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列生
作品数: 117被引量:270H指数:9
  • 所属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刘厦静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治理 驱动方式 创伤 芭蕾舞 舞蹈损伤
刘厦静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公共教育 舞蹈艺术 巴兰钦 芭蕾 新古典主义
包忠文
作品数:31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札记 瞿秋白 现实主义 文艺大众化 无产阶级
傅腾霄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移民文化 文化 反全球化运动 民族性 文化认同危机
郭剑卿
作品数:34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营造 叙事 服饰 笔下 小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困境被引量:7
2012年
虽然有媒体近来声称,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我们看到的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处于效率低下甚至举步维艰的困境,而我们有责任反思和谋划的则是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找到未来的出路。
王列生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独语与对话跨度间的民族文学寻求被引量:3
1998年
独语与对话跨度间的民族文学寻求·王列生·一如果说“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乃是背景意义上的结构关系的话,那么“独语”与“对话”的对峙,则是语境意义上的结构关系。就特定民族文学的自律性与价值利益原则而言,或者更进一步,就民族文学精神建构的世界旨趣而言,...
王列生
关键词:民族文学文化对话文化人类学
论世界文学格局的单向牵引模式
1998年
“单向牵引模式”是文学移动的一种文化范式,作为逻辑界面的学理设定,它到底发生在历史梯级的何种空间位置与时间位置,在范式研究的本身并不需要给予穷尽性的逐一解答,其基本任务应该限定在澄明这一范式的存在结构,并对其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给予必要的分析和阐释。就文明历史的整个“抛入状态”而言,一种模式的存在必然不是孤立和可以彻底“悬分”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分析”,因为某种被关注的纯粹性问题之外的实际生存,可以在操作中给予暂时性的悬置,从而使问题绑缚在设定的系统内(此在的本文),并被清理出它存在的脉络。由这个理解基点出发,我把单向牵引模式限定在:(1)承认“中心”位置的存在合理性,并意味着“中心”的文化辐射力,实际已经抵达特定的“边缘”位置,并且“边缘”的文化接受乃既定的文化事实。(2)强调“中心位置”与“边缘位置”的民族文学之间,共时性存在中蕴含着历时性的“传统”建构意义。(3)勾勒线性结构关系的“文化形貌”(Cultural Confiquation),取文化发生的“布局”(arrangment)和“体系”(system)两层内涵,从而显性化地显示出一种范式描述原则。
王列生
关键词:民族文学中国文学边缘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人类学古希腊文学
我们都是变色龙
1998年
一看这题目就吓人。就像想评教授的人们装模作样给杂志的文字。但如果这样去切人我的话题,就是真正的望言生义主义。我的意思是想说,无论人或事。或者英雄与败将,离开了一定的时间条件,就都没有意义,譬如从前被我们引以为大师的契诃夫,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老契写了一个奥楚蔑罗夫。说是写出了人类的什么劣根,一句话,是人成了变色龙,于是大家就把老契当成文化英雄来尊崇,就像法国人曾把路易十四当过救命稻草一样。倘若老契活到今天,别说“文化英雄”,不说他是“神经病”,就算中国读者顾忌了“外事纪律”。你想,奥楚蔑罗夫中尉这样一个人,多么合乎中国当下时宜的一些英雄,潇洒机智,不受人格的拘泥,不因角色的限囿,在生意场社交场政治倾轧场出神人化,是标准的优秀人才,竟被老契以文字相讥,依我看,把老契打入保守派势力治罪,一定是定罪准确量刑适当。
王列生
关键词:保守派法国人文化英雄路易十四契诃夫
跨接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学精神寻求
1998年
跨接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学精神寻求王列生民族文学精神的内在构成,是文学所坚持和蕴涵的民族精神与文学作品形态的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传统”与“现代”对特定民族文学而言都是一种既对峙又协调的矛盾一体关系,即各个国家或者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定位性或定...
王列生
关键词:传统文学现代文学复古
论世界市场时代的文艺生产与消费被引量:7
2007年
世界市场来临以后,资本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决断力量,文艺存在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型为文艺生产和文艺消费,因而也就相应地出现作者向生产者的转换,欣赏者向消费者的转换,作品向产品和商品的转换,这些转换给文艺存在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
王列生
关键词:文化资本
论知识谱系的“筛网效应”被引量:2
2024年
对知识谱系学而言,“筛网效应”与“雪球效应”功能均等。人类在认识世界与反思自身的过程中,知识成果并非一味正向增量和拓值,知识史与知识谱系也并非同步单向度进化抑或代际延展。恰恰相反,在认知修正与知识证伪中,因为大量既有知识渐进性失真、失效以及失惑,人们会在放弃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史复述及知识谱系重建,从而也就意味着知识准入与知识退出,对知识存在论而言具有同等的价值地位。知识谱系学中的“筛网效应”,即以一种隐存的学理机制,对信度、效度和标识度衰减到临界点以下的所有知识单元进行筛除,从而在自调节功能充分实现的过程中,确保规避知识反噬的同时,实现知识对人类生存支撑功能的最大化,这其中包括有助于个人学习的精约化与靶向性。
王列生
徜徉在禅意与乐蕴之间——田青先生新著《禅与乐》读后
2012年
田青先生的新著《禅与乐》(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积平生治佛学与音乐学之功力,凡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洋洋洒洒近三十万言,努力从存在论指涉与生存论指涉两个维度揭蔽彼此间的意义互约与价值互换,努力从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揭蔽禅乐关系发生的逻辑脉络与历史脉络,视野开阔,角度独特,叙议多有精辟感悟之论,
王列生
关键词:禅意历史脉络两个维度生存论存在论
视觉误差与电视的时空遮蔽
2007年
对所谓全景叙事、直接在场、视觉真实、时空分拆、时空拼贴这些神话般的电视诱惑,尤其应该保持将信将疑的理性姿态。
王列生
关键词:电视遮蔽视觉真实
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命题背景被引量:1
2009年
一国家,在古典概念里,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存在主体,是利益聚集、利益均衡、利益配置的边界内总体力量,是民族作为现实共同体抑或作为想象共同体的极限政治形式。当柏拉图憧憬"很可能凡希望组织一个国家的人,像我们刚才说过的,必须去一个民主城邦,在那里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作为模式,以确定自己的制度",当墨子焦虑"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尽管代表古代东西方完全不同的利益身份遭遇国家命题,其所表达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政治诉求,但却共同流露出对国家的无限崇拜以及深层心理的国家恐惧意识。
王列生
关键词:政治诉求政府文化政治形式文化人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