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勇
作品数: 92被引量:563H指数:13
  • 所属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春生
作品数:113被引量:48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
刘恩卿
作品数:77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大肠癌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
张宏
作品数:114被引量:52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腹腔镜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丛进春
作品数:75被引量:42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直肠肿瘤 直肠癌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
苏琪
作品数:125被引量:40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癌 结肠癌 腹腔镜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增殖活性及其在保肛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TM)病理学性质及保肛手术肠管切除范围。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了81例直肠癌及癌旁粘膜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癌旁TM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癌旁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PCNA呈递增表达,与正常粘膜差异非常显著(P<0.01)。癌旁TM范围在粘液癌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P<0.01),在DukesC期明显大于DukesA、B期(P<0.01、P<0.05)。结论:直肠癌旁TM具有一定的恶性潜势,直肠癌旁TM的范围与直肠癌的类型及进展密切相关。
苏琪刘恩卿陈春生王连振冯勇极韧王伟李冠群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粘膜PCNA保肛手术增殖活性
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策略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肛肠外科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闭合并吻合成功,术后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随访73例(93.6%),随访时间9~65个月,平均35个月。盆腔复发2例(2.6%),腹腔广泛转移1例(1.3%),肝脏转移7例(9.0%),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3%,术后11个月再次行Miles术)。结论双吻合技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张宏陈春生乔雷丛进春冯勇刘恩卿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漏双吻合器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2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结肠造口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健康行为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0.4±1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健康行为、性别是影响总分的因素;文化程度、性别是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健康行为、并发症是影响自我看护责任感的因素;健康行为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大多为中等水平,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并发症、健康行为等。
李静李莹冯勇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自我护理能力
自体静脉移植后血管重塑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自体静脉移植后血管重塑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组织形态学、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 -偏振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Wistar大鼠移植后不同时期内膜增生 (intimal hyperplasia,IH)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 ooth m uscle cells,VSMCs)的增殖和 型胶原的动态变化。结果 :移植后 2周出现明显 IH,内膜厚度于 8周达到高峰。VSMCs增殖 (即 PCNA表达 )在 1周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移植后 2周 ,内膜中开始出现 型胶原的偏振光染色 ,其后 型胶原的阳性染色面积占内膜的相对面积逐渐增大 ,术后 10周时相对面积达 13.8%。结论 :移植静脉发生了血管重塑 ,出现了 VSMCs增殖和 IH,早期 IH主要是由 VSMCs增殖形成的 ,而晚期的 IH是由 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积聚形成。
胡海地冯勇张强段志泉
关键词: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免疫组织化学
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直肠闭合及吻合均成功,术后切缘病理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73例(93.6%)随访9~65个月,盆腔复发2例(2.7%),腹腔广泛转移1例(1.4%),肝脏转移7例(9.6%),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4%,术后11个月再行Miles术)。结论双吻合技术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张宏沈延艳丛进春乔雷冯勇陈春生刘恩卿
胃肠道间质瘤中PTEN、蛋白激酶B与转录因子家族NF-κB、bcl-2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磷酸化抑癌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基因与转录因子家族NF-κ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124例GIST中Akt、PTEN、NF-κB、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GIST中,随着NIH分级增高,Akt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抑癌基因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二者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黏膜受侵关系密切,PTEN与pAkt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24)。NF-κB、bcl-2的mRNA的表达变化与NIH分级以及肿瘤侵袭转移、黏膜受侵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NF-κB和bcl-2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Akt和NF-κB、bcl-2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GIST中PTEN基因失活可以活化蛋白激酶Akt,进一步激活NF-κB转录因子,上调凋亡相关因子bcl-2mRNA水平的表达。
赵毅冯勇王强赵滢邓鑫张天彪李异玲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PTENNF-ΚBBCL-2
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近7年间本院为1 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ISR手术。经腹按照TME原则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经肛门于括约肌间沟处切开肛管皮肤,分离内括约肌直至将直肠及内括约肌全部切除,再行结肠肛管吻合。术后7 d天开始肛门收缩功能锻炼,4周开始生物反馈训练。对Dukes B,C期患者,术后2周开始化疗,术后4周进行放疗。结果全组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瘘。2例术后发生结肠黏膜脱出,2例肛管狭窄,1例切口脂肪液化。随访3个月至7年,无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1 7个月和2 1个月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按W illiams的排便自制标准,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6 2.5%,8 0.0%,8 4.6%的患者达到功能良好效果。结论ISR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肿瘤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的恢复满意。
张宏陈春生丛进春乔雷冯勇刘恩卿
关键词:肛门功能
香菇多糖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ASPC-1,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香菇多糖单独用药以及吉西他滨和香菇多糖联合用药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变化。结果吉西他滨单独用药对ASP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香菇多糖单独用药在其浓度<80μg/mL时,对ASP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亦呈时间依赖性,但当香菇多糖浓度达到80μg/mL时,ASPC-1细胞对其产生耐药,增加香菇多糖的浓度抑制率无明显改变(P>0.05)。吉西他滨和香菇多糖联合用药时,对ASPC-1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二者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联合用药时细胞凋亡数量较二者单独用药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体外实验中,吉西他滨和香菇多糖联合用药可协同增强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的增殖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凋亡,香菇多糖能对吉西他滨起到增效、增敏的效果。
黄哲李云泽赵文嫣杨明丽冯勇
关键词:胰腺癌免疫治疗吉西他滨香菇多糖
慢传输型便秘术后的便秘复发和大便失禁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肛门压力下的不同种类型慢传输型便秘(STC)行不同术式后便秘复发和大便失禁问题。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996-2006年106例STC分别行回肠直肠吻合、回肠乙状结肠吻合及保留回盲瓣的盲肠直肠吻合。按照是否有直肠排空疾病分为单纯性STC和合并直肠排空障碍的STC,对所有病人进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根据测压的结果分为低压力、高压力和正常压力,记录便秘复发和便失禁情况。结果单纯性STC术后便秘复发及便失禁的发生率均低于合并直肠排空障碍者(P<0.05),对于合并直肠排空障碍的STC,随着压力的增高术后便秘复发率逐渐增加(P<0.05),而便失禁则逐渐减少(P<0.05)。3种术式中,保留回盲瓣的盲肠直肠吻合术后便失禁发生率较低(P<0.05)但有较高的便秘复发风险(P<0.05)。结论对于STC,保留回盲瓣的盲肠直肠吻合可以很好的预防失禁但同时又增加便秘复发的风险,而其中合并直肠排空障碍者较单纯性STC既容易发生术后便秘复发,又容易发生便失禁,术前肛门低压力者术后发生便失禁的风险较大,而高压力则容易引起便秘复发。
冯勇丛进春陈春生刘恩卿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便失禁
一种新型肛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肛管,包括:肛管本体和储便袋,其中,所述肛管本体上部的侧壁外周固定套接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充气后可与肠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肛管本体的外周还粘贴有多片...
杨艳宋洋冯勇乔雷王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