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毅
作品数: 16被引量:72H指数:5
  • 所属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包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包头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相关作者

王子超
作品数:45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替罗非班 急诊 急诊PCI术
张文祥
作品数:41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醒脑静 临床疗效
李延红
作品数:16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救体系 替罗非班 急诊
唐存亮
作品数:32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替罗非班 急诊
高传玉
作品数:455被引量:1,938H指数:1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常规PCI+替罗非班,50例)和对照组(常规PCI,50例),均于发病8...
张文祥王照林王子超唐存亮郝毅吉鸿利李延红亢瑞刚
创伤事件院前急救的应急策略及流程被引量:2
2015年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全球死亡率的7%,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也是一个除火山以外多自然灾害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意外伤害事故创伤均呈上升趋势,危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群体伤的发病率均明显增多,创伤已成为年轻人群的第一死因。因而提高创伤急诊救治水平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舆论较为关注的敏感问题,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因此,普及创伤急救知识,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及地区状况的急诊救治体系、规范院前救治的流程和措施,是提高创伤患者生存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两种不同就诊模式创伤事件患者的分析,评价不同就诊模式对创伤事件急诊停留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完善创伤事件院前急救的应急策略及流程。
唐存亮王子超张文祥郝毅张玉洁吉鸿利侯程武刘大鹏
关键词:院前急救群体伤意外伤害事故复合伤平均住院费用检伤分类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的急诊临床路径优化与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急诊临床路径优化并系统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8年3月至2016年9月间成功实施急诊PCI术的627例STEAMI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传统路径组(298例)和优化路径组(329例,接受本研究制定的新临床路径策略)。统计分析两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灌注时间和水平、术后死亡率、出院时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术后1个月的NYHA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传统路径组比较,优化路径组院内门-球囊时间[(86.3±22.4)min比(65.9±17.8)min]、发病-球囊时间[(189.5±30.2)min比(154.6±27.2)min]显著缩短,IRA的PCI术前TIMI≥I级比例(5.0%比25.5%)显著较高(P均<0.01),而术后两组TIM I III级的IRA比例无显著差异(P=0.393)。与传统路径组比较,优化路径组出院时SF-36总分[(66.1±11.2)分比(75.9±12.8)分]和术后1个月LVEF[(49.3±11.2)%比(54.1±13.6)%]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NYHA分级[(1.97±0.65)级比(1.68±0.51)级]显著降低(P<0.05或<0.01),而两组术后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803)。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的急诊临床路径优化有助于梗死相关血管的早期再灌注及缩短门-球囊时间,显著改善其临床预后,值得推广。
王子超刘静郝毅张文祥李延红孙刚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诊医疗服务
N-端脑钠素前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术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3例。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观察对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T-proBNP水平术前分别为(776.8±219.2)pg/mL与(351.2±123.4)pg/mL(P<0.01),术后即刻分别为(963.6±315.3)pg/mL与(372.5±142.1)pg/mL(P<0.01),术后7 d分别为(443.7±188.5)pg/mL与(275.6±98.2)pg/mL(P<0.01);术后即刻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仅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均降低(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组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基线NT-proBNP≥300 pg/mL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10.6%(7/66)高于NT-proBNP<300 pg/mL患者的6.1%(2/33)(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T-proBNP水平存在动态改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王子超孙刚高传玉于革文郝毅张文祥李延红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置入术N-端脑钠素前体
急诊即时检测N-端脑钠素前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急诊室即时检测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proBNP,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选择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以3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对所有入选患者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7d进行床边NT-proBNP即时检测,于术后1个月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主要心血管事件和NYHA心功能分级随访,并以基线NT-proBNP300pg/mL为界点进行重新分组,进一步比较NT-proBNP对MACE事件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影响。结果:AMI组、UA组、SA组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d时的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即刻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仅在AMI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术后7dNT-proBNP水平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均降低,AMI组、U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T-proBNP≥300pg/mL的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MACE事件率、NYHA心功能分级均高于NT-proBNP<300pg/mL的患者(P<0.05)。结论:急诊室即时检测NT-proBNP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危险分层的有效手段,并对其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子超于革文郝毅张文祥李延红
关键词:N-端脑钠素前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流程优化对门-球囊时间及近期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AMI)发病急、致死率高,为了真正实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心血管介入治疗医生在不断的优化患者人院后的救治流程,力求最大限度地缩短急诊介入治疗术门一球囊时间(door to balloon time),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
王子超孙刚郝毅张文祥李延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功能
初级创伤救治在院前及院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比探讨创伤患者经'120'出诊院前应用初级创伤救治的救护组与创伤患者自行来院院内应用初级创伤救治的自救组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120'出诊拉回收入院的创伤...
唐存亮刘永安吴迪王子超吉鸿利郝毅杨乐张文祥
关键词:院前急救院内急救
文献传递
应用维拉帕米防治经桡动脉介入过程中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时局部应用维拉帕米防治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对包头医学院二附院急救中心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的180例患者,于成功置入鞘管后注入维拉帕...
王子超郝毅
喉镜结合脚踏式吸痰器在院前气道梗阻应用策略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院前气道梗阻快速、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方法,提高危重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急诊科"120"出诊对气道梗阻患者采取喉镜直视下利用脚踏式吸痰器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方法(2015~2016年)A组71例与传统开放气道方法清除分泌物(2014~2015年)B组71例,观察对比两组吸痰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痰鸣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结果:两组基线资料与梗阻原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监测指标及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采用喉镜结合脚踏式吸痰器比传统开放气道清除分泌物法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实施有效通气,减少现场死亡率,增加院前抢救、转送的成功率,对气道完全、不完全梗阻患者优势明显。
李延红王子超周丹丹司朝娟郝三利郝毅张文祥
关键词:院前急救气道梗阻喉镜
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对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诊断明确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血管(IRA)为急性闭塞病变,且成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128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通过造影导管于IRA按10μg/kg替罗非班在5min内完成腔内注入,对照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通过造影导管于注入等容积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IRA注入替罗非班或生理盐水10min后的冠状动脉内血栓及血管再通状况,术后院内出血并发症情况,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及心功能。结果试验组IRA注入替罗非班10min后33例血栓负荷减低,其中26例心肌梗死试验性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1级,对照组6例血栓负荷减低,3例TIMI≥1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分别为2例和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时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有助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IRA的血栓消退及血管再通,有效且安全。
王子超郝毅张文祥李延红
关键词:心肌梗死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