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新玉
-

-

- 所属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 王甫

- 作品数:66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 研究主题:省级卫视 人际传播 视觉传播 3D电视 叙事学解读
- 张国伟

- 作品数:1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电视台
- 研究主题:《新闻联播》 国家意志 新闻 民生化 群众路线
- 张国伟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信息鸿沟 媒介素养 贫富差距 受众 大众传播
- 张国伟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时尚类杂志 杂志社 SWOT 开封旅游 旅游城市
- 传播学视阈下的框架理论综述被引量:6
- 2011年
- 框架理论作为传播学新兴的理论,其概念尚处于争议之中。国外已经有诸多学者证明了框架是人们认知世界的范式,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传播活动中。我国学者对议程设置理论知之甚多,而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的理论渊源较近,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框架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框架理论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对信息的组织和架构,影响人们"怎么想"。
- 乔新玉
- 媒介融合: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被引量:15
- 2010年
- 数字技术以0和1为基础,方便计算机智能化操作。随着这一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数字化已成为媒体采编播的必然趋势。当不同形态、不同类别的媒介彻底采用了数字技术后,媒介之间的界限便会模糊。例如。
- 乔新玉
-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介形态媒介组织媒介报道受众互动新闻从业者
- 2D转3D:剑指3D电视的内容匮乏问题
- 3D电视是新兴产业,虽然拥有美好前途,但是却遭遇着现实困境:好技术却缺好内容.目前,一些专业人士对2D转3D存在着一些疑虑.虽然2D转3D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已然获得了票房成功,但是我国的3D电视试验频道仍然坚持拍摄3...
- 乔新玉
- 关键词:视差
- 从2013广告“招标季”看二、三线卫视的危与机被引量:2
- 2012年
- 1994年11月,央视在梅地亚宾馆举行了首次广告招标会。此后,每年的8—11月便成为我国卫视广告的"招标季"。一线卫视每年在招标季上的表现,不仅能够反映广告商对不同卫视和节目的收视信心,更预示着下年度卫视主流节目类型和市场竞争的趋势。
- 乔新玉王甫
- 关键词:招标会广告商节目类型
- 食品安全舆情引导:地方政府的对策研究——以新媒体时代的框架策略为背景
- 舆情指人们对社会政治相关事务的认知、态度和情绪。在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问题常常兼具舆论危机的性质。新媒体时代的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指向的是通过地方政府干预,作用于舆情市场,以期消除误解、安抚民心、达成沟通,促使舆情中的主流...
- 乔新玉
- 关键词: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新媒体地方政府
- 文献传递
- 转战网媒:纸媒工作者何去何从被引量:1
- 2012年
- 受数字技术的影响,媒介融合在我国的发展样本之一便是报网融合。网络媒体的风生水起并不必然淘汰传统纸媒从业者,实际上纸媒工作者一方面拥有大量转战网媒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通过发展素养适应从纸媒到网媒的转型。
- 乔新玉
- 关键词:纸媒网媒报网融合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受新媒介的影响,媒介融合发展迅速。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四年一周期的传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
- 乔新玉
- 关键词:媒介融合本科
- 3D电视节目形态的关涉因素探讨
- 2013年
- 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3D电视的发明和应用,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来看,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3D电视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适应其独特影像特色的节目形态,形成区别于传统电视的核心构成。本文对3D电视节目形态的探索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展开:宏观上的频道节目构成层面形态和微观上的节目层面的形态。
- 乔新玉王甫
- 关键词:3D电视节目形态立体影像关涉
- 浅议新闻真实的边界
- 2013年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甄别有关"事实"的报道,便成为判断新闻真实的唯一依据。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暗含着一个难题:如何认定报道与事实的契合度,以便判断新闻的真实与否。新闻事件都是真实的,可能不真实的是报道。本文以陆定一的新闻概念为阐释出发点,通过厘清事实、事件、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等概念在外延上的差异,来判断从事实到报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闻真实的控制领域、权利范围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问题。
- 乔新玉
- 关键词:新闻事件新闻真实
- 对3D电视的美学思考
- 2014年
- 2012年1月1日,3D电视试验频道在我国正式开播,这标志着三维视觉传播在中国拥有了常态化的渠道。人们对三维影像的关注,大部分从电影《阿凡达》开始。3D版《阿凡达》以其奇观化美感和区别于2D影像的差异美感,在全球电影市场上攻城略地,开创了3D热潮。在中国的3D影像市场被普遍看好的今天,如果将3D电视作为一种渠道化的审美对象看待,或许有利于3D电视建立起区别于传统2D电视的核心审美价值。
- 乔新玉
- 关键词:影像市场三维视觉美学思考真实美大众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