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涛
作品数: 19被引量:14H指数:3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任贤兵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演进 《公司律》 北洋政府时期 公司法 清末
简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2017年
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看来,费希特不满于康德的先验哲学的二元论和不彻底性,试图从一个无条件的第一原则推演和派生出封闭而完备的知识体系。不过,他的哲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困难。因此,应该用实在论取代观念论,用相互证明取代演绎法,用历史的描述和考察取代主观的抽象和思辨。虽然现实始终对意识在认知上保持一定程度的不透明性和不可通达性,但是这并不是求知者思想懒惰的理由,相反,他们应该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去追求它。藉此,他们增长了知识,获得了教化。
张云涛
关键词:观念论基础主义实在论
施莱尔马赫哲学伦理学简析
2014年
施莱尔马赫的哲学伦理学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哲学或历史哲学,主要处理的是拥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种特征的理性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善。它看似非常形式化,且内容空泛,然而却展现了自我的存在的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确立了上帝、世界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个体自我的教化与他者、团体和交流的关系以及情感与认知和意志的关系,由此奠定了他的神学和解释学的理论基础。
张云涛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自我宗教
信仰与理性的“永恒盟约”——论黑格尔对施莱尔马赫的著名批评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依据黑格尔对施莱尔马赫的批评,从信仰与理性关系的角度探讨两人宗教思想的差异。首先分析了二人面对的相似处境:以理性为特征的近代文化和信仰的冲突。施莱尔马赫将教义学看作是历史神学的一部分,认为它是一门实证科学,系统描述作为基督教本质的"情感"。黑格尔批判这种情感宗教,认为情感是主观的、低级的,无法把握真理,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保证信仰的普遍客观性。两人的这种差别鲜明地体现在三位一体学说上。他们的冲突体现了信仰与理性、直接性与间接性、描述与规定的紧张关系。
张云涛
关键词:黑格尔施莱尔马赫信仰
施莱尔马赫论三一论:回应韦尔奇对他的批判
2020年
以韦尔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施莱尔马赫将过去被视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的三一论当作他的《基督教信仰》的"附录",否定其重要性,并且,他充其量只是经世三一论者。本文指出,三一论并非该书的附录,相反包含了它的核心思想,构成了它的结论和拱顶石,连接和协调它的各个部分。施莱尔马赫虽然批判传统的内在三一论,但是并不主张经世三一论,相反,与韦尔奇一样主张本质三一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学说不存在困难。他只是描述基督徒的宗教经验,拒绝言说上帝本身的关系和区分。这固然可以避免思辨所导致的困境和不一致,不过,也使得他的本质三一论缺乏本体论基础,削弱了基督的启示的意义。
张云涛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韦尔奇
休谟论宗教
张云涛
关键词:休谟宗教道德
论耶可比的《大卫休谟论信念》中的信念观
2024年
耶可比在《论斯宾诺莎的学说》中首次提出的信念学说遭到了非理性的狂热和迷信的指责。为此,他的《大卫休谟论信念》给出了辩护。该书批判了表象实在论和观念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定的实在论”。这种实在论将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视作“我”与“你”的对话性关系,强调认识的实践基础,由此打破了过去的认识论只从个人的、内在的意识来探究信念和认识的传统。借助于这种新的知觉理论,耶可比研究了一般的知觉经验和信念以及有关超验存在的经验和信念的可能性及其原理。信念不是个人的、内在的主观相信,而是在人与世界打交道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培育起来的对自我、世界和超验存在的存在的确定性,基于实在本身在知觉活动中的自我启示和自我呈现,因而不是非理性的、盲目的。
张云涛
关键词:信念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
2005年
文章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从三个方面,即“哲学的问题域”,“真理的获取”和“理念是否能成为对象”考察了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现象学因素及其二元论的局限性,指出了胡塞尔现象学对它的超越,就此肯定了“现象学是一切近代哲学的隐秘憧憬”论述的合理性。
张云涛任贤兵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批判哲学
论施莱尔马赫《独白》中的教化伦理学被引量:3
2013年
在作为其教化伦理学宣言的《独白》中,施莱尔马赫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自我的本质及其使命、爱和想象等诸多问题上提出了与以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性哲学为代表的启蒙主义思潮针锋相对的观点。他反对当时已经开始显现的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批判将人物化为对象的做法,在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上,指出前者是后者展示自身的镜子和舞台。不过,这种自我并非理性主义所主张的普遍的理性主体,而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自我,必须充分发挥为理性主义哲学所鄙视的爱和想象的功效,生活在团体中,在与他者的交往和沟通中充分培育和展现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才能完成自我教化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张云涛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教化个体性
施莱尔马赫直接自我意识理论研究
张云涛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情感辩证法
论休谟对自然神论的批判被引量:1
2010年
自然神论的信条为:理性是宗教的基础,而宗教是道德的前提。但是在休谟看来,理性并不能为宗教提供根据,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及其神性,信仰另有其根源,必须到人性中去寻找;同时,宗教并非道德的前提,它反而危害道德,道德来源于道德感,本身是自足的。休谟的批判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宗教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康德的批判哲学,但休谟和康德在批判和超越自然神论上是存在差异的。
张云涛
关键词:自然神论宗教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