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立婧
-

-

- 所属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相关作者
- 彭自然

- 作品数:78被引量:76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生物量 水生态 轮虫 物种多样性
- 王武

- 作品数:218被引量:1,866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绒螯蟹 河蟹 江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 生物量
- 刘其根

- 作品数:274被引量:1,61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千岛湖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浮游植物 三角帆蚌
- 张饮江

- 作品数:302被引量:1,31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修复 沉水植物 浮萍 福寿螺 保活
- 胡忠军

- 作品数:143被引量:1,234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千岛湖 环境因子 林麝 水质评价
- 滆湖不同的湖区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
- 本研究对涌湖不同的湖区设立13个采样站,进行原生动物的采集及鉴定,拟从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现存量、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等角度,探讨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结果为:两年内共观察到涌湖原生动物31属65种,其中三大湖区的现存量有...
- 陈立婧顾静彭自然孔优佳花少鹏王武
- 关键词:原生动物富营养化
- 文献传递
- 滆湖富营养化对浮游生物影响的生态学研究
- 江苏滆湖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带,是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在水资源供应、灌溉、航运、旅游、防洪和水产增养殖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滆湖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还要为当地社会发展无可推卸地继续...
- 陈立婧
- 关键词:浮游藻类浮游动物鱼产潜力
- 文献传递
- 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 孙月娟王武刘其根彭自然陈立婧薛俊增曲宪成胡忠军
- 关键词:螺类群落结构生物量
- 江苏滆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31
- 2008年
- 2004年4月—2006年1月对江苏滆湖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浮游藻类与滆湖理化参数的相互关系。调查共鉴定出浮游藻类8门147属267种,绿藻种类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优势种主要是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不定微囊藻(M.incerta)、点状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微小平裂藻(M.tenuissima)、线形棒条藻(Rhabdoerma lineare)和小空星藻(Goelastrum microporum);总藻类密度年平均值为4871.09×104ind·L-1,生物量年平均值为7.302mg·L-1;密度秋季最高,生物量春、秋季较高;春季藻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其藻类密度负相关而与藻类生物量正相关;滆湖浮游藻类现存量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北部湖区与中部湖区浮游藻类现存量差异不显著,与南部湖区的差异显著,中部湖区与南部湖区间差异不显著。
- 陈立婧彭自然孔优佳花少鹏顾静王武
- 关键词:浮游藻类生物量生物多样性
- 苏州城区河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2
- 2021年
- 2018年1月至11月对苏州城区8个片区23个监测点的河道断面进行每两月一次的后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定量采集和分析,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127种,其中,轮虫48种,枝角类41种,桡足类38种。苏州城区河道后生浮游动物的年度优势种共24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25~0.84之间,不同片区之间的生境异质性导致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差异较大。各片区的年均后生浮游动物总密度为(315.2±161.4)ind/L,年均后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为(0.77±0.27)mg/L。不同片区间的生境异质性导致后生浮游动物现存量存在差异,轮虫在各片区的密度占比均达85.3%以上,成为绝对优势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电导率、水温、溶解氧、透明度、叶绿素a、总氮和总磷是影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
- 刘同琳陈皓若洪陈聪张健马婕陈立婧
-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生境异质性
- 苏州阳澄湖轮虫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分析
- 轮虫是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许多鱼类的重要食物,而且还是水质的重要指示种群。武汉东湖研究发现轮虫的种类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而减少,轮虫数量和生物量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加。由于阳澄湖所处的重要地位...
- 陈立婧刘樵
- 关键词:轮虫群落结构水质分析
- 上海青草沙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被引量:8
- 2021年
- 位于长江口的青草沙水库是2010年末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避咸蓄淡型水库,为了解青草沙水库建成后鱼类群落结构变动趋势,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青草沙水库按季度进行了为期5年的鱼类调查,采集鱼类样本共5158尾,鉴定为51种,隶属于9目16科41属;鲤形目占比最高,为87.1%;降海洄游型、溯河洄游型自2015到2019年河口型占比逐年呈下降趋势,淡水定居型鱼类占比逐年上升;鲢(Hypor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等3种鱼类在所有调查年份中均为优势种,鲫优势度在逐年增加;Cluste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群落结构相似,2017、2018、2019三年群落结构相似;结合Margalef、Pielou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年际变化,得出青草沙水库目前鱼类群落结构比较稳定。青草沙水库现阶段淡水鱼类占优势,洄游型和河口型鱼类逐渐从水库中消失,鱼类组成越来越接近于淡水水库的鱼类特征,与其外围的长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产生了差异。
- 易欣鑫蔡之倞秦智杰鲍宝龙陈立婧龚小玲
- 关键词:青草沙水库鱼类群落年际变化长江口
-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被引量:8
- 2013年
-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按季度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近岸水域18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3种,隶属于6门55属,主要类群为硅藻,其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61.65%。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丰度为(92.33±29.86)×104细胞/L。根据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及其生境特征基本上可分为3大类群:淡水类群、近岸广盐类群、高盐性外海类群。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第一优势种,年平均细胞丰度为(87.95±30.96)×104细胞/L。正是由于其细胞丰度和出现频率上的绝对优势,导致研究水域单一优势种突出,多样性低,种间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简单化。
- 陈立婧蒋琰龚小玲
- 关键词:九段沙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
- 宽体金线蛭水体溶解氧耐受力及pH耐受力的研究
- <正>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属于环节动物门水蛭科动物,俗称蚂蟥,其干燥全体为中药材水蛭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水蛭为原料的中成药及保健产品日渐增多,而水蛭的野生资源却日益枯...
- 陈立婧王熙宇孙岳松臧德法黄旭雄
- 文献传递
-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群落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4
- 2012年
-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的重点项目.于2009年9月~2010年8月研究了桡足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利用CANOCO 4.5软件对桡足类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全年共鉴定出桡足类23种,隶属于6科11属.优势种为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短尾温剑水蚤(T.brevifurcatus)和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桡足类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6±16.6)ind.L-1、(0.083 6±0.143 1)mg·L-1.现存量主高峰均出现在7月,次高峰均出现在10月,1月达到最低.1号站点的营养水平最高,沿着水流方向逐渐下降,直至10号站点降至最低.桡足类的Margelf指数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变化格局.通过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硝态氮、总氮、总磷和溶解氧是影响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 陈立婧吴艳芳景钰湘王聪张饮江
- 关键词:桡足类群落特征典范对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