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亮
作品数: 154被引量:462H指数:9
  • 所属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深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刘民强
作品数:65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病患者 药效学 结核 结核病 麻醉
马明飞
作品数:24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瑞芬太尼 药效学 结核病患者 全身麻醉 无痛人流术
程鹏
作品数:25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MEBO 皮肤软组织缺损 小儿烧伤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糖尿病足
胡旭东
作品数:70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地佐辛 体外循环 帕瑞昔布 预注 吗啡
刘英祥
作品数:55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黄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岛津SCT-3000 磁共振成像 TE 小儿烧伤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可控性、安全性。方法7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5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及麻醉维持时的血压心率变化、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R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者多于F组(P<0.05),插管反应率低于F组(P<0.05),术中R组的心率、血压低于F组(P<0.05)。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R组明显少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鼻内镜手,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比较具有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且无呼吸再抑制现象等优点。
霍保善胡旭东何仁亮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TURP术的老年男性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每组34例;CESA组用针内针法于L2~3行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mL与10%葡萄糖1mL混合液(1~2)mL(5~10)mg,并硬膜外腔置管;CEA组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两组硬膜外腔均选用1.33%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常规监测BP、ECG、SpO2并记录,记录麻醉起效和镇痛效果,记录术中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为(6.5±0.8)min,CEA组为(12.9±2.6)min,(P<0.01);麻醉效果优级者CSEA组有34例(占100%),CEA组有28例(占82%),(P<0.05);CEA组麻醉后30minSBP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而CSEA组则麻醉后10minSBP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SBP及HR最低值组...
张文礼何仁亮敖兴亮刘幸清吴亚彬
关键词: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腰硬联合麻醉
甲状腺手术用颈段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探讨
1994年
何仁亮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颈段颈部硬膜外阻滞颈丛神经阻滞呼吸循环抑制
湿润烧伤膏治疗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5例174个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伤,简单清创后,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结果105例174个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获修复,优良率为87.93%,无1例需要植皮或皮瓣修复。结论MEBO治疗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伤疗效良好,尤其对于手指末节V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更大的优势。
何仁亮李凤春程鹏
关键词:MEBO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DDMO—100S膜肺与Terumo SX-10膜肺用于小儿体外循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比较DDMO-100S膜肺与Terumo SX-10膜肺用于小儿体外循环的气体交换与复温的性能.方法 选择3~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9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房室缺修补术,随机分为DD组(n=21)和SX组(n=18),DD组用DDMO-100S膜肺(西安岱岱,中国),SX组用Terumo SX-10膜肺(Terumo,日本).采用中低温中高流量CPB,冠脉灌注冷晶体停跳液.于转机后15 min和停机前5 min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OI=PaO2/FiO2).监测鼻咽温度并记录复温时间.结果 实际总预充量DD组>SX组[(742.5±107.3)ml vs(531.3±84.3ml),P<0.05];两组转机后15 min停机前5 min的PO2、PCO2和氧合指数(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10.2)min vs(30.6±8.2)min,P>0.05].结论 在观察条件下,DDMO-100S膜肺和Terumo SX-10膜肺的气体交换与复温的性能相当,实际总预充量稍大.
胡旭东蒙丽婵何仁亮
关键词:体外循环复温
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性别对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80例,结核病(T组)及非结核病(N组)患者40例,两组依性别不同分为结核病男性组(TM组)、女性组(TF组)及非结核病男性纽(NM组)、女性组(NF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入室后予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4μ/kg,靶控输注丙泊酚1—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采用4个成串刺激进行肌松监测,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当第1个肌颤搐反应(T,)下降至最低值并连续重复3次以上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T,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和麻醉诱导前(t0)、给予肌松药后5rain(t1)、15min(t2)、30min(t3)、45min(t4)、1h(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与男性相比,T组女性起效时间较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长(P〈0.01);与N组相比,T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单次静脉注射时女性较男性更敏感,表现为起效时间较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药理作用时间较长。
刘民强何俊永王华张沛沛马明飞李仁宰何仁亮
关键词:性别结核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
微量元素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性研究及营养指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剖宫产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血清微量元素锰、铜、铁、锌含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缺锌18例(45.0%)、缺铁12例(30.0%)、高锰5例(12.5%)、高铜2例(5.0%),对照组中缺锌7例(17.5%)、缺铁5例(12.5%)、高锰1例(2.5%)、高铜0例(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有关,据此指导孕期的营养支持并设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张爱桥聂晓霞李艳兰杜利军蒋惠华何仁亮
关键词:微量元素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护理对策
别嘌醇致药疹的基因检测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别嘌醇致药疹基因检测现状及意义。方法报道2例别嘌醇致药疹患者易感基因检测情况,以"别嘌醇"以及"皮肤不良反应"或"药物疹"以及"基因"为检索词,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别嘌醇致药疹易感基因的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为痛风患者,为降尿酸而服用别嘌醇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为全身泛发型红斑、丘疹,易感基因位点rs1634776,rs3117583,rs9263726,rs9263733,rs9267445均为杂合型,HLA-B~* 5801阳性;另1例患者为局部丘疹,易感基因检测仅rs3117583为杂合型。检索文献后收集同时报道别嘌醇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及轻症皮肤不良反应的基因检测报道共3篇,经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或PCR直接测序法方法检测SCAR患者HLA-B*5801携带率为92.5%,轻症皮肤不良反应患者HLA-B*5801携带率为57.1%。结论目前别嘌醇致药疹易感基因研究主要是SCAR的HLA-B*5801检测,轻症皮肤不良反应及其他易感基因位点未有深入研究。因此,宜结合多个易感基因位点来全面检测别嘌醇引起的药疹,包括轻症及SCAR。
卢金雷立清何仁亮
关键词:别嘌醇药疹
一种多功能喉镜气管插管卡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喉镜气管插管卡扣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内窥喉镜,所述内窥喉镜的表面套接有弧形保护套,所述弧形保护套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保护垫,所述...
刘丽王艳丽吴强马明飞何仁亮
不同麻醉方式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刘民强马明飞王艳丽何俊永石浩文何仁亮
关键词:局部麻醉腰硬联合麻醉HIV感染麻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