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斌
作品数: 45被引量:18H指数:2
  • 所属机构:苏州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孙瑞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交联剂 紫外光 光热治疗 触发 聚集体
高明远
作品数:2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交联剂 放射性核素 光热治疗 聚集体 介导
王安娜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探针 尺寸缩小 分子探针 光动力效应 肿瘤诊断和治疗
赵燕
作品数:8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亲水 乳液 疏油性 水包油型乳液 复合材料
顾大公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酸性离子液体 吲哚 一锅合成 微波辐射 催化合成
高稳定性近红外二区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高稳定性近红外二区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并且对近红外二区纳米荧光探针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与普通探针比较,具有深的组织穿透能力,几乎不受自体荧光干扰,EPR效应使得其在肿瘤细胞中具有更长的滞留时间,可以实...
史海斌张誉荠
文献传递
一种肿瘤微环境H<Sub>2</Sub>O<Sub>2</Sub>响应交联型近红外分子探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微环境H<Sub>2</Sub>O<Sub>2</Sub>响应交联型近红外分子探针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炔丙胺与N‑叔丁氧羰基‑N`‑芴甲氧羰基‑D‑赖氨酸发生酰胺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A01‑0...
史海斌高银佳
高稳定性近红外二区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近红外二区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高稳定性近红外二区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深的组织穿透能力,几乎不受自体荧光干扰,可以实现高时空分辨的活体近红外二区荧光及光声成像。...
史海斌赵梦
文献传递
γ-谷氨酰转肽酶响应型分子探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谷氨酰转肽酶响应型分子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种激活型小分子荧光探针,能够专一性检测体内外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不受其他生物分子及酶等干扰。同时,本发明中目标探针被γ‑谷氨酰转肽酶剪切后,荧光...
史海斌赵梦
文献传递
一种比率光声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射线辐射剂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比率光声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射线辐射剂量中的应用,除了可以对放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和程度进行近红外和光声双模态成像,更主要的是,对于射线在肿瘤或者正常组织处的辐射剂量,利用本发明探针可进行实...
史海斌方晶
文献传递
叶酸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放射增敏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放射增敏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纳米颗粒表面上修饰紫外光敏感性交联剂以及叶酸;2)紫外光触发的金纳米颗粒交联;和3)紫外光触发金纳米颗...
史海斌高明远 程侠菊孙瑞
一种诊疗一体化核酸锚定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疗一体化核酸锚定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可自发产生单线态氧并在单线态氧介导下与细胞内RNA发生交联反应,实现了肿瘤组织长窗口期的成像;同时发现交联RNA后使得线粒体功能损伤进一步诱导肿瘤...
史海斌冯雅丽
智能响应型小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自从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古德曼和吉尔曼偶然发现化合物氮芥能够使患有淋巴癌的小鼠肿块变小,从此开启了癌症药物治疗的新篇章。目前虽然已有大量药物被研发出来并成功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但它们仍然存在如生物相容性不好、毒副作用大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肿瘤诊疗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研发智能化响应型肿瘤探针逐渐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以肿瘤微环境特征因素(微酸、酶、氧化-还原物质、乏氧和信号分子等)和外源场(光、射线和超声等)等为刺激体,一大批刺激响应型肿瘤探针被设计和制备。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探针不仅提高了肿瘤的诊疗效果还显著降低了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有望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治。本文着重介绍了肿瘤诊疗分子探针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两年来智能响应型小分子探针在肿瘤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智能化响应型探针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愿景。
叶舒岳冯雅丽史海斌
关键词:肿瘤治疗
微波辐射下1-氨基烷基膦酸酯的一锅合成被引量:5
2005年
以醛、胺及膦酸二乙酯为原料,微波辐射3min^5min,高产率地一锅合成了一系列的1-氨基烷基膦酸酯。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顾大公纪顺俊史海斌周民锋
关键词:微波辐射
一种紫外光触发交联型近红外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交联型近红外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合成光交联型近红外分子探针DACF;光交联型近红外分子探针DACF在紫外光触发下在细胞内发生交联。本发明的探针经特定...
史海斌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