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兆明
作品数: 38被引量:36H指数:3
  • 所属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
  • 所在地区:内蒙古 通辽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马向红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 改编 主题转换 电影 原作
高彩婷
作品数:16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燕麦 盐胁迫 生理响应 灰色关联度分析 大麦
宝力高
作品数:10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蓖麻 毒蛋白 育种进展 全日制 农业
张嘉玉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非语言 人际交往 语言 《檀香刑》 默默
张玉芹
作品数:116被引量:801H指数:15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春玉米 玉米 浅埋 滴灌 转运
是生活,而不是罗曼史——解析《傲慢与偏见》婚恋描写的经济属性与文化特征
2014年
简·奥斯汀是一位关注生活的作家,她的《傲慢与偏见》展示了十八世纪末英国社会婚姻的状况及其实质经济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特征,在经济与文化的联合作用下,婚姻呈现出了复杂性。
毕兆明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恋经济属性文化特征
16世纪西方旅行书写中的明朝君主形象分析——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例
2023年
受利益驱动,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早期致力于海上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部分西方旅行家、商人自海路抵达中国并书写了旅行见闻。在这些纪行文本中,明朝君主形象呈现出处尊居显、富贵荣华、治国有方、执法公正、选贤任能、重视教育的特征。这一形象的生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展现了历史大背景下西方人对明朝帝王的认知取向,也间接传递出了注视者的自身价值追求。
毕兆明李蒙香
关键词:他者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北方民族汉文诗歌文类特征刍议
2021年
元代文化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多北方民族诗人用汉语写作,创作了众多汉语诗歌。这些汉文诗歌在艺术上有别于中原诗歌及传统民族诗歌,营造了独特的诗歌意象,讲究炼字用典,重视格律用韵,形成独特的文类特征。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诗家分析比较,可以发现这种文类是逐步形成并巩固下来的,它是元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产物。
毕兆明
关键词:文化融合
试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对原作的改编
2016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小说出版以来先后五次被搬上银屏,而2013年的电影改编被认为是最奢华的一次。这次改编以盖茨比的死亡作为分界点,前半部分大体上遵循了原著的发展脉络,后半部分对文本的情节有较大的删减,小说中作为辅线的爱情描写被置换成了影片的主线,同时,影片大量运用现代影视技术和时尚要素,导演成功地折射出"爵士乐时代"纸醉金迷的浮光,对原作进行了具有个性色彩的诠释,满足了观众对20年代奢靡景象的想象。
毕兆明马向红
关键词:主题转换
论元代北方民族诗人的汉文创作——以同题集咏创作为例
2023年
同题集咏是元代一种重要的诗歌创作形式,参与创作的既有汉族诗人,也有少数民族诗人。北方民族诗人同题集咏创作丰赡,代表人物有马祖常、贯云石、石抹宜孙等,他们的诗作表现出豪纵阔达的时空感、灵动自然的动态美。这类诗歌是元代施行汉法、多元开发的时代产物,也与文人雅集的时代风尚、托诗留名的文人传统密切相关,它见证了元代多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毕兆明陈碧优
关键词:汉文诗文化融合
从民族文化融合视域看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的演变被引量:1
2013年
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元代文学具有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诗人精通汉语,并直接用汉文创作,汉文诗创作异军突起,成绩斐然。元代蒙古族汉文诗创作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伯颜和泰不华的汉文诗比较,可以发现前期和中后期创作的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与元代多元文化共生尤其是蒙汉文化的交融是密不可分的。
毕兆明
关键词:文化融合汉文诗
后现代语境下“盘峰论争”再审视
2024年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盘峰论争”以其激进的言说方式表征着“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创作立场之间的分歧。这场论争处于中国迈向后现代文化的特殊历史节点,以其对话性、多元性、理解性而呈现出深层次的后现代旨归。21世纪是后现代纵深发展的一个时代,后现代消费文化成为主要文化形态,诗歌自身“光环”趋向消解,以及诗歌在创作实践上日趋个人化的新变都可在“盘峰论争”这里找到印证。21世纪,对“盘峰论争”加以重新审视,我们得以从更加具有历时性、理论性和前瞻性的视野理解这次论争在跨世纪、跨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的文化内涵。
邵文驰毕兆明
关键词:后现代
默默地执著于蛹破的辉煌——谈莫言小说《檀香刑》的自我超越被引量:1
2003年
中国作家莫言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 ,一般认为他的创作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檀香刑》是莫言的一部新作 ,该作品是对作家早期作品风格的反拨与继承 ,作家早期的创作更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而自《檀香刑》始 ,作家有意追求自我超越而表现出民族化的倾向。
毕兆明张嘉玉
关键词:《檀香刑》魔幻现实主义自我超越莫言小说
《恶魔纪》中“同貌人”的非自然叙事策略解读
2020年
"同貌人"是世界文学中特殊的形象系列,俄国作家布尔加科夫的《恶魔纪》借"同貌人"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怪诞世界。作者综合运用了非自然叙事叙事策略,借梦境与现实的混淆,将外在的怪诞内化;运用讽刺策略揭示了官僚主义的本质;运用寓言策略表达了孤独和异化的主题。通过对《恶魔纪》非自然叙事策略的分析,可以管窥布尔加科夫小说多元化的艺术特质,进一步丰富国内外有关"布学"研究成果。
王文娴毕兆明
关键词:怪诞
假作真时真亦假 实为虚处虚也实——《百年孤独》与《红楼梦》事件描写的虚与实被引量:1
2006年
《百年孤独》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变现实为魔幻而不失其真,魔幻是其形式,现实是其根本;《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在总体现实的同时,有大量的非现实的虚幻内容。虚实相映,虚实相生是《百年孤独》与《红楼梦》两部小说共同的审美特质。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比较两部作品的一个侧面———事件描写的虚与实,从中可以发现人类审美活动的某些共同特征。
毕兆明
关键词:《百年孤独》《红楼梦》虚实相映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