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
作品数: 265被引量:1267H指数:18
  • 所属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南宁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劲民
作品数:610被引量:2,395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固定 META分析 手术治疗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杨志
作品数:124被引量:546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 断指再植 NGF 手术治疗 筋膜蒂皮瓣
丁晓飞
作品数:107被引量:5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筋膜蒂皮瓣 PERTHES病 髁上骨折 带腓肠神经
花奇凯
作品数:100被引量:615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搬移 胫骨 糖尿病足 手术治疗 ILIZAROV技术
沙轲
作品数:141被引量:438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颈交感神经 臂丛 臂丛神经 断指再植 交感神经
前路手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9例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患者,骨质破坏累及2个椎体6例(T9、T10 1例,T10、T11 2例,T12、L1 1例,L2、L3 2例),累及3个椎体3例(T10-T12 1例,T7~T9 1例,L2~L4 1例)。所有病例椎旁脓肿均累及3个椎体以上。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1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术前后凸Cobb角5°~45°,平均28.3°±13.5°;VAS评分3~8分,平均6.0±1.2分;ODI50%~95%,平均(68.6±17.6)%。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例入院时为不完全性瘫痪行急诊手术,4例术前采用口服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四联(HRZE)抗结核治疗1周后效果欠佳即行手术治疗,4例术前采用HRZE抗结核治疗2周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X线片及CT或MRI,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120~15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m1.平均900ml。2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例行修补.1例未行修补;2例术后切口出现窦道Ⅱ期愈合,7例I期愈合。1例左侧L3、L4神经根损伤,术后1周左股四头肌肌力3级,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理疗对症处理,术后12个月时随访股四头肌肌力4级。随访12—20个月,平均17个月,脓肿完全吸收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平均8.5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恢复至5°~15°,平均10.3°±3.3°:1例术前ASIAB级患者恢复至D级,余8例均为E级;ODI降至1%-3%,平均(2.8±0.9)%;VAS降至0~1分.平均0�
陈明赵劲民李兵彭小忠苏伟沙轲武振国
关键词:椎旁脓肿病灶清除术前路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1例
2006年
丁晓飞赵劲民杨志苏伟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疗效满意
带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的解剖学观察及手术方法改良
目的:对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进行系统观察,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同时对手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 方法:利用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标本15具(30侧)进行解剖学观测。对1...
赵劲民苏伟沙轲刘军廷
关键词: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软组织缺损解剖学皮瓣移植
文献传递
MicroRNA-370在高频脉冲电磁场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值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高频脉冲电磁场刺激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成骨细胞中microRNA-370基因表达的高低对骨形成蛋白-7(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的调控作用,从中推测micro...
苏伟
关键词:小分子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吻合神经的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苏伟扈克治
关键词:指损伤
同位素相对标记技术(iTRAQ)结合双向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差异蛋白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骨性关节炎K/L分级的各阶段的血清样本进行ITRAQ定量蛋白组学分析检测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以发现骨性关节炎各个时期的的潜在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参照Kellgren-Lawren...
苏伟
关键词:同位素ITRAQ膝骨性关节炎
高能量多发性骨关节损伤32例
2008年
罗世兴苏伟
关键词:高能量多发性
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腓深神经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腓深神经的走形进行解剖观察,为微创钢板固定法(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避免损伤腓深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具成人尸体24例膝关节标本,模拟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手术入路,解剖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其分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深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后与胫前动脉伴行,在小腿上1/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2/3段位则于胫骨前肌和踇长伸肌之间。其中以胫骨粗隆最高点和腓骨头连线为底线,向下约(35±2.1)°在离胫骨粗隆(51.6±2.8)mm处腓总神经有一较大分支(胫前关节返支)垂直胫骨方向进入胫骨前肌,分布于膝关节周围。在离胫骨粗隆5,10,15cm处分别测得腓深神经到胫骨前缘的距离分别为(36.8±2.5)mm,(30.1±1.9)mm,(27.0±1.2)mm。结论:胫骨外侧存在一个倒三角形的安全区域,在此区域内行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安全可行。
谢能峰苏伟黄钊李尚政郭杰何肖丞
关键词:MIPO胫骨近端骨折
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承担人体约90%的重力。它的平衡性与稳定状态主要由周围的韧带及肌腱进行加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因素,是膝关节最强的韧带,对膝关节运动起导向和限制作用。PCL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可达PCL损伤病因的33.16%[1],且多为复合韧带损伤;
王洪涛苏伟赵劲民
关键词:膝后交叉韧带损伤
非编码RNA在骨肉瘤血管新生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骨肉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不断诱导血管新生来满足自身营养的供给,因此对骨肉瘤细胞诱导的血管新生为靶点进行抑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针对mRNA编码蛋白为靶点的血管抑制剂已运用于临床,但效果欠佳。而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参与蛋白编码的RNA分子,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缺氧诱导因子-1等血管相关因子的分泌或ncRNA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控骨肉瘤的血管新生。文章综述ncRNA在骨肉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为临床上骨肉瘤靶向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罗恺刘云李波香谢天裕冯文宇刘建宏丁晓飞苏伟廖世杰
关键词:骨肉瘤血管新生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