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薇
-

-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学民

- 作品数:116被引量:3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干眼 白内障 眼表 眼科学 干眼症
- 张纯

- 作品数:194被引量:7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小梁切除术 开角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黄琛

- 作品数:33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眼部 分子检测技术 模版 生物样本 试剂盒
- 陈晓勇

- 作品数:39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黄斑水肿 角膜内皮 视网膜
- 敖明昕

- 作品数:28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眼科学 白内障 视敏度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 一种顶栅氧化锌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栅氧化锌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行业、平板显示领域。本发明在顶栅氧化锌薄膜晶体管的制备过程中,将沟道区、栅介质层和栅电极层一起剥离,工艺步骤简单,且沟道层、栅绝缘介质层和栅电极层这三层是在真空条...
- 韩德栋蔡剑王薇王亮亮王漪张盛东任奕成刘晓彦康晋锋
- 文献传递
- 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纯化培养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实验研究。采用Thy-1.2单克隆抗体免疫吸附法,将8~12只生后4~6d的C57BL/6小鼠视网膜消化后,制成视网膜神经细胞混合悬液,应用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CDllb室温孵育后,去除混悬液中的胶质细胞,应用特异性抗体Thy.1.2吸附混合悬液中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接种于预先应用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24孔培养板中,置于1cm×1cm的载玻片上。在温度37℃、体积分数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目和轴突生长情况。结果细胞接种后24h即完全贴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纯化率达90%以上,细胞生长良好,部分细胞伸出突起,随时问延长轴索逐渐延长,有些轴索的长度可达胞体的5倍以上,呈竹节状,近末端逐渐膨大。2周后可见到死亡细胞,3周时仍有少量存活细胞,但死亡的细胞占多数。结论采用Thy-1.2单克隆抗体免疫吸附法可成功纯化培养小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华腹科杂志,2011,47:129-133)
- 黄萍张纯王薇张绍敏ColinJ.Barnstable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小鼠
-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立体觉的变化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立体觉的变化。方法 :分别对 31例正常人 (对照组 1)、30例轻度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对照组 2 )及 93例白内障术后患者 (实验组 )检查立体觉。结果 :对照组 1的立体觉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P <0 .0 5 ) ,对照组 2的立体觉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实验组 (P<0 .0 5 )。结论 :白内障明显影响患者的立体觉。目前白内障手术时机选择较晚 ,患者术后立体觉短期内难以重建。早期行白内障手术有利于患者获得满意的立体视觉。
- 李学民梅明王薇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立体视觉
- 角膜缘肿瘤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角膜缘肿瘤浸润深度进行观察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5例临床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并接受肿物切除及部分板层角巩膜移植术的角膜缘肿瘤患者进行病历回顾,所有患者术前都进行了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活体扫描,以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术中所取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检查,将共焦显微镜扫描图像与组织切片的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了其中1例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例为上皮内瘤变,1例为乳头状瘤。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扫描可以观察到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细胞乳头状增生结构、细胞核异型性、树突状细胞的活跃程度等。适当调整扫描平面可以检查到肿瘤基底部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区。结论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扫描在适当平面可以对角膜缘肿瘤细胞形态和浸润深度提供参考,对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指导。肿瘤性质的最终确定目前仍然依赖于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华聪群杂志,2012,48:915-919)
- 陈雪周臻刘峰张培郭建新王薇
- 关键词:角膜缘眼肿瘤显微镜检查共焦鳞状细胞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方法,并对所诱导细胞的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BN大鼠的MSCs.MSCs与RPE细胞共培养,进行诱导分化.倒置...
- 黄琛许永根陈晓勇李颖张纯王薇
- 框架眼镜适配性的检测和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眼镜适配性的检测及评估方法,是为实时检测和评估框架眼镜与配镜者头面部的适配效果而设计的。本方法是在适配框架眼镜和配镜者头面部皮肤上分别设置坐标点和位移测量点,在配镜者进行习惯性活动后,读取各测量点的偏...
- 袁翌斐王薇李映昱荆大兰
- 文献传递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前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病坪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筛选21例重度原发性翼状胬肉,记录性别、年龄、发病H^f.J及眼部疾病史,同时仃常规眼部裂隙灯愉查、眼前节像、眼前节OCT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2l例(21只眼)翼状胬肉均为单跟、鼻侧发生,胬肉头部已达瞳孔缘或部分遮盖瞳孔区,其巾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_3±1.4)岁(52~81岁),平均发病时间:(12.1±0.8)年(8.6~20年);5例血管型,6例纤维型,10例f昆合型。眼前节OCT示所有胬肉组织均不同程度侵犯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而与巩膜组织界限较清。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胬肉体部上皮细胞表层有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少量侵入,而深层侵入明显;胬肉头部上皮各层均有大量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侵入,同时在交接处角膜上皮层巾也观察到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侵入?结论活体共聚焦显傲镜町提供活体翼状胬肉组织病理细胞学特征,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一种崭新、可靠的研究方法?
- 王曼舒曲洪强初颖杨艳芳洪晶王薇许永根
- 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翼状胬肉炎性细胞树突状细胞
- 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工程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制备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制备稳定高表达生物活性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工程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 ,拟将转基因基因治疗与视网膜移植技术结合 ,用于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首先经亚克隆和克隆构建复制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质粒重组体pLXSN NGF ,然后经包装细胞pT6 7包装 ,获得含有NGF基因的复制缺陷性逆转录病毒重组体 ;NIH3T3细胞测定其滴度 ,然后转导培养RPE细胞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分析NGF基因在RPE细胞中的表达 ;PC12细胞测定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复制缺陷性逆转录病毒滴度为1 2× 10 7cfu/ml,在转导RPE细胞及其条件培养液中 ,可检测出NGFmRNA和蛋白的存在 ,PC12细胞经转导RPE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长出轴突样突触。结论 RPE细胞能高效地被复制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转导 ,高水平分泌表达了生物活性NGF ,RPE细胞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工程细胞。
- 刘世全WANG Wei王薇张惠蓉张薇王申五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科视网膜变性色素上皮细胞
- 先天性眼眶囊性肿物一例
- 2015年
- 患儿男性,3岁.因白幼发现左眶部肿物,3年内肿物无明显变化,于2012年6月2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患儿无其他全身不适症状.家族史及遗传史不详.眼科检查:双眼视力检查不配合,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闭合不全,左上眼睑外翻,可见球结膜明显充血、水肿,眼窝内可见椭球形肿物,肿物突出于眼眶,触及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眼球结构不可见(图1).眼眶CT检查:左侧眶内巨大含脂占位,左侧眼球压迫变形变小(图2).眼眶磁共振成像检查:左侧眼眶内含脂性占位性病变(图3).初步诊断:(1)左侧眼眶内肿物(性质待查);(2)左眼眼球萎缩?
- 刘丛倪薇张培张维马志中王薇
- 关键词:囊性肿物先天性磁共振成像检查占位性病变眼科检查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运动视标分辨力的变化被引量:38
- 2013年
-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运动视标分辨力的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将2011年7月至12月拟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4例(48只眼)作为患者组,晶状体无明显混浊并排除老视以外的其他眼部疾病的老年人23例(46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期就诊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单焦点、球面、非蓝光滤过型IOL植入术后3个月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患者23例(5例单眼手术,18例双眼手术,41只IOL眼,5只自然晶状体眼)作为术后组。以logMAR视力表测定单眼及双眼静态最佳矫正远视力,在双眼最佳矫正状态下测定对水平运动速度分别为15、30、60及90°/s(dps)的运动视标的分辨能力。采用两均数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Bonferroni法进行校正。结果视标运动速度为15、30、60及90dps时,患者组视力分别为0.29±0.16,0.34±0.17,0.47±O.19及0.52±0.17;正常组视力分别为0.04±0.06,0.06±0.06,0.12±O.09及0.15±0.11,患者组对各速度水平动态视标的分辨能力均低于正常组(t=-6.952,-7.558,-8.235,-8.737;P值均〈0.01)。对视力随视标运动速度增大而下降的幅度进行比较,在0~15dps及30~60dps的变化中,患者组视力的下降幅度分别为0.14±0.13及0.13±0.09,均大于正常组的0.03±0.05及0.06±0.07(t0-15dps=-3.874,P:0.001;t30-60dps=-3.113,P=0.003)。术后组对运动速度为15、30、60及90dps动态视标的分辨力分别为0.03±0.05,0.05±0.07,0.11±O.10及0.16±0.11,均高于患者组(t=-7.336,-7.673,-8.328,-8.583;P值均〈0.01)并恢复至与正常组一致的水平(t=0.669,0.400,0.372,-0.504;P值均〉0.05);随视标�
- 敖明昕王薇李学民侯志强黄琛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视敏度运动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