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鹄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赵文智
- 作品数:188被引量:3,359H指数:3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黑河流域 黑河中游 土壤水分 绿洲 荒漠
- 何志斌
- 作品数:36被引量:827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空间异质性 泡泡刺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碳 红砂
- 张立杰
- 作品数:27被引量:2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梧州学院
- 研究主题:青海云杉 土壤热通量 气候变化 青藏铁路沿线 降水
- 唐振兴
- 作品数:2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象要素 祁连山中段 流域 土壤传递函数
- 胡广录
- 作品数:54被引量:3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黑河中游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土壤水分 植被区 绿洲灌区
- “Ecohydrology of Water-controlled Ecosystems—Soil Moisture and Plant Dynamics”评介被引量:1
- 2006年
- 刘鹄赵文智
- 关键词:水文学
- 祁连山区小流域典型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动态观测与模拟
- 土壤水分仅代表地球水圈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却是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的重要组分,不仅是土壤系统养分循环和流动的载体,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能水平衡过程,在陆地水循环过程中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综合气候...
- 刘鹄
- 关键词:植被生长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
- 内陆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以童子坝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以1987年、2000年、2008年3期LandsatTM影像为信息源,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支持下,获得了民乐县童子坝河流域研究区不同时期的景观类型信息和描述景观格局特征的8个景观指数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了实施综合治理前后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在类型水平上,各种草地景观类型的斑块呈现边缘整齐、形状规则的特点,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减小,聚合度增加;特别是高覆盖度草地的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都呈增加趋势,斑块边界形状变得连续、规则,显现出人为干扰的痕迹;河床、河漫滩景观的斑块数目减少,斑块边界形状趋于规整,贯穿连通性增强。②在景观水平上,景观空间格局规整有序,景观多样性提高,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减小,空间连接性增强,以高覆盖度草地为主的景观优势显著体现出来。③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对童子坝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这可为内陆河小流域继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胡广录赵文智刘鹄李守波
- 关键词:流域综合治理景观指数
- 蒸散发观测研究进展及绿洲蒸散研究展望被引量:40
- 2011年
- 蒸散发是绿洲水文循环中最重要的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之一,开展绿洲蒸散发研究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基础。从叶面、个体、田间到景观尺度,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蒸散发观测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荒漠绿洲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指出应加强:①涡度相关技术在异质性强的绿洲的应用技术研究;②如何分割蒸散发中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以及时空动态、驱动机制和调控机理;③瞬时蒸散量与累计蒸散量的估算问题;④田块、灌区、绿洲等不同尺度观测模拟与对比验证等研究。
- 赵文智吉喜斌刘鹄
- 关键词:荒漠绿洲
- 祁连山中段林草交错带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被引量:29
- 2012年
- 利用综合环境观测仪(ENVIS)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2002-06-01—2008-05-31期间祁连山阴坡林草交错带土壤水热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年内变化格局相似,但存在滞后期,滞后时间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温度年际变化与气温一致,呈逐渐降低趋势。2)土壤水分表现为20—80 cm土壤水分易受外界降水过程影响,120 cm和160 cm深度土壤水分变化相对平缓;土壤水分季节性冻融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子为温度,但20—80 cm冻土的融化还受上层土壤水分融化和降雨下渗影响。3)月尺度上土壤水分和温度与气象要素的统计关系优于日尺度。利用气象要素在月尺度上建立的经验模型上对20—60 cm深度土壤温度的估算效果相对较好。
- 唐振兴何志斌刘鹄
- 关键词:气象要素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发电设施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评述被引量:9
- 2021年
- 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少雨、入射辐射强的特点,是发展大规模光伏产业的理想区域,但光伏设施的建造运营会改变辐射、降雨等环境要素的空间分配,将对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从局地微气候、生态水文过程、区域生态格局和节能减排等角度评述了光伏发电设施的潜在生态水文效应,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光伏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干旱、半干旱区大型光伏设施改善了光伏阵列间局地微气候与土壤温湿度,使得局地植被盖度和固碳潜力有所增加,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捕食策略和食物可获得性等。认为未来需加强对大型光伏系统影响下的生态水文过程的观测,识别生态水文变化机制,建立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探索"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提高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吴川东苏泽兵刘鹄刘鹄余海龙
- 关键词:生态水文过程土壤水分固碳潜力
-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评述被引量:20
- 2019年
- 地下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利用地下水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在干旱、半干旱区尤其如此。梳理了近30年来国内外关于干旱、半干旱环境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的重要成果,从地下水可持续性的概念、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可持续管理和研究前沿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进展,指出全球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在水量和水质方面都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可持续特征,但已有的研究多关注地下水的数量特征而忽视了地下水质量,因此可能低估了地下水可持续性下降的严重性。未来研究中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地下水可持续性理论框架、关注地下水资源在自然和社会间的平衡关系、明确人类干扰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可持续性的影响规律、加强地下水可持续性尤其是在跨界流域中的管理外,还要重视地下水可持续性分析模型开发、评估方法体系建设、地下水系统实时监测以及法律层面的可持续性管理研究。
- 王思佳刘鹄刘鹄李中恺
- 关键词: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
-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采伐干扰与恢复过程被引量:7
- 2009年
- 以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以采伐干扰事件后形成的次生林的林分密度、林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树木年轮等为数据基础,采用地统计和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反演采伐干扰事件和森林群落的演替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采伐干扰事件后,林分密度呈指数曲线增加(y=237e0.14x,R2=0.97),采伐30a后,林分密度从256株.hm-2增加到1.697万株.hm-2;恢复过程中并无其他树种出现,只是青海云杉林的密度、空间分布格局和林木生长速度发生变化,这表明对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来说,采伐干扰事件并不会为其他树种成功入侵创造机会;树木年轮分析表明,在9~20a的时间尺度上,采伐干扰事件诱发了林木的生长释放,但在26~45a的时间尺度上,降水和温度控制着林木生长速度。
- 何志斌赵文智张立杰刘鹄张智慧
- 关键词:采伐干扰地统计
- 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 2012年
- 研究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年轮生长及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云杉林线种群1~30龄的幼龄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0.9%;100年来林线种群密度大约增加了23倍,但林线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年轮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导致近30年来林线树木径生长明显增加,青海云杉树木年轮指数与当年夏季、秋季以及上一年夏季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秋季及当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 张立杰刘鹄
- 关键词:青海云杉种群结构气候变化林线
- 祁连山浅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被引量:14
- 2007年
- 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研究是定量理解植被对水分胁迫响应、土壤养分循环的水文控制、植物水分竞争等生态系统动态的关键,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利用2002~2005年生长季土壤湿度连续监测数据及1994~2006年日降水资料,结合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与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祁连山浅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点尺度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与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特征.结果表明:生长季土壤水分年际变化差异显著,但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表层0~20cm土壤湿度变异系数均基本保持在0.23左右,土壤湿度变异系数最大值并不一定发生在表层.2002~2006年生长季植物根际层土壤湿度概率分布呈单峰状,峰值出现在s=0.28处,统计结果与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模拟结果一致.将长序列降水信息输入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求解得到降水随机波动因素影响下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并与不考虑随机波动因素条件下的对比发现:年际降水随机波动并没有导致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出现双峰现象,但峰的位置却发生了显著偏移,峰的阔度明显减小,相应的峰值明显增加.
- 刘鹄赵文智何志斌张立杰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蒙特卡罗方法概率密度函数