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作品数: 19被引量:24H指数:3
  • 所属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应俊
作品数:19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曲马多 给药方式 阿曲库铵 芬太尼 罗库溴铵
吴利东
作品数:84被引量:268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老年患者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急诊
徐国海
作品数:30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曲马多 病人自控镇痛 术后镇痛 自控镇痛 止血芳酸
陈受琳
作品数:60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瑞芬太尼 穿刺针 麻醉 气管插管 丙泊酚
卢忆梅
作品数:55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鼻内窥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曲马多 体外循环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60例ASAI~Ⅱ级行择期小儿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PK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观察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眼内压(IOP)。停药后记录完全清醒时间和评估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K组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术中第15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HR、MAP与麻醉前相比均有增快和升高(P<0.05或P<0.01)。两组的相应各时点参数相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K组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的IOP与麻醉前相比均有升高(P<0.05),两组相应时点的IOP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K组的恶性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P<0.01),清醒时间亦明显短于K组(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不仅可产生良好的临床麻醉效果,保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迅速且质量高。
胡衍辉徐国海朱晓红卢忆梅
关键词:丙泊酚氯胺酮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效果
氯诺昔康及吗啡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及吗啡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6 0例胸腔内手术病人随机双盲分为氯诺昔康 (L组 )和吗啡组 (M组 )。手术结束分给予负荷量后开启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 ,手术后 4h、8h、12h、2 4h、36h和 4 8h随访观察镇痛效果 (VAS法 )、BCS舒适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L组和M组镇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M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明显高于L组。结论 :氯诺昔康用于胸腔内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吗啡接近 ,副作用少 。
应俊朱晓红吴利东卢忆梅周志东
关键词:氯诺昔康吗啡自控静脉镇痛
氯诺昔康用于胸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应用于胸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92例择期行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n=46)和曲马多组(T组,n=46),接受PCA治疗。PCA药物配方分别为:L组氯诺昔康32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T组曲马多600 mg+氟哌利多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缝合深层组织时静注给予负荷剂量镇痛药物(L组氯诺昔康1.6 mg;T组曲马多1 mg·kg-1)。两组背景输注速率2 ml·h-1,单次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24 h镇痛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L组在术后8 h、16 h、20 h、24 h的VAS评分均比T组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要低,且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病人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的评价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评价优秀者L组的比例高于T组。两组在PCA期间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组高于L组(P<0.05) 外,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氯诺昔康用于胸科手术后PCA的临床效果接近甚至优于曲马多。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较低,是术后PCA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可选择药物。
徐国海胡衍辉朱晓红应俊周志东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病人自控镇痛曲马多氯诺昔康
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应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 评价静脉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病人自控镇痛 (PCA)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ASAⅠ~Ⅱ级择期泌外或骨科手术患儿 35例 ,行脊麻或全麻 ,术毕以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静脉PCA ,观察镇静效果及副作用 ,监测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结果 术后无痛及轻微痛的患儿 34例 (97.1% ) ,中度痛 1例 (2 .9% ) ,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 稳定 ,无明显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静脉PCA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是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
朱晓红徐国海
关键词:术后镇痛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静脉滴注
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消除病人的围术期不良记忆(顺行性遗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组入室后分别静脉给眯唑安定0.1 mg·kg 1(Ⅰ组)、0.075 mg·kg 1(Ⅱ组)、0.05 mg·kg'(Ⅲ组)和NS 3 mL(对照组,Ⅳ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眯唑安定至手术结束前20min。记录基础值及使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程度,遗忘率及术中、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及幻梦等不良反应。结果:I组静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MAP、HR、R、SpO2与基础值比较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程度3级及以上Ⅰ组29例、Ⅱ组26例、Ⅲ组19例均较Ⅳ组0例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间镇静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较Ⅲ组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遗忘率96.7%、Ⅱ组遗忘率93.3%、Ⅲ组遗忘率76.7%明显高于Ⅳ组无遗忘(P<0.05). Ⅰ、Ⅱ组间遗忘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Ⅲ组(P<0.05);镇静和遗忘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使用咪唑安定病人有8例出现烦躁不安,不听指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结论: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
吴利东朱彪朱晓红余树春彭艺徐国海
关键词:咪唑安定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烦躁HR正相关性
氟哌利多预防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氟哌利多预防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5 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预防组 (D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各 2 5例。麻醉诱导前 5minD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⒈ 2 5mg。麻醉诱导及维持两组相同。所有病人气管插管后均常规置入胃管。观察 2 4h恶心呕吐发生率、镇静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16 % ,C组为 7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镇静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D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前 5min静注小剂量氟哌利多能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朱晓红陈受琳余树春应俊吴利东彭艺
关键词:腹腔镜恶心呕吐氟哌利多
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病人自控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分娩中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5 2例ASAⅠ -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 (n =2 6 )和自然分娩对照组 (n =2 6 )。PCEA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实施PCEA ,用药 0 .1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1μg ml,首次输注量 8~ 12ml ,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 5ml h ,冲击量为 2ml,锁定时间 15min。对PCEA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 ;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CEA组用药后 15~ 30min均感到无痛或只感到轻度可耐受的疼痛 ,MBS镇痛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PCEA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朱晓红应俊徐国海付芬谭布珍
关键词: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硬膜外阻滞
氯诺昔康在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在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中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2 0例 ,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n =6 0 )和吗啡组 (M组 ,n =6 0 )接受PCA治疗。PCA药物配方分别为 :L组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M组 0 .0 5 %吗啡 10 0ml。手术结束前缝合深层组织时给予患者静脉连接PCA泵。背景输注速率 2ml·h 1,单次PCA剂量 0 .5ml,锁定时间 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L组在术后 4h、8h、16h、2 0h、2 4h、32h和 4 8h的VAS评分均比M组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要低 ,但无明显的组间差异 (P>0 .0 5 )。两组在PCA期间M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L组 (P <0 .0 5 ) ,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氯诺昔康应用于骨科手术后PCA的镇痛效果及耐受性良好。其镇痛效果接近甚至优于吗啡 ;
胡衍辉徐国海朱晓红朱彪
关键词:氯诺昔康骨科手术自控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
乌拉地尔预防颈丛阻滞麻醉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乌拉地尔预防颈丛阻滞麻醉后产生不良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 6例ASAⅠ~Ⅱ级择期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2 2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同时给予乌拉地尔 0 .6mg/kg静脉注射 ;B组 :2 2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同时给予乌拉地尔 0 .3mg/kg静脉注射 ;C组 (对照组 ) :2 2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同时给予生理盐水 3ml静脉注射。分别记录颈丛阻滞麻醉前 ,麻醉后 5min、10min、15min、2 0min、30min即刻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的值 ,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 :A组 95 .4 5 % (2 1/ 2 2 ) ,B组为 90 .91% (2 0 / 2 2 ) ,C组为 95 .4 5 % (2 1/ 2 2 ) ,3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BP :B组麻醉后 15min、2 0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DBP :B组麻醉后 5min、10min、15min、2 0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麻醉后 5min、10minSBP、DB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无一例低血压危象。C组麻醉后 5min、10min、15min、2 0minSBP、DBP较麻醉前明显上升 (P <0 .0 5 ) ;HR :A组麻醉后 10min、2 0min ,B组麻醉后 10min、15min、2 0min ,C组麻醉后 5min、10min。
侯俊芳吴利东周志东朱晓红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乌拉地尔颈丛阻滞麻醉
格拉司琼用于预防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用于预防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手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5minS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40ug/kg,D组不用,麻醉诱导及维持相同,所有病人气管插管后均常规置入胃管。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静情况。结果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D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镇静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手术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格拉司琼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蔡俊赢吴利东朱晓红盛洪广
关键词:格拉司琼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