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锋
作品数: 88被引量:282H指数:9
  • 所属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开明
作品数:369被引量:788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贝氏体钢 焊缝金属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大线能量焊接
周雯
作品数:37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贝氏体钢 残余奥氏体 中碳 高塑性 强塑积
万响亮
作品数:80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 退火工艺 力学性能 贝氏体钢
张莉芹
作品数:64被引量:286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大线能量焊接 热影响区 屈强比 大线能量 针状铁素体
张国宏
作品数:33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残留奥氏体 钢铁材料 冲击韧性 贝氏体钢 碳化物
一种具有双峰组织高强高塑奥氏体高锰钢及生产方法
一种具有双峰组织高强高塑奥氏体高锰钢,其组分及wt%为:C:0.7~1.2%,Mn:13.0~21.0%,Cr:3.0~4.0%,Al:1.0~1.5%,Si:0.05~0.3%,Cu:0.1~0.5%,Nb:0~0.2...
胡丞杨何成杰吴开明万响亮胡锋贾力
回火热处理对低碳高强度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淬火(950℃等温40 min)+不同回火(500~650℃回火2 h)工艺对低碳高强度钢精细组织的影响,以及探讨了试验钢低温冲击断裂行为与精细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低温冲击吸收能量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组织中的大角度晶界取向差增加,可以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使得裂纹扩展方向发生改变,从而显著提高试验钢的低温冲击韧性。
程石胡锋王亚超谢兴吴开明
关键词:高温回火低温冲击韧性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中残留奥氏体的调控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由微纳结构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塑性。如何细化块状残留奥氏体并提高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含量,来实现精细组织和优良塑韧性,成为重要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贝氏体转变及其对残留奥氏体形成与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韧贝氏体钢中的塑韧化机理,从而为开发超高强度高韧性的贝氏体钢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胡锋张国宏万响亮周雯吴开明
关键词:贝氏体钢残留奥氏体合金元素
残留奥氏体对微纳贝氏体钢塑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采用高碳和中碳低温贝氏体转变工艺(0.95C钢为200℃等温10 d,0.30C钢为320℃等温1 d)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对微纳结构钢塑韧性的影响,对不同试样的显微组织、各相体积分数、伸长率和冲击韧性进行观察、检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碳钢贝氏体转变的塑韧性明显高于高碳钢贝氏体转变,主要原因是中碳钢贝氏体转变中存在一定的亚微米级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在拉伸或冲击过程中引起的残留奥氏体的塑性变形,使断裂的能量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样品的塑韧性。
万响亮胡锋成林黄刚张国宏吴开明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伸长率冲击韧性
相变诱导塑性汽车用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23
2016年
论述了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重点讨论了TRIP效应的机理及TRIP钢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2种采用新型工艺(低温贝氏体转变和淬火-碳分配工艺)的TRIP钢,并且通过对TRIP钢研究的最新数据,对比了2种工艺下TRIP钢的高速拉伸性能;最后对汽车用TRIP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汪淼张聪胡锋吴开明伊琳娜.罗迪洛娃
关键词:相变诱导塑性汽车用钢
两步贝氏体转变对中碳微纳结构钢韧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采用一步(300℃等温6 h)和两步(300℃等温2 h+250℃等温24 h)低温贝氏体转变工艺,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对中碳微纳结构钢冲击韧性的影响,对不同热处理试样的显微组织、各相体积分数、大小角度晶界、有效晶粒尺寸与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一步贝氏体转变相比,两步贝氏体转变试样的冲击性能明显提高,-40℃冲击功从31 J提高到42 J,主要原因是第二步贝氏体转变时新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分割细化块状未转变奥氏体,减少贝氏体等温后淬火过程中块状马氏体形成,在冲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使裂纹分叉甚至阻止裂纹的扩展,显著提高样品的韧性。
万响亮胡锋成林黄刚张国宏吴开明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冲击韧性
耐磨铸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6
2020年
从耐磨铸铁的分类、发展历程、现行标准、性能特征、磨损性能影响因素、典型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耐磨铸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成分、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和碳化物对耐磨铸铁磨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耐磨铸铁存在韧性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及低成本无镍化,建立理论模型,ZrO2作为形核剂,新型复合碳化物等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郑欢胡锋ISAYEV OlegHRESS OleksandrYERSHOV Serhii吴开明
关键词:耐磨铸铁耐磨性能碳化物
30 GPa·%级中碳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的调控机理被引量:11
2021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碳贝氏体钢的强塑性能,研究残余奥氏体的形态及分布对中碳贝氏体钢强塑积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技术对不同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观测对比,利用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XRD)对试样的组织含量进行检测,利用拉伸试验对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l部分取代Si能够加速贝氏体相变过程,有效细化贝氏体板条尺寸和残余奥氏体尺寸,提升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促使形成更稳定的尺寸更小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推迟试样颈缩的发生,试样伸长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300℃等温淬火8 h工艺条件下,0.26Si-1.1Al试样的强塑积提升至30 GPa·%级别。
严恒胡锋王坤王坤周雯周雯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伸长率强塑积
一种超高强度贝氏体装甲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度贝氏体装甲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铸坯的化学组分是:C为0.70~1.10wt%,Si为1.20~1.80wt%,Mn为1.60~2.20wt%,Cr为1.00~1.60wt%,Mo为0.1...
吴开明胡锋
文献传递
一种渗碳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碳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铸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4~0.12wt%,Si为1.20~1.80wt%,Mn为1.60~2.20wt%,Cr为1.00~1.60wt%,Mo为0.10...
吴开明胡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