近紫外光的激发条件下,不需加入任何反应底物就可发射绿色荧光,并由此而命名。纯化了的GFP由23...
田竟生吴晓菁潘海燕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GFP
人白介素-2基因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对以人白介素-2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作为肿瘤基因治疗模式进行新的探索;方法将人白介素-2cDNA片段与CMV启动子及RSV启动子重组,通过Lipofectin介导将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IL2和pRSV-IL2转入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白介素-2的表达;结果pCMV-IL2和pRSV-IL2经酶切鉴定正确,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约有10%左右细胞表达了白介素-2cDNA;结论不同启动子表达情况并无差别。
潘海燕田竟生王珂王珂郑少鹏赵春礼
关键词:骨骼肌细胞肿瘤基因治疗白细胞介素2
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了解端粒酶活性高低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 方法 用 TRAP- EL ISA和我们改进的 TRAP银染方法 ,对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半定量检测。 结果 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胶质瘤星形 级 40 % , 和 级 10 0 % ,肠癌 84.6 2 % ,食管癌 90 %。 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是诊断恶性肿瘤、判断愈后的良好指标。
郝玉宾田竟生李淑婷
关键词:肿瘤端粒端粒酶活性
多聚乙酸亚胺介导基因转移
2000年
目的 采用一种新的多聚阳离子化合物——多聚乙酰亚胺 (polyethylenim ine,PEI) ,作为将外源性基因转入骨骼肌细胞的介导物。 方法 骨骼肌细胞取自新生 SD大鼠 ,经胰酶消化后培养 ,将 L ac Z基因 DNA - PEI复合物导入骨骼肌细胞内 ,最后用 X- gal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已转染的细胞。 结果  PEI可作为介导剂使 L ac Z基因在培养的骨骼肌细胞中表达 ,其表达率可达到 30 %。 结论  PEI在真核细胞中实施基因转移是一种有效方法 ,为基因治疗。
赵春礼王珂田竟生郑少鹏徐群渊
关键词:基因转移骨骼肌细胞
基因治疗巴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997年
基因治疗巴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徐群渊田竟生张进禄巴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传统使用的各种药物(包括L-dopa)或手术定位损毁基底神经节传出通路治疗均无满意疗效且有较大副作用。国内外均已有...
徐群渊田竟生张进禄
关键词:震颤麻痹基因疗法动物模型
人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在猴骨骼肌直接注射后的表达被引量:2
1998年
为了对多途径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研究依据,将带人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质粒pRcTH与脂质体混合后直接注射至猴骨骼肌内,100d后取注射部位肌肉组织,以地高辛标记的hTHRNA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以检测该质粒在非人灵长类活体骨骼肌组织中表达的目的基因的mRNA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人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在猴体内有较高效率的表达。本研究提示,质粒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较理想的表达载体。
王珏赵澎郑少鹏赵春礼王珂刘玉军田竟生徐群渊
关键词:肌细胞基因表达TH震颤性麻痹
转基因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以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系统,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给予阿普吗啡后大鼠的旋转圈数,判断多巴胺的减少或恢复程度。向脑内植入能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遗传工程改造细胞,以改善大鼠模型的运动失常和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将带有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pCMVTH在体外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入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内,再将这些经遗传改造、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细胞植入纹状体。结果显示,这些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肌细胞可在大鼠模型体内长期存活,并使模型大鼠的异常运动明显改善及使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升高,显示此种方法有很重要的临床实用性。
张进禄徐群渊田竟生杨慧郑少鹏刘玉军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基因治疗转基因细胞脑内移植
rAAV-hGDNF对谷氨酸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胚胎脊髓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rAAV hGDNF对谷氨酸钠诱导的大鼠脊髓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建立谷氨酸钠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损伤模型 ,用自行包装的rAAV hGDNF病毒感染原代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 ,经双醋酸荧光素和碘化丙啶法辨认存活细胞和死亡细胞 ,观察rAAV hGDNF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对脊髓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同时运用半定量RT PCR法 ,以 β actin为内对照 ,检测脊髓神经元内NOSmRNA的表达。  结果 rAAV hGDNF感染组的细胞死亡率为 5 0 %± 0 0 2 ,对照组为 5 9 2 5 %± 0 0 2 3,统计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AAV hGDNF感染后的脊髓神经元NOSmRNA表达为 0 97± 0 0 5 ,未感染rAAV hGDNF的对照组NOSmRNA表达为 1 2 3± 0 10 ,统计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rAAV hGDNF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诱导的神经元NOS的表达 。
焦建伟高扬田竟生吴小兵伍志竖林嘉友
关键词:谷氨酸钠胚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相关病毒脊髓神经元
地高辛精标记酪氨酸羟化酶RNA探针的制备研究
1996年
为制备用地高辛精(Digoxigenin,Dig)标记的酶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RNA探针,本研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重组质粒PGEMTHI,即分别将携带T7和Sp6启动子的PGEM-3zf质粒和携带TH基因的PKSTH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行分离纯化,得到带T7和sp6启动子的DNA片段和TH基因片段;经T4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得到pGEMTH1重组克隆。经小量提取质粒井用酶切分析检测,证实其确有TH基因且方向正确。将此质粒再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则得到线状DNA片段,用T7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带有Dig标记的高比活度的单链RNA探针;经斑点杂交试验证实该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这将为基因治疗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检测提供有效手段。
李淑婷杨慧鲁瑛孙阳田竟生徐群渊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斑点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